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比尾巴》,培养学生对于动物故事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特点和行为,培养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理解故事中的比较手法。
3. 讨论动物的特点和行为。
【教学难点】
1. 理解比较手法的运用。
2. 分析角色的行为动机。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动物的兴趣。
2. 阅读故事《比尾巴》,讲解生词和生字,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比较手法,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小结: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比较手法,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
5. 拓展: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关于动物的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动物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理解了比较手法的运用,也培养了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动物故事,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比尾巴》,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对于比较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事中的比较手法。
2.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3. 讨论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 理解比较手法的含义。
2. 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比尾巴》,讲解生词和生字,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扮演故事的不同角色,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动物的保护意识,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总结:回顾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对于动物的启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动物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理解了比较手法的运用,也培养了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和小组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 篇三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森今天森林王国里可热闹了,他们在进行一次有趣的比赛,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次比赛呀,很多小动物都前来参加了。老师根据这些小动物的特点编了谜语,请你来猜一猜,都有谁吧!
(二)识记“猴子”:
1、师说猴子的谜语,生猜谜。
2、课件出示猴子图片和生字“猴子”,指名学生读词。
3、正音,识记字形:
① “子”:放在这个词语里要读轻声,指导读出轻声。
② “猴”:鼓励自主识记,偏旁是反犬旁,中间还有个单立人。
4、再叫叫动物的名字,读准词语。
(三)识记“公鸡”:
1、师念《画鸡》,作为“公鸡”的谜语,生猜谜。
2、课件出示公鸡图片和生字“公鸡”,指名学生读词。
3、正音,识记字形:
“公”:指名读好。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公”上面部分是个“八”字,顺势指出新偏旁“八字头”,与“人字头”进行区分。
4、再叫叫动物的名字,读准词语。
(四)识记“松鼠”:
1、师说松鼠的谜语,生猜谜。
2、课件出示松鼠图片和生字“松鼠”,指名学生读词。
3、正音:指出“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的。开火车读,齐读。
4、识记字形:
①“松”:学生自主观察,木字旁加“公鸡”的“公”。提示有一种植物叫做松树,所以“松”是木字旁的。
②“鼠”:学生自主观察,“鼠”字的字形和老鼠的外形十分相似,鼓励学生说说“鼠”和老鼠具体相似的地方。出示“鼠”这一象形字演变过程。
5、再叫叫动物的名字,读准词语。
(四)识记“鸭子”:
过渡:看看,接下来又有什么动物出场呢?
1、师说鸭子的谜语,生猜谜。
2、课件出示鸭子图片和生字“鸭子”,指名学生读词。
3、正音,识记字形:
①“子”:从“猴子”一词迁移至此词,发好“子”的轻声。
②“鸭”:自主识记字形,右边有个“鸟”,指出新偏旁“鸟字旁”。
将“鸭”与“鸡”两字进行对比,发现不同,加深识记。
4、再叫叫动物的名字,读准词语。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读书姿势等卫生阅读习惯。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兴趣。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知道人类手和脑更有用。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带录音机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讲述: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
出示课件,卡通人物贝贝的问候,“小朋友,你们好!”
师:贝贝在和你们打招呼,你们应该怎么样?
全班同学说:“贝贝,你好!”
2、师:贝贝特喜欢画画,看,他画了什么?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贝贝没有给动物画上尾巴。
3、师:是呀,贝贝太粗心了。我们在学习中可不能这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尾巴的课文。
4、板书课题:27尾巴的功能
齐读课题。解题:功能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词说说看。
生:尾巴的功能就是指尾巴的作用。
反思:由小朋友和卡通人物互相问候导入课题新颖别致,学生很快就进入了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看贝贝的画,说说他画了什么?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一种习惯养成教育。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阅读习惯,好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整体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10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的尾巴各有什么功能?
