首页 > 美文 > 散文

忆我的婶娘散文【精选3篇】

忆我的婶娘散文 篇一

小时候,我总是很喜欢去婶娘家玩。那里的环境清幽,院子里开着各种花草,还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婶娘是一个勤劳贤良的女人,每天清晨就起来忙碌,照顾家里的一切。她总是笑眯眯的,温柔体贴,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婶娘整夜未眠,一直在照顾我。她给我熬了一锅鸡汤,说是可以补充体力。我喝下那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感觉浑身暖暖的,仿佛所有的不适都烟消云散了。婶娘坐在我床边,轻轻为我拭去额头的汗水,温柔地说:“乖,快点好起来,婶娘心疼你。”

婶娘还是一个非常会做饭的人,她的手艺无人能敌。每当我去她家玩的时候,她总是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菜肴。那些鲜美的味道至今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让我念念不忘。婶娘总是笑着对我说:“孩子,吃饱了身体才会好。”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和温暖。

婶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她说要做一个善良、勤劳、宽容的人,要学会感恩,要珍惜眼前人。这些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我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位慈祥的婶娘,她给了我很多温暖和力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婶娘已经年迈,步履蹒跚。但她依然是那个笑眯眯的样子,依然是那个温暖体贴的模样。每当我回到婶娘家,她总是为我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问候我一路上的一切。我知道,婶娘对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就像我对她的感情一样。

忆我的婶娘散文 篇二

婶娘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是那样的温柔体贴,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心。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婶娘总是在我身边,给我无限的支持和鼓励。她的存在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婶娘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她每天清晨就起来忙碌,照顾家里的一切。她细心地照料着花草,呵护着家里的一切。她总是笑眯眯的,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我常常在婶娘的身边感到一种无比的安心和幸福。

婶娘是一个非常懂得疼爱人的人。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冲到我身边,给我熬汤、擦汗,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她的关心和爱抚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我知道,有这样一个慈祥的婶娘在身边,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婶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她说要做一个善良、宽容、勤劳的人,要学会感恩,要珍惜眼前人。这些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我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位慈祥的婶娘,她给了我很多温暖和力量。

婶娘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她的存在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永远都会珍惜和铭记婶娘对我的爱和关怀。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会永远珍惜这份情谊。

忆我的婶娘散文 篇三

忆我的婶娘散文

  被我们兄妹四人叫了近二十年的鲍姨,是我们的婶娘。

  听妈妈说,当年鲍姨家跟我们家是相处得很好的邻居。两家的家境相似——由老太太主事过日子。

  有一次,几个老人聚在鲍姨家唠闲嗑。本来大家有说有笑的,突然,奶奶叹了一口气:“唉,俺那‘三儿’眼瞅着二十五了,还没抓上个对象!”“三儿”就是我叔叔,而在那个年代,二十出头的人大都孩子满地跑了,如果二十五没成家,就跟现在的“剩男”“剩女”一样了。鲍姨的妈妈一下这话,也叹了口气:“你那是小子还好说,俺那小杰也二十好几了,还没个婆家……”小杰就是鲍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七嘴八舌的就逗开了:“你看看你俩,老糊涂了不是?你家有儿,她家有女,你俩又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不如就结成亲家,这不是好上加好的事嘛!”

  一语点醒梦中人,两个老太太都开心的笑了。因为两个老人相处得太好了,都把彼此的孩子当成自己家的,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两个孩子是可以成亲的。于是,鲍姨和叔叔就被老人们按排单独在一起去“挖菜”。在那个年代里,年轻的男女不好意思多做交流,如果不是抓对象,是不会单独在一起的。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鲍姨和叔叔,在老人们的“精心”安排下,加深了彼此的了解,那些早就从老人平日的闲谈中得知的对方的脾气和秉性,在渐渐的相处中,磨合着、适应着。

  两个人一起挖了几次菜后,鲍姨就成了我们的婶娘。那时我和两个哥哥都还小,叫惯了鲍姨,大人们也没特意告诉我们要改口叫婶娘,我和哥哥就“鲍姨”“鲍姨”的一直这么叫着婶娘。妹妹出生后,从牙牙学语时,也学着叫“鲍姨”,从来没有人想到教她叫婶娘;婶娘家的两个弟弟,都比妹妹小,有时,也学着我们叫一声“鲍姨”,逗得全家人都笑出了眼泪……就这样,“鲍姨”始终是我们兄妹四人心中和“妈妈”一样亲的称呼。

  由于妈妈和婶娘相处得非常好,(妈妈是大家公认的“有文化的人”,通情达理,凡事为他人着想;婶娘虽然没上过一天学,只认识自己名字的三个字,却于质朴中,热心待人。)在外人眼里,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根本分不出哪个是哪家的。往往是一家做点“差样”的饭菜,六个孩子一起先上桌一顿“大扫荡”,等孩子们吃饱了,有时连盘子里的菜汤都被孩子用馒头擦得干干净净。大人们一边吃着咸菜,一边欣慰地望着六张可爱的笑脸。而那幸福的场景大多是在婶娘家,因为叔叔和婶娘都很会做饭,而且,孩子少,日子自然过得比我家要好很多。

