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案例与反思(最新3篇)
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案例与反思 篇一
在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中,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听声音、模仿声音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耳朵的功能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身体器官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活动既能增进幼儿对身体的认识,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听觉能力和模仿能力。
在活动中,老师首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让他们感受到耳廓、耳垂等不同部位的特点和功能。通过让幼儿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可以增加他们对耳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接着,老师可以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倾听声音,并猜猜声音的来源。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不同声音的辨别能力。
除了观察和听声音,老师还可以让幼儿模仿一些动物的声音或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叫、风声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增加对声音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通过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耳朵或发出一些声音来检查他们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不仅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耳朵,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听觉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引发幼儿对身体器官和声音的探索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案例与反思 篇二
在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中,虽然活动内容生动有趣,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活动时间安排较短,导致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耳朵进行深入观察和学习。其次,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使得部分幼儿参与度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在活动中增加一些延伸内容,如播放一些有关耳朵的动画片或故事,让幼儿通过观看来深入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如模仿声音、辨别声音来源等,增加他们的互动和参与度。
另外,老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和听声音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索欲望。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耳朵的认识和体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的反思和改进,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身体器官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案例与反思 篇三
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案例与反思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那么关于“大班教学活动《耳朵的秘密》案例与反思”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出现了用硬物掏耳朵的现象,这样不科学,更是不安全。因此我们设计本活动让幼儿认识耳朵的简单结构,并认识一些保护耳朵的常识。
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
2,知道怎样保护耳朵。
教学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认识耳朵并知道怎样保护耳朵。
活动准备
易拉罐做成的各种响罐(里面装的物体不同)
活动过程
过程一:导入
1,教师出示响罐,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3,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是用耳朵听出拉罐里装的是沙子的。
过程二:认识耳朵。
1, 教师引导,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敏,你们知道自己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吗?幼儿多数回答:耳朵像“3”。
2, 教师请幼儿看看教材上耳朵的解剖图,教师给幼儿讲解耳朵的`结构。(耳朵结构分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3, 教师示范并给幼儿讲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过程三:游戏——声音的传递。
1, 教师按4个幼儿为一组分别扮演外耳,中耳,内耳和大脑,4个幼儿每隔1米站一个排成一排。
2, 教师说一个词语给扮演外耳的幼儿,扮演外耳的幼儿依次传给扮演中耳的幼儿,再依次传给扮演内耳的幼儿,最后传给扮演大脑的幼儿。由最后一个幼儿说出教师说的词语,看那组“耳朵”传声音最准确。
过程四:保护耳朵
1, 教师:你们有掏耳朵的习惯吗?当耳朵痒痒的时候你们怎么办?幼儿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回答。
2, 教师提示,耳朵是不能掏的!耳垢对耳朵具有保护作用,能抑制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并阻挡灰尘的进入。
3, 耳疼或不舒服的时候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去医院检查。
拓展活动
教师扮演医生给幼儿讲述保护耳朵的卫生知识。加强对不掏耳朵等习惯的引导。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幼儿还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课后,很多的幼儿都给我说,再也不用手去掏耳朵了,并且保证会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不要让耳朵受到伤害。照这样看,本次活动的基本目的还是达到了。但在活动过程中,很多不足之处也体现出来了。像对耳朵基本结构的展示还不够形象,不能引起幼儿很大的兴趣,以后组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理解力,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