2、同学们还记得老师教大家握书的姿势吗?在读书时要时刻注意那几点啊?(待同学们明确后读课文)
3、学生回答,师用简笔画画出牛、袋鼠、非洲鳄、响尾蛇
师边画边简单介绍。
4、谁来说说这些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功能?
5、学生回答,师板书:赶虻蝇、保平衡、当武器、引鼠虫。
齐读词语。
6、小朋友把课文读得很熟练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要和小朋友见面了,看,它们来了。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同桌互相听读,并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一个字。
(3)交流记字方法,指名说。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甩”字,“月”字加竖弯钩。
生:我还可以用变一变的方法记“甩”字,“用”字的最后一笔竖变成竖弯钩。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还可以记“赶”、“保”、“挥”、“穷”、“响”、“腿”字。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惜”字,“对错”的“错”字的金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成了“可惜”的“惜”。
(4)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字还能和哪些字交朋友?
反思:识字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注意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如:说说生活中这些字能和哪些字交上朋友,激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尤其是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等卫生阅读习惯打一开课就得到了重视。既然是一年级,我觉得识字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汉字的正确书写,这一点指导不够到位。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你喜欢哪种动物你就读哪一节。
生:我喜欢小牛。
生读这一节,课件出示这一节。认识问号。
师指“牛儿牛儿告诉我,你的尾巴有啥用?”说:这一句就叫问句,问句怎样读呢?
学生试读,老师指导,再学生齐读。
师生问答读,男女问答读。
看动画牛儿甩尾巴,学生用动作边表演边读这一节。
反思: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如果让表演者带上相应的头饰来表演,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生:我喜欢袋鼠。
生读这一节,指出多音字“当”,认读并组词。
观看课件袋鼠奔跑的样子,体会袋鼠的尾巴起着支撑身体保平衡的作用。
生:我喜欢非洲鳄。生读这一节,课件出示这一节。
师:读了这一节,你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我的尾巴为什么是武器?
生:非洲鳄的尾巴力量很大,能把敌人摔得很远。
反思: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再齐读这一节课文(同学们可别忘了齐读课文时该怎么做的呵)。
师:有没有喜欢响尾蛇的,请喜欢响尾蛇的小朋友读这一节。
生读第四节。
课件出示这一节,听,是什么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声的特点。
再齐读课文前四节。
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朗读。
2、课件出示课文后两节,听录音朗读。
学生模仿贝贝读后两节。
看到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我也很想读读,谁来教教我怎么才能读好?好!你来吧,你想请我怎样读?
生:我希望老师能读准确。
生:我希望老师能读得流利一些。
生:老师要读出贝贝对小动物的羡慕,我给您示范一下。
师:谢谢你了,那我就开始读了。
生:掌声。
反思:师生的互动,师生角色的互换使学生在“教”的过程中知道了怎样学,学习气氛空前活跃。教师读后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的肯定,对自己“教”的成果的认可,我倍感欣慰。
师:“嘻嘻”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做一做,再读。
“后面还有一个笑的词,找一找。”
生:“哈哈”。
师:在什么时候哈哈笑,模仿“哈哈笑”。
指名读,再齐读后两节。
分角色读,女生读贝贝的话,男生读小动物的话(你们说分角色读时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3、出示课件,看,贝贝给小动物们画上了尾巴。
课中操,比尾巴。
4、再读课文,男女对读,配乐读,师生表演对读。
反思: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尾巴的功能,课堂上创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等卫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兼顾到了方方面面。
四、拓展延伸,自编儿歌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功能?
生:我知道燕子的尾巴能掌握方向。
生:我知道小鱼的尾巴能拨水。……
2、课件出示壁虎、燕子、小鱼、孔雀、小猴,画外音介绍自己尾巴的功能。
3、小组编儿歌,课件出示:看谁编得好
()告诉我,
你的尾巴有啥用?
