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
中国有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七夕,关于它的民间传说,那是相当的浪漫。这个传说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大家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意义吗?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意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意义
现代社会视野下的《牛郎织女》传说的教育意义《牛郎织女》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老友皆知的优美民间传说故事。由该故事滋生、延续的七夕民俗文化现象,也是自汉代以来华夏子孙都了解、熟悉、和直接参与的文化现象。其现象的核心——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与汉文化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有流传。不过,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远远比不上在中华民族流传范围之深远广泛,深入民间人心之根深蒂固虽然人们都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耳熟能详,却很少去过中国自己的“情人节”——七夕节在七月初七那天,孩子们会兴奋地跑到葡萄架下,期待听到来自鹊桥的窃窃私语。可惜每次总是等不到时辰便呼呼睡去,第二天醒来懊恼不已,只能盼着下一个七夕节的早日到来。当然起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蕴含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恋观,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先进文化唤醒民众意识的作用,同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大的方面和角度说起,包括以下三点:
一、《牛郎织女》对是人类对自身的肯定和骄傲。“神仙”是道教的产物,也是道教信仰的终极目标。在道教的观念体系里仙人们往往拥有永恒的生命,可织女身为天帝之女,却无视神仙的身份及高贵的地位,自愿沦落为普通凡人的一员。所以体现了民众对人与人世生活的自豪。
二、体现了对生命理想的理解和追求。人的需要与人的特性既是生命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人生的价值所在。牛郎织女神话中生命欲望的流动、爱情意识的激荡以及个体人格的张扬载寓着民众对生命理想的理解与追求。其中包括对个体生命愿望的尊重,和幸福生活的理解。
三、体现对人生苦难的认识和反抗。一方面,揭示了残酷现实与美好人生的冲突。森严的等级秩序最终粉碎了织女做“人”的渴望,表达了人的生存与传统礼法、封建秩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反映了民众对现实人生的全面思考与深哀。另一方面,牛郎织女传说聚焦于社会对人的生活追求的压抑与破坏。爱的需求是个体生命的基本需求,但这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常因种种缘由受到阻挠。牛郎织女天河相隔,是民众对苦难现实的深刻感受。但是,主人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有退缩,而是与阻挠力量展开了勇敢地拼斗。
其次从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牛郎织女神话传达出婚恋不依托于门第而以双方感情为前提的信息,牛郎织女神话透露出平等的情感内涵。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男女婚嫁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所以老牛就扮演了媒人的角色,但这种婚姻是“不平等”的,且事先并未征得王母、玉帝的同意;同时牛郎织女男耕女织、推举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爱情观念。揭示了民众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家庭理想,表现了民众对幸福爱情的独特领悟。
二,这则神话传说大力宣扬人性,歌颂人间真情,鞭挞人情中的炎凉,体现对真挚爱情的追求。所以老牛成了歌颂的对象,它的助人为乐,成人之美,任劳任怨的品德在传说中被大大渲染,凸现出来。而牛郎哥、嫂的无情则成了批判的对象。牛郎织女最终被拆散,相望于天河之滨,渲染了感人至深的人间至情,反映出人间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爱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三,牛郎与织女的结合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的,这里的牛郎是千百万中国家庭中男性的代表,而织女则是靠织布为主的千百万中国家庭中勤劳、善良的女性代表,他们的结合组合成了一个男耕女织的家庭,自给自足,它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基本家庭模式和家庭生活的缩影。牛郎织女二人婚后生下一双儿女,可谓儿、女双全,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体现。
最后从科学角度和现实家庭角度来谈及对其看法:
从科学角度来说织女星的表面温度接近1万摄氏度,发出的光线比太阳强60倍;
而牛郎星的的表面温度约8000度,发出的光线比太阳强10倍。尽管我们能够同时看到织女星和牛郎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来自不同时间的星光。织女星离地球27光年,牛郎星离地球16光年。这就意味着,我们“同时”看到的,是27年前的织女星光和16年前的牛郎星光。而织女星和牛郎星之间也相隔16.4光年,如果它们一起以光的速度向对方奔去,也要八年多的时间才能在中间碰头。王母给牛郎织女特批的一年一次的聚会,只能在神话世界里实现,在现实世界里连高科技也望尘莫及。从现实家庭角度来说,消极一方面体现为;奸猾人(牛郎的嫂嫂)与忠厚人(牛郎)较劲,造成家庭矛盾,直至了断手足情意分家,由此论述家庭是社会组成的细胞,细胞有病,酿成家庭不和谐,对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同时虽然老牛很神,但毕竟是老牛拉旧犁铧,其耕作方式落后,难以脱贫致富;也可以批评牛郎太传统太保守,夫妻已然天壤之别,为了家庭发展和生活幸福,没有理由不再讨个老婆。积极的一方面体现为;告诉人们学习牛郎与织女夫妻男耕女织各尽其能各尽本分为家庭建设出力;学习牛郎织女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双方在外都没有另寻情人,牛郎没有二奶、三奶,织女也没有二老公、三老公,家庭就不容易分裂;6、牛郎织女夫妻的子女一儿一女是现代夫妻比较向往的儿女双全的数额。同时告诉人们牛郎之妻织女是因不可抗拒因素才与牛郎分手,不是现代某些女人对家庭对子女的极端不负责任的故意出走;喜鹊集中绵薄之力为有情人搭桥相会,人间专门离间他人夫妻关系的人应该受到谴责;喜鹊搭桥之善举,成了人家为他人做好事的代名词,现代人尤其应该爱鸟,不要伤害鸟类。
以上就是我对现代社会视野下的《牛郎织女》传说的教育意义的看法。
拓展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