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优质3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篇一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在教学中,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园林设计能力。下面是我为中学生设计的一堂《苏州园林》教学课程:
课程名称:探秘苏州园林
课程目标:
1. 了解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园林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1. 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3. 苏州经典园林的介绍: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4.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元素。
教学活动:
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观,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2. 讲解:介绍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园林文化的渊源;
3. 实地教学: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苏州园林,感受园林的美景和设计理念;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展示他们对园林的理解和想法;
5. 设计园林: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园林,体验园林设计的乐趣。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设计的小型园林作品;
3. 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堂《苏州园林》教学课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园林设计能力,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篇二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细致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园林风格而闻名于世。在教学中,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学生设计的一堂《苏州园林》教学课程:
课程名称:苏州园林设计与实践
课程目标:
1. 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2. 掌握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技巧;
3.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1.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2. 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技巧;
3.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元素;
4. 实践操作:设计一个小型园林项目。
教学活动:
1. 导入:通过视频介绍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魅力;
2. 讲解:介绍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苏州园林,感受园林的美景和设计理念;
4. 设计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小型园林项目,体验园林设计的乐趣和挑战;
5. 展示评比:学生展示设计作品,进行评比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潜力。
评价方式:
1. 学生设计的小型园林项目;
2. 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通过这堂《苏州园林设计与实践》教学课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技巧,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为他们的园林设计学习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篇三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苏州园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本文没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间位置、游览路线介绍名胜古迹或其他处所的结构方法,而是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也是初中说明文的起始课。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教师组织、引导、适当点拨,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园林的建筑风貌。
3.理解课文的总分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4.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见识较狭窄,孤陋寡闻;
(2)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似懂非懂。;
(3)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多媒体、示范朗读VCD
六、教学过程
(备注:1、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3、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多媒体,创设情景,导入谈话
2、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
3、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苏州园林图片或影片)
二、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作品
1、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
2、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阅读文下注释,了解作者
3、了解作者及写作缘由(课本、教学PPT)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VCD,多媒体、检查学生预习、自读效果
2、学生注音、朗读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3、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朗读VCD、多媒体课件)
四、研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文眼;提出问题;必要的点拨指导
2、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探究,求同析异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教学PPT)
五、课堂小结
1、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2、生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3、复习巩固,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教学PPT)
六、拓展运用
设计练习仿写片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流程图
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信息资源提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字词、课文内容、行文思路)——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协作探究—拓展迁移——总结评价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综合性总结;
2、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第一课时侧重于字词和文章结构、说明顺序的评价,第二课时侧重于说明语言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进行评价。
八、帮助与总结
1、辅以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目的。2、通过自主、协作、探究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