  渐渐的,两个哥哥长到能帮大人们干些力气活时,小哥俩总是先把婶娘的水缸装得满满的,把引炉子的木柴码得象小山一样,才挑自己家的水,劈自己家的柴。而婶娘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先偷偷的多塞些在哥哥们的口袋里,然后,才分给几个孩子吃。在婶娘的眼里,六个都是她的孩子。如果说,对哪个孩子有偏爱,就是对大哥和我了。

  婶娘偏爱大哥,不只是因为大哥帮她干的活最多,还因为大哥自小秉性憨直,凡事都让着弟弟妹妹。特别是两个弟弟,常常爬在大哥的背上或是肩上不肯下来,还一再要大哥跑起来,跑得越快,他们的欢笑声就越大……每次大哥都累得满头是汗,直到大人看到了,把弟弟从大哥的身上抱下来。而每当婶娘下班晚了,哥总是站在街上等,不管多晚都不肯回屋——直到看见婶娘那熟悉的身影,就会扑上前去,亲热的叫一声:“鲍姨——”……

  我与婶娘的那份感情,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因为婶娘曾经跟妈妈商量,想把我要过去当姑娘,一来,她没有女儿,二来,也能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可妈妈同奶奶都反对,说:“孩子都这么大了,都记事了,养不住的。”

  婶娘想让我给她当女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婶娘曾帮着妈妈把我的命“捡”回来。在婶娘还没和叔叔结婚的时候,我生了场病,病得很重很重,连医生都说:“希望不大,治治看吧!”那时,医院离家很远,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路过的马车,大多数情况下,都得靠一双脚赶路。奶奶是双“小脚”,走不了远道,另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爸爸又在外地上班。在家与医院之间的路上,每天就会有婶娘匆匆赶路的身影。下班了,提着家里为妈妈准备的饭菜送到医院。等妈妈吃完饭,硬把妈妈按在床上去睡下,休息一下劳疲的身心。上了一天班,同样劳累的'婶娘就守在病床前,忧伤地看着昏睡中的我,嘴里安慰着几乎要支撑不下去的妈妈:“没事,谁家小孩子不生病呢,小孩子生病就是在长心眼呢!”心中祈祷着:“让这丫头快点好起来吧!”实在困极了,就握着我的小手在床边趴一会儿,只要我一动,就马上会醒来……第二天,天不亮,婶娘就急匆匆的赶回家,草草的吃口饭就去上班……

  多年后,妈妈一提起当年的事,眼睛还是红红的:“那时,多亏你鲍姨啊,没有她,你的命就‘捡’不回来了。”

  如果说,婶娘每晚在医院里陪着妈妈往回“捡”我的命,是大人嘴里的故事,在我七岁要上学时,我再次生病,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婶娘对我如妈妈一样深厚的爱。

  那次生病,由于离家近一些的卫生所条件有限,我无法住院治疗,只能一天两次的去打针。有一天傍晚,也在生着病的妈妈牵着我的小手,拖着极虚弱的身子向卫生所一步一步的挪着沉重的双腿。当时天阴得很厚,满天的乌云就象似要压到身上一样。我和妈妈没走出多远,天上就开始落下豆粒大的雨点——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了。

  妈妈无奈的望望黑沉沉的天,又看看正发着高烧的我被冷雨打得直哆嗦,慢慢的蹲下来,搂着我,试着要把我抱起来,可试了好几次,就是抱不起来。妈妈的眼泪“刷”的下来了,轻声的说:“丫头,妈妈实在抱不动你,咱到前面的屋檐下避避雨吧。”

  刚往那屋檐下走了几步,远远的看见鲍姨向我们娘俩跑来。到了跟前,鲍姨埋怨妈妈:“嫂子,你也真是的,说好了我下班带丫头去打针,你这身体……唉——”婶娘说不下去了。原来,婶娘下班到我家一看我和妈妈走了,看天马上要下雨,婶娘就抓起两件厚衣服跑到卫生所。见我们还没到,就又折了回来。

  “嫂子,你先回家吧,我带丫头去就行。”婶娘边把一件衣服给妈妈披在身上,再往上一提,盖在头顶。然后,婶娘把另一件衣服同样披在我的身上,一哈腰,把我背在后背上,疾步向卫生所跑去。

