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个年代散文(优质3篇)
我们那个年代散文 篇一
怀念那个年代的课文
小时候,我们背诵的课文总是那么朴实无华,却又充满着深刻的哲理。在我们那个年代,课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生活的窗口。每当背诵起《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心中总是涌现出一种深深的怀念。
《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勤有功,戏无益”等句句经典,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勤奋与奉献的重要性。而《弟子规》中的“言必信,行必果”、“让人说,莫让人笑”则教会我们做人要守信用,要知耻辱。这些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如今看来依然耐人寻味,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丝慰藉和指引。
课文中的古诗词更是让我们陶醉其中,情不自禁地品味着其中的婉约、含蓄。唐诗宋词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句句妙语,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又一个绚丽多彩的画卷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情厚意。
我们那个年代的课文,虽然朴实无华,却是那样的真挚动人。每当回忆起那些经典的句子、优美的诗篇,心中总是涌现出对那个年代的怀念和感慨。或许如今的教材已经更新换代,但那些经典的课文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那个年代散文 篇二
怀念那个年代的手工艺
在我们那个年代,手工艺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编织、绣花、剪纸还是刺绣,每一种手工艺都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怀念那个年代的手工艺,让我们不仅回忆起了美好的时光,更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
小时候,我常常看着妈妈在晚间灯下细心地绣花,那双灵巧的双手仿佛能创造出无穷的美丽。每一针每一线都是那样的细腻,每一个图案都是那样的精致。妈妈说,这是她的一种爱好,也是她对家庭的一种表达。我常常帮着妈妈拿针线,虽然不太灵巧,但那种亲手制作的乐趣却让我乐此不疲。
除了绣花,我还喜欢剪纸艺术。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每一幅剪纸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小时候,我常常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剪纸,我们会剪出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每一次展示作品都会引来一阵阵欢呼和掌声。那种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至今回味无穷。
怀念那个年代的手工艺,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让我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或许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手工艺的地位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要,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手工艺的怀念,却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那个年代散文 篇三
我们那个年代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那个年代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孙女就要回家了!她前几日就已经来电话了,说今天下午就可以到家。老王家的老两口儿在家门口闲聊着,说是闲聊,其实老两口儿又担忧又兴奋。
老奶奶满脸迷惑说:“老头子,你说,咱孙女今天下午能到家吗?上海离咱家那么远。”
老爷爷摇着手里的蒲扇,躺在竹椅里,胸有成竹地说:“能,咱孙女不是说了吗,坐高铁,高铁可快了!”
“那有多快啊?我们那个年代,去湖南都花一天时间哪!”老奶奶还是不放心。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高铁,我们去湖南还都是双脚走着去哪!当然要很久啊!”
“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哪能和现在比?”老奶奶放宽心了。
老爷爷却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几条马路,连马车都少,去哪都是靠着一双脚翻山越岭……”