我的尾巴(),
()。
4、小组汇报。
把你编的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写进日记里。
反思:通过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功能,小组合作自编儿歌。充分展现、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达到教学之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设计理念】
说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会写“云、公、车”。
【教学重点】
1、能认读12个生字。
2、会正确书写“云、公、车”。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朗读问句。
【课前准备】
六种动物的贴图,词语卡片,小黑板,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音(熊猫主持人说话)。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参加森林王国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2、揭示课题:比尾巴(正音,强化轻声。)
指名2~3人读读(正音,强化轻声。)
评价过度:小朋友度得又清楚又响亮,真是热情的拉拉对。
二、认识参赛选手(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1、猜选手。
那么,今天的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师说谜底学生猜)。
2、学生猜,教师将相应的图片及词语贴在黑板上。
认读“猴子、鸭子、松鼠”(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轻声。)
3、比赛太热闹了,其他的小动物都等不及了,也跑了过来,它们是谁呢?(出示贴图“孔雀、公鸡、兔子”)
哎呀!它们忘了挂排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牌,同桌商量把牌子送给谁,指名上台贴词卡,男女分读,齐读)。
4、小动物要出场了,让我们最后喊一喊它们的名字,为它们加油吧!(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比赛项目
1、放录音导入:比赛马上开始,我们的小动物都迫不及待地高高地翘起了尾巴。你知道比什么吗?
2、小黑板出示六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3、指导朗读。
⑴ 赶快拼读,有哪些项目?(自由拼读,指名读)
⑵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它,读的好的给点掌声,读不好的还请提提意见。但是,你要仔细听,与刚才两位读得有什么不同。
⑶ 交流、总结。(认识问句的读法)
⑷ 练习读问句。(自己练读,齐读)
四、评比比赛结果
1、放录音引入:小朋友,请你们来当当裁判,请你们根据动物尾巴的特点,公正、认真、仔细地评一评。
2、出示六个评选项目:“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放在黑板的下面。
3、学生评一评。(自己先认读项目,和旁边的伙伴讨论该怎么评,并说出理由)。
4、颁奖嘉宾给小动物颁奖,并宣布结果。
5、(出示小黑板)评选的结果已经有了,谁把结果公布出来: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五、朗读课文
1、这时,有位记者刚好经过这里,看见了这热闹的场面,回去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就出版了我们的语文书上,你们想读一读吗?
2、各种形式朗读:自由读,师生对读,同桌拍手读,男女对读,齐读,配上动作表演读。
3、小结:动物的尾巴真有意思,各有各的特点。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引入: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陆续回家了,这时,由赛前熊猫主持人带来的三个宝宝找不大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好吗?
1、师范写“云、公、车。”
2、生说注意点。
3、生在课文中先描一描,再每个写一个。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很高兴认识了六种小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特点。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点。布置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并和妈妈说一说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 篇六
【课前解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和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关注课文结构:本课的结构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
关注插图:本文配有六幅插图,可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看图读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关注课后思考题:本课的课后题提示了识字方法、讲故事方法和分角色表演,对于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有着导航性的意义,本课教学需紧紧围绕课后思考题展开。
关注科普常识: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为学生补充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或其他具有再生能力的小动物,为学生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关注识字方法:本文是继一上《小蜗牛》和一下《咕咚》之后的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需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和阅读经验基础上借助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壁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是什么小动物吗?
预设:小壁虎
出示课件1:
(2)出示“壁虎”一词及拼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3)教师过渡:你们看见过壁虎吗?在哪里见到的?它长什么样子?
预设1:见过,在墙上。
预设2:灰乎乎的,有长长的尾巴。
(4)教师过渡:从同学们的回答和老师给大家的图片中,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喜欢在墙壁上活动。
(5)出示“墙壁”一词及拼音,引导学生看图猜“墙”字读音。
出示课件2:
教师讲解:以前人们盖房子、垒墙的时候,墙壁多是用土垒起来的,所以“墙”和“壁”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观察图片的方法来猜字音、理解字形,有效降低了识字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揭示课题。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去认识一只小壁虎,他呀正着急呢,着急干什么呢?