  趴在婶娘的后背上,我舒服极了,婶娘的背好温暖啊!我用手摸摸婶娘的脸,湿湿的,分不清是雨水还不汗水。伴着婶娘飞快的脚步,我就象在摇篮里一样,竟然睡着了……

  从那以后,我就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和婶娘。

  大哥哥高中毕业后,要去当兵,婶娘跑前跑后的帮着托人问情况,人整个瘦了一大圈。而当大哥真的要走了,婶娘的眼睛肿肿的,红红的,问她,她只是淡淡的说:“没事,都是老毛病了。”其实,那是婶娘舍不得大哥,总是在夜里偷偷的流泪才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大哥临走时,跟婶娘只说了一句:“鲍姨,我走了!”就转过身去强忍着泪水,不敢再回头。

  军营里,由于对亲人的思念,战友们常常互相讲述着自己家里的事。当战友们都知道大哥有一位比妈妈还亲的“鲍姨”时,都非常羡慕,夸大哥是有福之人,“有两个妈妈痛你!”羡慕之后,战友们对大哥提出批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弟弟妹妹不懂事,可以原谅,这那好的婶娘怎么可以一直叫‘鲍姨’呢,必需得改过来,你一回家,就改过来,还得让弟弟妹妹都改过来!‘婶’是家里人,‘鲍姨’再好,听起来也是外人……”

  三年的思念,三年的盼望,大哥终于可以回家探亲了。当大哥跟婶娘一见面,一个军人的最高礼节——标准的军礼后,大哥含着眼泪叫了一声:“婶——”婶娘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大哥那宽大的臂膀紧紧抱住。之后,大哥“命令”我们:“‘鲍姨’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是我们的婶娘,以后,都改叫‘婶’,谁也不许再叫‘鲍姨’!”从此,我们四个人口中最亲的称呼“鲍姨”就变成了“婶”。

  …………

  当我们六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婶娘还如以前一样痛爱我们每一个人,更痛爱我们每一个人的孩子。就如同当年我们叫“鲍姨”那样的感情,我们兄妹四人的孩子叫婶娘“三奶”、“三姥儿”。

  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年在外,2002年的夏天,已经两年没见到婶娘的我,跟嫂子通话,当我问到:“婶娘身体还好吧!”嫂子一声叹息:“好啥好啊,人都走了……”我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嫂子,你说谁走了……”嫂子开始呜咽:“婶走了!”我的世界顿时凝固了,嘴里立刻尝到了泪水的苦涩,我艰难的问嫂子:“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不告诉我……”嫂子也在电话的那头抽泣着:“已经烧完头七了……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天太热……又离得那么远……等不了啊……这才一直瞒着你……”

  原来,一直就有肝病,血压又高的婶娘,在井台上压水的时候,突发脑出血,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从婶娘发病,到料理婶娘的后事,大哥都跑在两个弟弟的前面。而对于远在杭州的我,家里人一直瞒着所有的消息。就是因为我跟婶娘那种比亲母女还亲的感情,就是担心我当时知道消息,会不顾一切的往回赶……

  我一直没再问婶娘到底是哪一天走的。从此,每年的夏天,无论我在哪里,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婶娘在井台上压水的情境,婶娘一直在对我笑着,笑得那么慈祥,笑得那么温暖!虽然,我那要孝敬婶娘的心愿再也无法实现,总想带不识字的婶娘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只能是一个梦,在那个美丽的梦里,我还是亲热的叫着“鲍姨”……

  二0一三年一月五日

相关文章

石竹花散文(精选3篇)

(石竹花赋:我开天地间,无意惹人怜。如遇有缘地,殷勤年复年。) 石竹本是山花一种,因人工培育成一种盆栽花,与山上石竹花有相似之处。我就有这样一盆,是从姨家带回的,它的出处是深圳的一家花棚。 我喜爱石竹...
散文2017-06-09
石竹花散文(精选3篇)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经典3篇)

女知青A到隔壁庄上访友,晚上蹭了个小半饱,肚子还咕咕响着就上了床。第二天,天光大亮了,没人喊吃早饭,她先忍着。8点多了,还是没人叫,只好自己起身,转了一圈,屋里屋外都没人。厚着脸皮进厨房,拿只碗想盛早...
散文2018-07-08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经典3篇)

菊香抒情散文【最新3篇】

在这个小城,当钢筋水泥大量涌入时,沟壑消失了,农田消失了,四合院消失了,小菜园、篱笆墙、菊花也消失了。赏菊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也变得举步维艰了。 霜降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些菊影,在花店或出售花卉的小摊子上...
散文2012-04-02
菊香抒情散文【最新3篇】

挑担子散文【推荐3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里人还是靠买柴火为过日子。虽然我有一个在城里做工的父亲和一位勤劳节俭的母亲,但我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连我一共五个读书的要钱供,我的哥哥姐姐们都赶上这个趟,因为我是最小的,父母不让我...
散文2012-07-08
挑担子散文【推荐3篇】

中秋的名家散文(实用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的名家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
散文2014-08-04
中秋的名家散文(实用6篇)

描写古代男子的段落(最新3篇)

描写古代男子的段落1、只见那人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
散文2019-03-03
描写古代男子的段落(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