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精彩6篇)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桃花源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理解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诗人对桃花源的描写及寓意。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人对桃花源的思考和感悟。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引入《桃花源记》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播放相关视频或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3.讲解:介绍《桃花源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人对桃花源的描写及其寓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展示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集体讨论和分享。
6.思考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7.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桃花源记》的理解和感悟。
2.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得,评价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3.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桃花源记》的文学特点和主题。
2.掌握诗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桃花源记》的情节和语言表达。
2.理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3.掌握文学作品的赏析方法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人的意境描写和情感表达。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的评析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名人语录、图片等引入《桃花源记》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读:讲解《桃花源记》的文学特点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分段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和语言表达,让学生掌握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4.赏析: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5.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让学生模仿诗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6.展示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集体赏析和评议。
7.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文学鉴赏和创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赏析和创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听取学生的创作心得,评价学生对诗人的赏析和模仿能力。
3.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品,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析和创作水平。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三
一、复习导入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识记生字词:
豁(hu)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四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四、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五、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六、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七、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辨别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理解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舍”“扶”“寻”“为”等词的不同含义;“鲜美”“妻子”“绝境”“无论”等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2、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难点:对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作者和他的“桃花源”
(请你查找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俨然 垂髫 便要还家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邑人 刘子骥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妻子 交通 无论 绝境 鲜美
3、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①画出不懂的词语,查找工具书解决;
②画出表示渔人行踪的词语。
4、梳理文章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疏通字词,弄懂文意
2、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3、了解内容
再读课文,找出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生活情况、社会风尚的语句,思考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默写字词。
2、小组朗读、背诵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时空连线
【学生活动】小组一名成员扮作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室就是桃花源,其余学生都是桃花源的村民,进入“时空连线”节目。
(1)现场采访村民
1.请问:
您在这里生活多长时间了?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现场采访村中年纪最大的长者(村民)
2.请问:您老高寿?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
(3)现场采访一位“大姐”(村民)
3.请问:
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现场采访最不爱说话的人(村民)
4.请问:
您愿意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
您想不想出去?
(5)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2、探究考证
(1)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看看“探究”“考证”是什么意思?
(2)要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学们有哪些方法?请大家用在这节课上能用到的方法,考证问题,得出结论。
(3)请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语云 郡下 诣 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
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 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 (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六、布置作业。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相关词语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 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