(板书:21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3:
教师过渡:小壁虎有尾巴,为什么还要再去借尾巴呢?快去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二、随文识字,交流方法
1.读读画画。
出示课件4:
2.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读一读课文,互相提醒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一起猜一猜读音和意思。
3.教师引导:你们小组新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预设1:我们新认识了“墙”这个字,是从课本里的插图看出来的。
预设2:我们新认识了“蚊”这个字,因为它右半边念“文”,我们就猜它念wén。
4.教师过渡: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没有拼音也能用这么多方法猜字音了,咱们来总结一下吧!
出示课件5:
预设1:可以根据图片来猜这个字,比如“墙”。
预设2:形声字的读音比较好猜,比如“蚊”“咬”“赶”“房”“转”。
预设3:有些字的偏旁和它的意思有关系,比如“咬”“赶”“房”“转”“拨”。
5.教师引导再读生字:咱们再一起读一遍这些生字宝宝吧!
出示课件6:
(1)去掉拼音读字。
(2)开火车读字。
6.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认识的生字宝宝带回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生活中识字,利用形近字偏旁表演识字,利用图片识字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图,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并通过动作演示“一挣”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课件7:
2.教师过渡: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假如你是这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看着自己光秃秃的尾巴,你心情怎么样?
预设:伤心、难过、着急。
教师过渡:于是这只小壁虎想到?
预设: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3.出示第二幅插图,齐读第3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8:
预设:先爬到了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板书:小河边 小鱼)
4.出示第三幅插图,齐读第4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9:
预设: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板书:大树上 老牛)
5.出示第四幅插图,齐读第5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最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出示课件10:
预设:最后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板书:房檐下 燕子)
6.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共同总结3、4、5自然段:小壁虎先后爬到了哪里?分别找谁借尾巴?
预设1:爬到了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预设2: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预设3: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7.教师过渡: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发生了什么事呢?
8.出示第五、六幅插图,齐读最后两段。
出示课件11:
预设1:没有借到尾巴。
预设2:小壁虎回家告诉了妈妈自己借尾巴的经历。
预设3: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啦。
教师总结:你们说得真好!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特点,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
四、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河边 小鱼
大树上 老牛
房檐下 燕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3.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看图片,跟同桌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出示课件12:
预设: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借尾巴了,没有借到,最后尾巴又长出来了。
(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根据插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一边回顾一边再次梳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壁虎,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好吗?
出示课件13: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小壁虎遇到了什么危险?他是怎么逃脱的呢?
出示课件14:
预设: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教师过渡:噢,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他心情怎么样?
预设:伤心、难过
出示课件15:
教师过渡:请你来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16:
(1)教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教师过渡: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呢?
预设:小鱼姐姐、您、行吗
教师指导朗读:可真是个有礼貌的小壁虎,快来和你的同桌读一读他们两个的对话吧!
出示课件17:
(3)教师过渡: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有礼貌的小壁虎呢?
预设:小鱼的尾巴要用来拨水。
(板书:用尾巴 拨水)
教师过渡:哦,小鱼的尾巴是怎样拨水的?
预设:摇着尾巴
教师引导:请你来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吧!
(4)教师小结:小鱼没了尾巴就不能拨水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啦,所以她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教师引导: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有点失望,但是他并不灰心,继续向前爬。小壁虎爬呀爬,他又碰到了谁呢?
预设:牛伯伯和燕子阿姨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老牛、燕子的对话。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18: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19:
(3)教师引导交流:牛伯伯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预设:老牛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
(板书:赶蝇子)
教师过渡:老牛是怎么用尾巴来赶蝇子的?
预设:甩着尾巴。
教师引导:你能用手来模仿一下老牛的尾巴吗?
教师小结:老牛的尾巴要赶蝇子,也不能借给小壁虎,哎,这可怎么办呢?
(4)教师过渡:小壁虎坚持不懈,他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
(5)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出示课件20: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21:
(6)教师提示:燕子阿姨为什么也不同意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呀?
