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1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典范,请对这两字作简要 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1)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1分)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1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答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的适当给一点分即可)

  (2)独突出了孑然独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字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分)

  21.诗歌第二联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22.这是一首描写筝声的诗,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全诗用了哪些手法来描述筝声带给听者的感受?(4分)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2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2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2分)

  2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21. 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2分)

  22.(4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3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2.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或通感)的手法。(1分)

  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1分)

  ②诗人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1分)而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烘托出一种伤感惜别之情。(1分)(答“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的可酌情给分)

  13.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从全文看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悲怨”(或:“无限秦人悲怨声”);(1分)

  包含的情感有: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每一点1分,任意两点)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4

  听筝①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②。

  注:①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②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方。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① “听”字总领全诗,这首诗着力表达的正是诗人听筝的感受;(2分)③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奠定了全诗悲怨的情感基调。(2分。)

  (2)①颔联借用比喻,以春风、杨柳、花鸟形象地渲染了筝声中的所流露出的伤春惜别之情;②颈联展开想象,连连发问,通过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等意象,也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孤单寂寞的思念之情;③尾联将笔触指向听者(“我”)的内心,写筝弦与自己心弦同声相应,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愁绪早已渗透到自己听筝的审美体验中,使筝声所蕴含的“悲怨”之情更为强烈。

相关文章

《壶口的黄河》的阅读答案

导语:阅读题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提高阅读题得分能力,多做课外阅读题是一件很有帮助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壶口的黄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
题目课件2012-06-04
《壶口的黄河》的阅读答案

文言文《隋书高颎传》选段阅读及答案

高祖得政,素知颎(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
题目课件2019-03-08
文言文《隋书高颎传》选段阅读及答案

“农历五月初五”综合性学习活动练习题

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题目课件2011-09-08
“农历五月初五”综合性学习活动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得分注:等级评定标准:9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70分以下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同学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通过自...
题目课件2012-05-08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的“GATS-”条款研究

作者:黄建忠占芬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015年04期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评述 由于多边谈判中各国传统与非传统收益等复杂因素相互制约,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久拖不决,作为次优选择的...
题目课件2013-06-06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的“GATS-”条款研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关联词复习练习题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关联词复习练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关联词复...
题目课件2017-08-06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关联词复习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