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

  浣溪沙① 苏轼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②

  老幼扶摧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③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餪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④

  [注]①宋元丰元年,徐州春旱,词人时任徐州太守,往石潭祈雨,得雨,复往石潭谢雨,途经乡村,写下一组《浣溪沙》词记途中观感。②蒨:同茜,绛红色。③络丝娘:纺织娘,此处代指缫丝姑娘。④餪:女嫁三日送食曰“餪”,此处指馈赠饭食。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浣溪沙》组词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初夏雨后乡村两三画面,笔触始终不离农事和乡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

  B.《其二》下阕写村落祠堂,村民扶老携幼,举行麦收前的赛神活动来感谢天降喜雨,祠前乌飞鸢翔,道旁老翁醉卧,人与自然和谐,一片喜庆。

  C.《其三》下阕写扶杖老农见太守造访,情不自禁地从田头捋下待熟青麦粒捣成粉,馈赠客人以尝新,词人趁势询问豆子何时成熟,满是关切。

  D.苏轼为官对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这两首《浣溪沙》词,写了行经乡村路途所见或所闻所问,无不反映乡民情绪,也交织着词人的欣悦和同情。

  15.两首词的上阕分别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乡村女子?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C解析:C.据《其三》下阕“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餪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有“饥肠”语,应是青黄不接时农人挨饿;又有“餪”语,特指馈赠饭食。故知白发老人见太守来访,情急之下只好从田中捋些将熟的青麦粒捣成粉状,聊充招待。说“情不自禁地”不合词境,“尝新”也无从谈起。

  15.①《其二》上阕,捕捉乡村女子的群像,动态地再现她们稍事打扮争相围观太守热闹欢快的场景;匆促抹红的外貌描写、挤破红裙的动作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农家女充沛的活力。(3分)②《其三》上阕,描写雨后麻叶滋润光泽,设问谁家煮茧香,以此铺垫,引出娇语缫丝的农家女,顺序从视觉、嗅觉、听觉中来,着力表现了农家蚕妇的勤劳。(3分)(围绕一主要手法作答)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2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9.这首词,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请问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分)

  20.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比较词和诗中漠漠一词的使用,试分析它们在意义内涵及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21.体会感知全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你在词中感受到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心情。请你说说这些印象在词中是如何传递出来的,结合具体词句作答。(5分)

  参考答案:

  19.轻灵;幽冷(类似词语均可,一点一分)

  20.相同点:都给人以广漠无际,梦幻迷蒙的印象(2点)

  不同点:词中漠漠的使用还包孕了一种无聊、寂寞的心情,一种漫不经心、清冷孤独;在诗中并没有这样的意思(1点)

  (言之成理即可,一点一分)

  21.)一个独守空闺,感受到春愁,孤单、寂寞、无聊、冷落的女子的形象

  (对女子形象心情描述正确给2分,如果没有点出女子只给1分;第二问能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如果分析比较笼统,最多给1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3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释】六幺:唐时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1)“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得极妙,前人评价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1)、答:“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1分)又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1分),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1分)

  (2)、答:词的下片既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欢乐场面,(1分)又直抒胸臆,以“人生何处似樽前”作结,抒吐内心万事不如意的郁闷,(1分)既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1分),又表达了词人人生短暂、失意伤怀的苦闷。(1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4

  浣溪沙

  姜 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分析虚实结合的妙处。(6分)

  答:

  参考答案:

  1.(5分)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2分)

  2.(6分)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2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2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5

  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6.(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2分)

  答:

  参考答案:

  6.(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2分,意思对即可)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1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1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6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答案:

  10.(1)①:淡淡的忧愁。(1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7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张元干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用燕子翻飞、桃李争美、晓莺轻啼等美好之景烘托离别之情,是以乐景衬哀情。

  B.“骑鲸”一词本指隐遁或者成仙,词人在此用“骑鲸人”代指词作中远去的朋友。

  C.下片词人用烟水凄迷等景致来写行人的忧愁,这是以哀景写乐情的具体体现。

  D.词人抒发的是离别之情,但虽为送别,却不见太多的悲伤,只是些许的失落与惆怅。

  16.“艳桃秾李闹长堤”一句历来为人所推崇,请分析其妙处。(6分)

