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质4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蒲松龄的短篇小说《狼》可以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进行教学。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等重要议题。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然后,通过阅读故事的全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以及作者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
接下来,可以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故事中人物行为和冲突的思考。通过讨论,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人性、道德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写作等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通过让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狼》这个故事,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同时,通过写作活动,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蒲松龄《狼》是一篇适合作为文学教学材料的优秀作品,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等重要议题。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 篇二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狼》是一部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故事,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人性、道德等议题的思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题和背景。通过阅读全文,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冲突,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背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接下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讨论他们的动机和冲突,引发学生对人性、道德等议题的思考。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创作和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
总的来说,蒲松龄《狼》是一部富有启发性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文学教学的优秀材料。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引发学生对人性、道德等议题的思考。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识记: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尻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读懂课文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4、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重点)
2、课文阐明的道理。(重点)
3、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难点)
【教法学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媒体设计】
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
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险些被狼吃掉了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郭沫若先生为他的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二、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三、自读与点拔
自读程序适时点拔设计意图
1、预习识记:(注意音形义)
缀(zhuì) 窘(jiǒng) 弛(chí) 苫蔽(shànbì)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2、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任务:
⑴ 识记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
⑵ 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译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3、再读课文。理顺课文情节脉络。
4、熟读课文,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能用原句作答的,尽量用原句作答)
⑴ 这则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对立的双方各是什么?
⑵ 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⑶ 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⑷ 屠户是怎样杀死狼的?
⑸ 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5、口述“遇狼”到“杀狼”四个情节。
6、品读课文。重点落实如下内容:
⑴ 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其狡诈本性。
⑵ 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⑶ 狼狡猾,但最终逃不掉“顷刻两毙”的下场,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课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作者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禽兽,既是指狼,又是指狼一样的恶人,作者借题发挥,语意双关,既是对狼的嘲笑,又是对屠户机智勇敢杀狼的赞扬。用的是卒章显志的传统写法。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道理。
⑷ 把握下列文言词语,解释句中带点粗的含义:
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隧入以攻其后
屠自后断其股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
一狼洞其中
隧入以攻其后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
可采用学生先识记,再同桌互测,教师抽查时以口答或笔答形式进行。教师范读(或录音带范读),领读、学生自读、齐读,借助注释轮流翻译句子。
(初一学生掌握字词,积累词语,仍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学习文言文切忌教师串讲到底,要通过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特别是用朗读、看注释等手段来解决字词障碍,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理解。通过讨论作答,消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口述”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消化。)
⑸ 师生共同评说。全文结构为故事、评议两部分:(板书或放投影)
遇(故事开端)
屠惧(故事发展)
户御(故事进一步发展)
杀(高潮结局)
具体表述为: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可以创造性地口述,不只是对课文进行翻译。
(6是全文自学的重难点。设计这一自学程序,侧重于进一步地让学生认识狼阴险狡诈的本性及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通过讨论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重要内容具体落实和消化。初步掌握“其”在文中的不同用法;“敌”、“前”等一词多义现象;“洞”“隧”“犬”等词类活用现象。)
四、小结(略)
五、作业
背诵全文。
(设计简要说明:这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既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教学,也不能像现代自读课文那样放手,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读、讨论及强化训练等方式,强化整体导读功能,注重文言词语积累。)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3.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4.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
1.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
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由狼的篆字图片导入。请学生猜测这个字念什么?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鬼狐传》)
聊斋:书斋名
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郭沫若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三、初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理解下面四组字词。
①标出拼音:窘( )倚( )瞑( )隧( )
②指出含义:丘( )犬( )洞( )隧( )
③区别词义:去( )股( )盖( )耳( )
④解释意思:
少时( )顷刻( )变诈( )几何( )
(3)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
①目似瞑意( )暇甚意( )
②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
(4)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交流自学成果
3.拓展:含“狼”的成语
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声名狼藉、
狼心狗肺、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鬼哭狼嚎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独立思考文章大意。
2.交流翻译难点,翻译全文。
参考: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去,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扔给它骨头,后头的狼停了下来,可是前头的狼又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还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屠户十分窘迫,怕受到狼前后夹击。看到野外有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当中,覆盖得像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握着刀。狼不敢向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自走开,另一只像狗似的蹲在眼前。过了很久,狼眼像是闭了起来,神态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头,又砍几刀,把狼杀死。刚要走,转身看到柴草堆后头,另一只狼正在那中间打洞,企图从隧道进去,从背后攻击他。狼的身子已钻进去一半,只露着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头砍断狼的大腿,也把它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手的。
狼也算狡猾的了,然而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3.强调以下字词的理解、积累。
1) 止有剩骨:通“只”
2) 投以骨:介词,把、拿
3)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连词,表承接
4)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无实义
5) 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6)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7) 弛担持刀:卸下
8)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
9) 一狼洞其中:打洞
10)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
11)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能有几何
五、复述课文内容
六、分组齐读
七、作业
1. 背诵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
2. 抄写课下重点注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考查文学常识。
2.检查背诵情况。
二、整体感知
1.全文按照表达方式来划分,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明确:
两个:
1—4段,叙述
5段,议论
2.叙述部分,按照小说的情节该如何划分?
明确:
(l)1段:开端——屠遇狼。
(2)2—3段:发展——屠惧狼、屠御狼。
(3)4段:高潮和结局——屠杀狼。
三、分析屠户心理和特点
1.圈画出屠户的心理和动作描写。
2.分析圈画的语句。
明确: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小结: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小结: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四、分析狼的特点
1.圈画出体现狼特点的描写。
2.分析圈画的语句。
明确:
(1)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贪婪凶恶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狡诈阴险
五、深化理解
1.找出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
明确: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3.本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从狼与屠户两个角度,你分别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从狼的角度启发: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从屠户角度启发: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绝不能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明确: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不同的“狼”,你该怎么办?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