预设: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板书:掌握方向)
教师过渡: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时候,尾巴怎么样?
预设:摆着。
教师过渡:哦,燕子阿姨摆着尾巴掌握身体的平衡和飞行的方向。你能用手学一学燕子阿姨的尾巴吗?
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连词成句: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方式理解、感受词语的意思,学生更喜欢,认识更深刻。)
4.学习第6自然段。
出示课件22:
教师过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爬回家找妈妈
教师点拨:“爬呀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找出来读一读。这么多“爬呀爬”,说明了什么呢?应该怎么读呢?
出示课件23:
预设1:出现了四次,说明小壁虎一直在爬,去了很多地方。
预设2:小壁虎可能还找了别的小动物借尾巴了,很辛苦。
预设3:小壁虎多想有一条自己的尾巴呀!
教师引导朗读:是呀,小壁虎爬了很久,爬了很多地方,越爬越伤心,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预设1:我们应该读慢一点儿。
预设2:应该把声音放低一点儿,读出小壁虎一路上的艰难和伤心。
出示课件24:
学生试读、指名读。
5.教师过渡:结果怎么样?
预设:他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出示课件25:
教师启发: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1:因为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预设2:就像我们的指甲和头发一样,断了还会再继续生长出来。
教师补充:蚯蚓也有这种功能,它的身体断了,也可以再长出来。
出示课件26:
教师过渡: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情怎么样呢?
预设:开心、高兴
教师引导:看谁能读出小壁虎的高兴呢?
学生试读、指名读。
三、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1.师生共读。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读出小壁虎的恳切、有礼貌,读出他的艰难与伤心,读好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读出每个角色的特点。现在,老师来当旁白和壁虎妈妈,同学们分别来当小壁虎、小鱼、老牛和燕子阿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出示课件27:
2.小组演一演。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想不想演一演呢?咱们分小组来演一演吧!
出示课件28:
学生分小组练习表演,请一两组进行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课文、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角色形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寓教于乐,于不知不觉中升华情感。)
四、回顾全文,总结延伸
1.教师引导: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出示课件29:
预设1:原来小壁虎的尾巴还可以再生,太神奇了。
预设2:我知道了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用处。
预设3:我知道了小动物的尾巴不同,都有自己的用处。
预设4:请求他人帮助的时候要有礼貌。
出示课件30:
2.教师过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引导:小鸟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1:
教师引导:大鳄鱼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2:
教师引导:小兔子的短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课件33: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补充几个知识点,可以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咱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吧!
出示课件34:
师生一起通过板书串联故事。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要会写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课件35:
(1)学习上下结构的字。
出示课件36: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你观察“条、您、草”这三个生字宝宝,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预设:它们都是上下结构。
教师讲解:对,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的收与放。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2)学习左右结构的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捉、姐”这两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1: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预设2:它们都是左边窄右边宽。
教师重点讲解:它们分别是提手旁和女字旁,一个字里有两个小朋友肩并肩坐在一起,要互相谦让,所以我们在写“捉”时,注意提手旁最后一笔是提画;在写“姐”时,“女”字的横画要变成提画,为坐在右边的小朋友让位置。这两个字都是左边稍窄些,右边稍宽些。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3)学习半包围结构的字。
出示课件37:
教师讲解:同学们,这个字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爪字旁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接住“巴”。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出示课件38:
教师讲解: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房。这个字的第一笔点要从田字格的竖中线起笔,注意内部要写得饱满一些,户字头下面的“方”的横画要伸出户字头。现在我来给同学们范写,请同学们书空。
2.学生自己练写。
教师提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看谁写得漂亮。
六、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39:
七、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老牛 用尾巴 赶蝇子
燕子 掌握方向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要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来,小组合作是较好的方式,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且水平高低不同,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前做大量的情感铺垫工作,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对角色的情感理解到位,课堂中设计的表演环节也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