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絺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絺(chi1):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朝服衣冠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④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
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3、【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相同之处,二人都是通过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天酒宴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2分)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9、(1)穿戴(2)认为(3)管理、治理(4)于是,就
10、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11、B
12、
(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
(2)如果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晚的呢!
13、(1)类比或设喻说理、设喻类比、以事设喻
(2)招揽和培养谋士、勇士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甲】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是以至此 B、吾妻之美我者 由宋君观之
C、至于鄙 皆以美于徐公 D、暮寝而思之 宋昭公亡而能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B、【甲】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C、【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D、【乙】选文“宋昭公亡而能悟”可见宋昭公有着冷静、清醒的头脑,这也是他后来能够“反国”的原因之一。
答案:
9. D
10.(1)满一周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内容了。(其中,“期”“虽”各1分。但如句子整体不通畅,扣1分。)
(2)通过宋君看来,做君主的与国人离心最终亡国的原因,就是因为阿谀奉承的人太多了。(其中,判断句式1分,“所以”解释1分。但如句子整体不通畅,扣1分。)
11.B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3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闬:读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⑨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
(1)门庭若市:____________
(2)面刺:____________
(3)期年:____________
(4)不相说:____________
(5)走: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子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3)满一年,或“一年”。(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5)跑、逃走、逃跑、出逃。
2.(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邹忌认为(公孙闹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意对即可)
3.C
4.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闱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4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
参考答案:
(一) (16分)
⒌ (4分)
①朝服衣冠:穿戴 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④期年之后:一年
⒍ (4分)
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刺 讽( ) (2)臣之妻私臣营 私( )
(3)乃下令 乃( ) (4)闻寡人之耳者 闻(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个句子。(2分)
译文:
22.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语文段中的词语回答。(3分)
答:
23.请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
参考答案
20.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偏爱 于是否 使听到(4分)
21.期一年以后,(人们)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要可说的了。(2分)
面刺; 上书;谤讥(3分)
23.齐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王。(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5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
(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1)能谤讥于市朝 谤: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 闻: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2)闻:使……听到
2.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或: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重点词“地”、“方”翻译正确即可。
3.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嗯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6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1】解释加横线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 (2)王之蔽甚矣。(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4)时时而间进。( )
【小题2】选择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皆以美于徐公。
A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 成,将以攻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4】阅读节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答案:
【小题1】1)确实 2)受蒙蔽 3)指责 4)偶然,间或
【小题2】C
【小题3】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或议论我的过错,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小题4】要善于劝诫他人,更要善于听从别人的劝诫。要清醒对待鲜花和掌声,分清是肯定还是谀辞。不轻易受蒙蔽。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诚刺间古今意义都不同,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句中以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认为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市朝闻下,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所说的对于赞美与批评所应持的态度,结合自己生活实现谈认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 ~12题。(12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靖郭君将城①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日:“亡③,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④,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日:“善。”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城:修筑城墙。②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小吏。③亡:不。这里指(我)不怪罪你。④阴:通“荫”,庇护。
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皆以美于徐公 闻寡人之耳者
A. B.
客有于此 君不闻大鱼乎
虽欲言,无可进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 D.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11.【甲】文中齐王强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邹忌和齐客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他们共同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3分)
答案:
9.C【解析】A.于:比/在;B闻:使……听说/听说。C.虽:均为“即使”的意思。D谓:叫作/告诉。
10.(1)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2)我不敢用性命来开玩笑。
11.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国内有善于劝谏的大臣。
12.邹忌是针对“王之蔽甚矣”劝谏的;齐客是针对“靖郭君将城薛”劝谏的;都是委婉劝说。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时时而间进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 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二)
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4. 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以为神(以为:把……当作)
B. 及守荆南回(及:和,与)
C. 坐客罔不叹服(罔:没有)
D.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
5.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汝先人志邪?
