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动物的寓言【精选3篇】
伊索寓言动物的寓言 篇一
伊索是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大师,他以动物为主要人物创作了许多寓言,这些故事通常通过动物之间的互动来反映人类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人生哲理。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聪明的狐狸想方设法诱骗一只乌鸦,让其放下一块美味的奶酪。乌鸦被狐狸的奉承所蒙蔽,自信地张开嘴巴高兴地叫了一声,结果奶酪掉在了地上。狐狸把奶酪叼走了,留下了一只愚蠢的乌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奉承与恭维,要懂得保持警惕和谨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诱惑者,要学会甄别,不要被表面上的光鲜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
伊索寓言动物的寓言 篇二
伊索的寓言中有一则关于“乌龟和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懒散的兔子和一只勤劳的乌龟之间的竞赛。兔子自视甚高,认为乌龟根本没有机会赢得比赛,于是敷衍了事地开始比赛。然而,兔子骄傲自大,中途睡着了,结果被乌龟赶超,最终乌龟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耐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有时候,懒惰和自负会让我们失去胜利的机会,而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成功。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而放松警惕,也不要因为对手的劣势而轻视对手,要保持谦虚和谨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伊索寓言动物的寓言 篇三
伊索寓言动物的寓言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
伊索寓言:狐狸分肉
两只狗在路上捡到一大块肉,争得不可开交,差点就要打起来。
一只狐狸看见了那块鲜肉,就开始转动脑筋,想把肉弄到手。
“你们不要为了一块肉而伤了和气嘛!”狐狸和善地劝解说,“要不我帮你们分肉吧,保证你们两个人得到的肉大小相同。”狐狸说。
两只狗觉得狐狸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公平,于是就答应了。
第一次分出来的肉大小不一,狐狸连忙说:“对不起,年纪大了,手容易抖,这样吧……”说着它就在那大块上咬下一大块。一只狗抗议说:“不行,这块又比那块小了!”狐狸看了看说:“这好办!”然后又在多的那块上啃下一大块。狐狸就这样在两只狗的抗议下,左咬一块右咬一块,等它吃饱了肚皮,抹抹嘴巴,把剩下的两块肉递给两只狗。它说:“现在是一样大了,你们应该满意了,举手之劳,你们就不用多谢了,再见!”
那两块肉的确大小相等,但是只有拇指般大小了。
伊索寓言:多此一举的乌鸦
乌鸦经过远行,口非常的渴,它在不远处看见了一个木桶,木桶里面还有一些水,可是木桶底部有一个小洞,水正在从小洞里向外流,眼看着桶里的水越来越少,乌鸦着急的想喝到桶里的水。
乌鸦把头伸进木桶里,可还是够不到,乌鸦想着效仿祖先故事,于是捡起石子开始往木桶里扔,可是越扔水越少,越扔水越少。
乌鸦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一只麻雀看见了乌鸦的做法大笑起来,麻雀说:“你真是一只多此一举的笨乌鸦,木桶底下是漏的,你不先把木桶的洞修补好,反倒往里扔石头,那样只会增加水向外流的速度。”
乌鸦听了麻雀的话才恍然大悟,立刻想修补木桶,可惜桶里的水已经流没了。
伊索寓言:捕蝉
有一次,孔子带领着他的.学生去楚国采风。
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
“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
孔子毕恭毕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
“您捕蝉的技术这么高,肯定是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
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
他说:
“捕蝉首先要学练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竖立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得心应手,手到擒拿吗?”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后,无没有一个不感慨万分,敬佩老人的精神的。
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更是深有感触地教诲道:
“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向我们暗示了一个真理:要想学好任何本领,都需苦练扎实基本功,专心致志,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