“是啊,我们那个年代,半夜就得起床,为的是能够在天明之前赶到县里,卖点家伙换个毛把钱。”老奶奶也开始回想“我们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
那个年代,出门没有车,甚至没有路,全靠双脚翻山越岭。吃的是粗糠野菜;穿的是灰黑旧布……天不亮就起床干活,砍柴、割草,中午顶着烈日也不休息。晚上还没有点,天黑了吃完饭,家里没活就可以去屋外乘凉,隔壁邻居拿个小板凳坐在一块吹牛聊天讲故事,那个时代啊,虽然辛苦,但是不孤独哟。
落日就要跌进西山头,淡淡的云霞已被抹上“夕阳红”,像是小姑娘羞红了的脸,逐渐在天边蔓延。老王两口子日思夜想的孙女踩着落日的余晖,兴高采烈地如约到家。可把老两口儿乐坏了。自从孙女去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几次,每次回家也只是待几天又走了。每次孙女说要回来,老两口子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她坐高铁快点回到家。
“娃子,坐高铁真的好快的呀。我还担心你今天回不到家呢?”老奶奶眉角乐开了花。
“奶奶,可快了,几个小时就到咱县里的高铁站了,现在都通车了,从县里回来也快。”
“是哟,我们那时候从家里走到县城都要八个小时哪。现在好了,通车了,又快又方便。”
久别重逢的祖孙三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语,每个人都想把亲情流淌着的思念一一道来。天色已晚,夕阳西沉,洒下了最后一抹留恋的喜悦。袅袅炊烟从灰色瓦砾的缝隙间一跃而出,灶台里跳动着兴奋的火苗,锅前,孙女拿着锅铲,轻轻地翻动着属于家乡的味道。
“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上海的饭菜相当甜,老是放白糖,腻啊。”孙女嚼着蔬菜,甜蜜地撒娇。
“那就多吃点,家里虽然没什么大鱼大肉,可吃着舒心。”爷爷也眯起了眼缝,早就听孙女抱怨上海那边伙食不好吃。
“不要大鱼大肉,蔬菜才最健康哪。”孙女倒是说实话,家里的蔬菜吃起来踏实又健康。
“现在啊,生活好了,倒不怎么爱吃鱼肉了。我们那个年代,吃肉吃不起,一旦有一点好菜,就觉得特别好吃。”爷爷奶奶又想起那个饥饿的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对啊,这年头,不怎么想吃肉类了,食物多样,吃的水平也高了。”
那个年代,是怎样的年代?孙女无法体验,也无法体会。从爷爷奶奶的只言片语中,她只知道,那个年代是贫穷的,是饥饿的,物资匮乏,吃不饱也穿不暖。每时每刻勒紧腰带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好在,每当爷爷谈起他们吃过饭后,邻里就在一起聊天,爷爷总是一脸怀念的样子。奶奶说,他们饭后在家里缝缝补补,但家里人多,热闹,现在啊,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工作,家里就剩下几个老人,偶尔几家还有个小孩,落得个冷冷清清。邻里也不常走动了,大家都坐在家里,自个儿看看电视消磨时光。以前啊,这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
每当想到这,孙女就特别难过,她懂得空巢老人的'孤寂,她也体会过留守儿童的心情。毕竟,她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那时候的她说,一定不要去外地工作,离家近一些,回家方便。可是,当她长大了,开始理解这个社会,在贫穷落后的家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趁着年轻,想出去看看世界。听别人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车水马龙的街头,灯红酒绿的夜晚,琳琅满目的商场,甚至形形色色、摩肩接踵的人群……一切的一切勾起了孙女的好奇心,她想亲眼去看看,到底有没有这般繁华和夸张。爷爷奶奶自是相信孙女看见了那个缤纷繁华的世界,孙女的电话里说:“这里很大,房子很高,人很多,没有山坡。”当然,孙女没告诉他们,那里车很堵,没有绿水,也没有蓝天。那些冰冷冷的建筑即使装饰得五颜六色也还是铁青着脸。
那灯光闪烁的夜晚远远不及繁星眨眼的家乡。听爷爷说,他们那个年代,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星星更多。好在孙女没忘记小时候的孤独,只要有时间,她一定会赶回家陪陪爷爷奶奶,听他们说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是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现在最需要的便是陪伴和倾诉。
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子窗户悄悄潜入孙女的房间,不忍打扰昨日奔波的她。小时候的她特别喜欢看阳光光线里跳舞的灰尘,它们仿佛是小精灵一般,上下舞动。书上说灰尘是没有生命的,可在阳光里跳舞的它们就像拥有鲜活的生命一般,尽力在阳光下展现最美丽的舞姿。孙女很喜欢一句话:即使卑微得宛若尘埃,也要在阳光里尽情跳舞。她在追求人生舞台的聚光灯,虽然,她也知道,会付出代价,可不登上这个舞台,连配角都不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起床了。爷爷奶奶说过:“我们那个年代,每天很早就起床了,很少有机会睡懒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