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故事

廉政小故事

廉政小故事

  故事定义

  故事: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

  故事图片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他对于研究历史上文化的传播与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故事特点

  语言富于动性。

  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语言富于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爱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间相爱的故事,用故事记录下来,发表在网络或者杂志。以描写男女爱情为基调,爱情文章探讨爱情意义,描写爱情的形式。可以用真实的事件做为写作背景,或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

  廉政小故事(精选20个)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后来,廉政中的“政”有了政治层面的内涵。孟子认为:“(不义之财)可以无取,取伤廉。”阐明了孟子对廉与贪的道德价值取向。廉政,即廉洁政治,是一种与贪污腐败直接对立的政治现象。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廉政小故事(精选20个),希望有所帮助!

  廉政小故事1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政小故事2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去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政小故事3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廉政小故事4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

  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廉政小故事5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廉政小故事6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之后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之后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所以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廉政小故事7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政小故事8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理解,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理解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我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廉政小故事9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

  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廉政小故事10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我的操守。

  廉政小故事11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我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廉政小故事12

  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必须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

  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我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我出钱买的亮吗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景,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廉政小故事13

  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

  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我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细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细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

  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

  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之后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廉政小故事14

  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

  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我俸禄买鱼吃,如果此刻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

  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实乃其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之间的内在联系,愿每位领导干部任前任中都时刻不忘认真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廉政小故事15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我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之后,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廉政小故事16

  唐代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也许是唯一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自觉向社会申报个人收入与财产的古代官吏。从壮年到老年,他总是以惭愧的心情将自己在担任不同职务时所得俸禄的多寡,悉数写进诗中向社会公布。

  在担任左拾遗时,他写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在担任苏州刺史时,他写到:“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食禄敢言贫?”

  在担任太子少傅时,他写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在他的人生就要画上句号时,他写到:“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彷佛获缗二三千......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白居易敢于将个人收入和个人财产状况向朝廷及全社会公布,充分说明了他清廉自守的高尚情操。

  廉政小故事17

  公孙仪是战国时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于是送鱼的纷纷上门,但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

  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问:“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

  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条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受贿的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

  廉政小故事18

  三国时期,东吴名臣陆绩乘船渡河,遇到大风浪,需要东西压船,陆绩身无长物,更没有钱财等,最终只寻得一块巨石,度过了风浪。

  这块“压舱石”如今还矗立在苏州古城内文庙府学明伦堂前,石面正中刻有“廉石”两个大字,左下方落款:“赐进士弟,文林郎巡按直隶苏松等府监察御史河南胙城樊祉立,弘治九年,岁在丙辰夏六月吉旦。”

  廉石承载了郁林太守陆绩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的高尚品质。

  廉政小故事19

  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施政清平,为人俭朴,素有穷官之称。

  有一次,羊续的属下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面对这条“礼鱼”,他收下后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没过几天,就成了一条枯鱼干,在屋檐下飘来荡去,羊续也不让人取掉,以此表达自己不收礼的决心,留下“悬鱼太守”的美名。

  廉政小故事20

  东汉年间,有一个有名的清官,名叫杨震。

  一年,他居官荆州,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延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路过昌邑。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安顿膳宿,照应得无微不至。

  晚上,王密前往杨震官邸拜谒,他见室中无外人,迅即从怀中捧出黄金十斤,端放于杨震的案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特备小礼相赠,以报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杨震见状,连连摆手拒绝。他想不到王密会来这一手,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有真才实学,才推荐你担如此重任,可你这样做,是太不知我的为人了。”

  王密自讨了没趣,但仍想力争,于是轻声轻气地说:“反正是黑天,又无外人知道。”

  杨震更气了,他正色地说:“你送金子与我,外人怎么会不知?即使没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很要不得的。”

  王密一听,羞愧难言,只得挟起金子,谢罪而去。

相关文章

春节的小故事(优选6篇)

春节在所有传统节日中,老百姓的参与度最高、也最隆重。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它的习俗、礼仪、传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
故事2014-09-07
春节的小故事(优选6篇)

最新中秋民间传说故事【实用3篇】

在我们的民间故事中总能够找到我们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的传说,那么关于中秋节的民间传说故事又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故事来了解。故事一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
故事2019-02-03
最新中秋民间传说故事【实用3篇】

零食的故事(推荐6篇)

零食的故事1那一片片金灿灿的,带着调料粉香味的,吃下去“咔嚓!咔嚓!”的,终究是何方神物,竟能有如此神技!没错!那就是薯片。尽管薯片好吃,但要吃到它,琮得躲过“恶魔的魔眼”。在那一次,只有我和妈妈在家...
故事2019-09-06
零食的故事(推荐6篇)

安徒生童话《肉肠签子汤》(优选3篇)

紫罗兰是让人用眼看,用鼻子闻和用手摸的,山精告诉我,不过,还剩下有给耳朵听的和给舌头尝的!接着她打起拍子来;音乐响了起来,不是树林里小山精们举行欢宴时的那种音乐,不是的,是在厨房里可以听到的那种。呐,...
故事2015-06-01
安徒生童话《肉肠签子汤》(优选3篇)

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800字【通用6篇】

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800字 第一篇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那么师爱又像什么呢?我苦苦思索,寻寻觅觅,却怎么也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但我知道,这世上一定有词语形容师爱。因为机缘巧合,我来到了晨光...
故事2014-03-03
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800字【通用6篇】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寓言故事(通用3篇)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
故事2017-06-08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寓言故事(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