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自主学习(屏幕显示)<依据自主学习原则>
1、了解通讯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2)完整性。(3)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 扭转乾坤 一鼓作气 不同凡响
翌年 横亘 酝酿 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三)合作学习-----教师质疑,学生讨论。<依据合作学习原则>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依据探究学习原则>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本文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很清楚,是大家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课程设计作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展现科学美的文章)《科学是美丽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飞向太空的航程》
2、教学目标:
(1)巩固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了解本文的层次与脉络。
(2)提高分析新闻结构的能力,尝试写作一般的新闻报道。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会写作。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1)多媒体
(2)录音朗读
2、教学方法
图片激趣法、信息归纳法和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通过展示神州“五号”到神州“十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的航天史。回顾远古神话“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反映出先民对神秘天空的探寻欲望,直到明朝“万户”做出飞天尝试,才拉开了人类挑战苍穹的序幕。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这一天就是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的“飞天”历程。
2、回忆旧知:
回忆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理解并区分新闻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
3、感知交流:
先播放配乐朗读,为学生创设意境,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为接下来的感知、探究奠定充分的情感基础。美读之后,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并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找出文中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概括段落大意。
4、合作探究:
首先,分析第一部分,找出导语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第二部分,明白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以及内容的特别之处,并且要求学生找出作者回顾中国航天史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
其次,当老师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思考四个问题:文章第20自然段中提到“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说“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文中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文章标题有哪两层含义?
最后,让学生体会到中国航天人的艰辛和中国航天历程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的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5、拓展延伸:
(1)了解新闻的概念
(2)了解新闻的四个特点
(3)了解新闻的结构:倒金字塔
6、作业布置:
选取身边的事情,依照新闻的一般结构写一篇新闻报道。
四、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一、学生能在课堂中展示自我,在轻松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现“双向”互动,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学生能在自由的氛围中提高语文能力,又培养了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2)教学启示
一、应特别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继续努力锻炼自己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争取做到更好。
二、继续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行学习。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了解新闻结构上的特点。
2、掌握课文整体结构、体会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3、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中国飞向太空的进程,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科学家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整合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新闻报道就回顾了这一段历史。
今年的10月24日,我国的“嫦娥一号”飞天,开始月球之旅。这是我国航天之路的继续。四年前,我国的“神舟五号”第一次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我国的太空之旅,可谓喜报频传。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四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回味一下那个曾让十三亿人倍感自豪的经典时刻。
(二)感知课文
1、几位学生连读全文,思考:本文真正写新近发生的事件是在哪些自然节?
[第1、2、3和最后两节。]
2、除此而外的共计24个自然节是写什么内容的?
[背景材料,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三)鉴赏全文
1、研究探讨本文的标题有哪些含义?
[①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此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②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第4~28自然节,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有何作用?
[它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叙述航天史,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每个人都想知道今天的辉煌曾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的历程,使读者对今天新闻事件的了解,有了纵深感。]
3、请同学们自己介绍还知道哪些“中国航天大事记”。(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学生如果说不全,应该鼓励学生课后查资料,同学间交流所查资料——此题意促使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附: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05)——可将此材料打印发给学生。
1、根据此文,总结新闻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四)小结全文。(此教段宜放手让学生自己小结在本课中所学的知识要点。)
在课文第14节提到:“这年3月,由4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四位科学家是:
王大珩(héng)[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王淦(gàn)昌[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院士。]
杨嘉墀(chí)[我国的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是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自动化学科、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五)、问题探究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明确: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六)、作业: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