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答案

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答案

  《秋夜曲》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下面给大家分享《秋夜曲》阅读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

  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阅读练习题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3、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处?

  4、简析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5、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6、“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7、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4分)

  8、“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4分)

  9、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身份的人?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

  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

  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

  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思念”“关心”各1分)

  3、“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3分,大意对即可)

  4、这首诗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画龙点睛,读者读至未句顿时明白:原来是思妇在漫漫秋凉的`夜晚,担忧着远征的爱人尚无御寒的衣物。诗人在诗中所要弹奏的,正是思妇心上那根幽思绵绵的情弦。(3分,言之有理即可。)

  5、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何其漫长;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6、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

  7、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2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2分)

  8、照应诗题(1分);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1分);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1分);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1分)。

  9、诗中的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1分)诗歌表现她因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她对丈夫的关心、思念之情。(1分)

  从“征衣莫寄”可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夜正长”、“通夕”表现了她一夜未眠,曲折的反映了夜的凄清,人的孤寂;而“莫飞霜”则表现她对“征人”的关心和惦念。(2分)

  10、借助动景,以动衬静创造意境、表达情感。“丁丁漏水”,动中显静,突出了夜的凄清;“暗虫通夕响”,不仅以动衬静,而且曲折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凄清孤寂。(或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分析合理,亦可得分。)(4分)。

  参考译文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暗处的秋虫通宵一直在鸣叫着。突然想起还没有给丈夫准备寒衣,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相关文章

秋叶阅读题及答案

引导语:做完秋叶的阅读题之后,相关的阅读答案哪里找的到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秋叶 ①一场风雨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 ②这是故乡的初秋,叶子也该是些早熟的叶子,从湛...
题目课件2016-08-02
秋叶阅读题及答案

燕子专列课文原文

《燕子专列》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燕子专列》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在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
题目课件2015-08-07
燕子专列课文原文

寻找阳光阅读答案参考

小题1:文章的题目是“乡村的阳光”,但作者在开头为什么要写戈壁、沙漠、草原的阳光?(4分) 小题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①马鞭挥舞的牧歌,溅落成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 ②古丝绸之...
题目课件2014-05-07
寻找阳光阅读答案参考

课文琵琶行原文及拼音

导语: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课文琵琶行原文及拼音,欢迎借鉴! 琵琶行(唐...
题目课件2012-09-05
课文琵琶行原文及拼音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课件

教学模式: 初读划关键词句——品读体验文本情感——感情朗读加深感悟——积累迁移表达情感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
题目课件2017-03-09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课件

有理数的加法练习题

有理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继续学习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直角坐标系、函数、统计等数学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基...
题目课件2017-03-07
有理数的加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