  阅读答案:

  15.C(以哀景写哀情)

  16.①“艳”“秾”“长”都是形容词,凸显意象特征,形象生动;(2分)

  ②用“闹”字写桃李争艳,通感的艺术手法让桃李的艳丽如在眼前,(2分)让人联想到鸟儿在春花中嬉闹的情形,表现出春景的美好。(2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8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释】:①子规:布谷鸟。②唱黄鸡: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10、请描述一下词的上片所呈现的画面。(3分)

  11、词的下片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参考答案:

  10.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这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3分)

  11.哲理: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不要悲叹,保持一种年轻乐观的心态,珍惜现在的时光,及时行动,就能有所作为。(2分)

  这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9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时元丰五年也。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注]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镊:拔去。

  12、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

  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

  C、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

  D、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13、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

  B、“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

  C、“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

  D、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14、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阅读答案:

  12、(2分)C

  13、(2分)C

  14、(4分)画线句通过酒宴中呵手拔去白须的细节(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既衰老忧愁,又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与酒席上明艳美丽的年轻女子形象形成对比,表现了词人“但愿人饱我愁无”的忧民情怀和对人生老迈的感慨。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0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8.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参考答案:

  7.B、8.D、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1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8.(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

  (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9.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2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 ①噀:xùn,喷。

  6.“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答案 “惊”:吃惊、惊讶。“怯”:胆怯、害怕。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

  7.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 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

  侧面:(1)对比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正衬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

  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

  ②凤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分)

  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参考答案

  1.“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2.“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答到意思即可)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4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张元幹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用燕子翻飞、桃李争美、晓莺轻啼等美好之景烘托离别之情,是以乐景衬哀情。

  B. “艳桃秾李闹长堤”中“艳”“秾”“长”均是形容词,凸显意象特征,形象生动。

  C. “闹”字运用比拟手法,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让桃李的艳丽如在眼前,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春景的美好。

  D. “骑鲸”一词本指隐遁或者成仙,词人在此用“骑鲸人”代指词作中远去的朋友。

  1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内容。(6分)

  阅读答案:

  11. C“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不对。

  12. 下片运用拟人(或移情)手法,(1分)写湖山在挽留“我”,而茫茫烟水在哀愁地送别“你”,只是春天并不是伤感的别离季节。(3分)虽然抒发的是离别之情,但并不见太多的悲伤,表达出词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淡淡的惆怅。(2分)

苏轼《浣溪沙》其二、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1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6分)

  浣溪沙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 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 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2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为何而“愁”?(2分)

  2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参考答案:

  21.作者愁的原因是:风浪猛打船头,延缓了作者的归程。

  22.上片的写景基调惨淡沉重: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下片的写景基调欢快愉悦:春浦生绿,小梅长枝,充满生机;灯火催归,一片温馨。(2分)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构成对比,上片写得越愁苦伤感,越能突出作者离家越来越近的欢欣愉悦。(或以上片惨淡景象反衬下片归家之欢欣亦可。)(2分)

  推介赏析: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过年是中国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家往往是中国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除夕前五日,白石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 ,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相关文章

《梯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梯 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
题目课件2019-07-01
《梯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花大姐》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大姐》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
题目课件2013-06-07
《花大姐》阅读答案

春雨的色彩教学课件

导语:大家知道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下面小编分享春雨的色彩教学课件,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课件能知道答案! 读课文: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
题目课件2018-05-01
春雨的色彩教学课件

《嘿老头》阅读答案

嘿,老头 何夕 ⑴从大四开始考研,却连续两年失利,北京的那所著名的大学是不大好考的。我没有放弃的理由是赵磊在那所大学读研,他是我在大学交的男朋友,第一年考研就成功了,我一直坚信自己可以考上,就像我坚信...
题目课件2011-04-08
《嘿老头》阅读答案

时光阅读答案

时光时光缓缓走,留下了青春的脚步。它用精致的镰刀在人们的脸上刻下了岁月的印记,不轻不缓不疼,人的一生就这样走过。那么关于时光阅读理解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光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时...
题目课件2012-01-01
时光阅读答案

二年级数学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2.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 3. 算式...
题目课件2018-05-06
二年级数学除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