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教学反思(最新3篇)
唐宋散文教学反思 篇一
唐宋散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一直是文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在现代教学中,唐宋散文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却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首先,唐宋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唐宋散文的背景、作者、主题等内容,而忽略了对于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被 passively 接收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唐宋散文产生厌倦,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其中的魅力。
其次,唐宋散文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文,而忽略了实际应用的训练。唐宋散文作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背诵和理解层面,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唐宋散文的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将古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之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最后,唐宋散文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例如,对于文学爱好者可以通过欣赏名家作品、阅读批评文章等方式拓展视野,而对于文学门外汉则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实用性强的方法引导学习,让每个学生在唐宋散文教学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唐宋散文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实践性的训练和个性化的引导,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唐宋散文的兴趣和热爱,使之在现代教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唐宋散文教学反思 篇二
唐宋散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一直以其优美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现代教学中,唐宋散文的传承和发扬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唐宋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学资源的匮乏。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唐宋散文的教学往往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简单讲解,缺乏更广泛和深入的学习材料。而唐宋散文的研究和传承需要更多的文学评论、研究资料、多媒体素材等支持,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的魅力。
其次,唐宋散文教学中缺乏与时俱进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唐宋散文的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唐宋散文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唐宋散文教学中缺乏跨学科融合的问题也需要我们思考。唐宋散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唐宋散文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使之在学习唐宋散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文学之美,更能够了解其中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综上所述,唐宋散文教学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只有通过充实教学资源、与时俱进、跨学科融合等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唐宋散文的热爱和热情,使之在现代教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唐宋散文教学反思 篇三
唐宋散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宋散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什么
《唐宋散文选读》应该教什么?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只把它当作文言文来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文言知识的学习上。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这门课程的开设宗旨是什么?教材编写“前言”明确指出:“在思考与练习方面,本课程将思想性、艺术性与语言训练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与设计,将古文学习的特点落到实处。”“在必修课初步了解古代散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感悟揣摩,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从而提升阅读兴趣,拓展文化视野,达到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我国古代散文的辉煌成就是我们古代文化的骄傲。唐宋散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是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记录和折光,也是作者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的写照。它是唐宋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唐宋散文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文言、文章、文化。文言层面上,理解和积累古代汉语知识,读懂文章及意蕴;文章层面上,分析和鉴赏章法技巧,注重能力培养;文化层面上,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提升思想高度。
二、怎样教
自主诵读课。自主诵读课是精讲课、探究课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学好文化经典的入门之举。而且,我们都知道,学习古文最为朴素的方法就是诵读法。这也符合本册“坚持贯彻阅读的三个层级,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水平的杠杆”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把阅读分成基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三个层级,强化阅读,加大阅读量,适应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而本册教科书,所选20篇唐宋散文,有10篇基本阅读、10篇扩展阅读,另有《唐代散文选读》和《宋代散文选读》的推荐阅读。篇目多,容量大。因此,在阅读中,必须强调自主的阅读态度,让学生灵活运用朗读、品读、熟读、悟读、欣赏性和探索性阅读等方法。无论是文体阅读部分,还是表达交流活动,在对作品的解读中都应该强调自我的理解,自我的发现;对某些要朗诵、熟读、默记、背诵的文言文,都要反复阅读,熟读成诵,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语感,并使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潜入学生心底。自主诵读的时间可分两段来进行:一是在这门课准备开设之前,让学生利用早读反复诵读;二是在精讲探究之后,安排诵读课,这是在对选文有了一定程度理解的基础上,再诵读,再体悟,让诵读升华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甚至达到背出选文的句、段、章篇的目的。
教师精讲课。《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有一大难题,那就是有限的课时与学习内容过于丰厚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是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讲。
(一)精讲学生没有掌握的文言知识。《唐宋散文选读》是训练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最好教材。教师的精讲不应逐字逐句解析,而是要对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收集、归类、整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讲解,帮助学生将裹在文章表层的坚硬的语言外壳剥去,让学生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这包括精讲文本中学生对照注释读不懂的实词的古今异义、使动和意动等现象以及虚词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等。
(二)精讲学生难以把握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风格。《唐宋散文选读》入选的作品各有风采,但学生很难在自主阅读中真正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综合比较、整理归纳,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韩愈的《原毁》论述了士人的自我与节操,王安石的《兴贤》把任人唯贤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进行阐述,欧阳修的《与尹师鲁第一书》則与友人以气节相互激励鼓舞,张九龄的《荔枝赋》通过描写岭南风物以彰显士人的自我意识,陆羽的《陆文学自传》以冷峻的笔调回顾自己的一生,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撷取自娱的乐趣表明自己的心态,王勃的《滕王阁序》抒发青年士子的不遇之悲,而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和白居易的《与微之书》則从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寻找心灵的调适和纾放。讲清了这些文章内涵,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讲在阅读中常见的文体特征。本册选修的主要是唐宋散文成就最为突出的游记、传记、书信、辞赋、议论等五种文体的文章,这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教师应精讲,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探究交流课。指导学生学习专题研究,以个体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交流展示。研究专题可以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的“表达交流活动”为主。探究交流课是在自主诵读、教师精讲之后,或由教师给定研究课题,或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研究课题,在合作探究中拓展,凸显学生的求思与理解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来解读课文,而不是盲目地将别人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照单全搬。
三、教得怎样
《唐宋散文选读》的教学效果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此,我分三步构建起学生心中传统文化的三“度”空间。
走近作者,感受温度。这本书涉及唐宋作家共15位。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一流的作家。他们资质聪慧,文才出众,杰出博学。他们或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或宦海沉浮,历尽艰辛,但创作却“愈穷则愈工”;或有浓厚的儒家思想,或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引领学生真切地感受他们的生平、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快乐、他们所遭受的苦难、他们立身处世和生存发展的人生态度。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
尝他们那脍炙人口的文章时,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他们心灵的温度。读懂文本,体悟深度。这是学习文本的最难处,不仅要读懂文言字词,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字词背后的思想与文化。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体悟到文本中的思想深度。例如,苏轼的《后赤壁赋》描写在历史景观中思想的突围和和灵魂的升华;而在韩愈的《原毁》、苏洵的《心术》、柳宗元的《鞭贾》、王安石的《兴贤》中,我们则可以体会到古人对于思想深度的追寻等等。融入自我,获取高度。引导学生读唐宋名人作品,不只是让他们体认我们的文化传统,更要让他们传承与弘扬。所以,当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们对话后,还得与自我对话。如,作家们的忧国忧民、刚正直言以及人格魅力与道德风范,我们有吗?我们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追问之后,再到文本中去寻找,最后从先贤那里获得自我成长的智慧,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和人生理想。这才是学习《唐宋散文选读》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