6.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
参考答案:
1.①比。②间或、偶然。
2.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3.示例: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这是一种智慧。我更欣赏齐威王,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劝谏。
4.B
5.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6.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9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4)时时而间进 ( )
2.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意思是: 。(2分)
3.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1)偏爱(2)比(3)指责(4)间或,偶然
2.门庭若市
3.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略
5.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示例2:因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0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甲]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甲)文选自编年体史书《_______》,(乙)文选自_____(体例)史书《战国策》。(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中鲁庄公深谋远虑,深深知道取信于民的重要性。B.[乙]中齐威王深受蒙蔽又不愿革除弊端,导致民怨沸腾。C.曹刿论战直奔打仗正题,邹忌讽谏从个人生活小事读起。D.鲁庄公刚愎自用坚持贸然迎战,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改错。
9.选文中,曹刿和邹忌都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4分)
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共12分)
6.左传 国别体(2分)
7.(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皆、以、于三字各1分,一字没译出扣1分,扣完为止,同时省略成分要补充出来,后置的状语成分要还原。共3分)
8.C(3分)
9.爱国善思(或机智、深谋远虑等,一空2分,共4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1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忌不自信小信未孚B.朝服衣冠朝晖夕阴C.闻寡人之耳者鸡犬相闻D.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_______
【小题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邹忌自省心理历程的语句。(2分)
答:________
答案
【小题1】B (共2分)
【小题1】(1)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2)从这些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
【小题1】“忌不自信” “自以为不如” “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共2分。每两点1分)
解析【小题1】B二者都是“早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共4分。第一句2分,重点词语“美”、“私”;第二句2分,重点词语“蔽”、“甚”)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2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丙】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小题1:下列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C.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小题2:下面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孔子云:何陋之有?B.菊,花之隐逸者也。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类比,运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5:解释【丙】文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吟鞭东指即天涯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赏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②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关键词“域”“国”各1分)
小题4:【甲】文以自身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似处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乙】文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小题5:①吟鞭-马鞭落红-落花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试题分析:
小题1:A-凭借、依靠,B-早晨/朝见,C-护城河/池塘,D-偏爱/私情。
小题2:例句是判断句,A句是倒装句,宾语前置,C句是倒装句,定语后置,D句是被动句。
小题3: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孰”“以”“界”,都是课本注解中的重点字,分别译为“谁”“凭借”“界限”。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甲】文把自己的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由己及王,使齐王认识到积弊之深,从而愉快地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这种类比,收到很好的讽谏效果;【乙】文把战争与治国类比,由战争推论到治国,揭示了本文的主旨,使君王认识到治理国家中人和的重要性。这种类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题5:“吟鞭”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根据语境可译为“马鞭”。赏析句子可以选择比喻的角度,当然也可从象征的角度出发。表明作者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爱国情怀和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奉献精神。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欲攻周①,周最②谓秦王③日:“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④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⑤秦,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罢,则令不横行⑥于周矣。”(节选自刘向《秦欲攻周》
[注释]①周:西周。②周最: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③秦王:指秦昭襄王。④声畏:名声不
好。畏,恶。⑤罢:同“疲”,使疲惫困顿。⑥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14.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入朝见威王 朝:
(2)臣之妻私臣 私:
(3)莫不私王 莫:
(4)周最谓秦王日 谓:
(5)令不横行 令:
15.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
16.甲文中,邹忌指出齐王身边的人,齐王难以听到真实的话;乙文中,周最分析了 。(2分)
17.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周最分别是如何谏言的? (4分)
答案:
14. (1)朝廷 (2)偏爱 (3)没有谁 (4)告诉 (5)命令,号令
15. (1)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2)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不应该攻打西周。
16.阿谀奉承 不能攻周的原因(或攻周的坏处)
17.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家事喻国事,劝说齐王除弊纳谏;周最采用直接谏言(单刀直人)的方法,劝说秦王放弃攻周的想法。
[参考译文][乙]秦国欲攻打西周,周最对秦昭襄王说:“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就不应该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对国家没有足够的好处,反而有损秦国的名声,为诸侯所唾弃。到时诸侯们不再联合秦,相反都会到东边和齐国联合。秦为攻周陷于疲惫,天下诸侯联合了齐国,那么秦国就不能称霸诸侯了。可见攻周一事,完全是诸候们为了使秦军筋疲力尽,才怂愿君王干的。当秦国和天下诸侯们的实力都消耗尽了,那么任何国家的号令都不能通行于周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4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B.朝服衣冠服:衣服。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偶尔。
D.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3分)
A.皆以美于徐公B.欲有求于我也
C.能谤议于市朝D.皆朝于齐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B邹忌“暮寝而思之”的结果表明他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的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答案:
6、B 7、C 8、D;
9、(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孰与”1分,句子通顺1分,共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刺”1分,句子通顺1分,共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15
原文: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①,捷言庆忌②,勇期贵、育③。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④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⑤,犯属车之清尘⑥;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⑦,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注释:①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②庆忌:吴王僚之子。《吴越春秋》说他有万人莫当之勇,奔跑极速。③贲、育:孟贲、夏育,皆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勇士。④卒然:即“猝然”,突然。⑤骇不存之地:指野兽被逼惊骇,到了不能容身的地方,必然竭力反扑。⑥属车:随从之车。清尘:尘,即尘土;清,尊贵之意。文中因不便直说汉武帝,故说“犯属车之清尘”。⑦“是胡越”二句: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时遇到的危险情景,犹如外患发生在身旁。
题目: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l)朝服衣冠服: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闻:___________________
(4)窃以为人诚有之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13、甲、乙两文都是委婉劝谏君王,但目的不同,请分别予以概括。(2分)
答案:
11、(1)穿戴;(2)受蒙蔽;(3)听说;(4)确实
12、(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2)即使非常安全而没有灾祸,然而这本来也不是天子所应该靠近的地方。
13、甲文邹忌劝齐王纳谏,进而广开言路,增强国力;乙文司马相如规劝汉武帝不要亲冒危险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