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优选6篇)
《牧童》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牧童》这首古代诗歌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以下是一个针对中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前期准备
1. 确保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古代诗歌知识,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创作背景。
2. 准备好诗歌原文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
3. 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牧童》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让学生朗读整首诗歌,帮助他们熟悉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3. 解读: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4. 分析: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5. 欣赏: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6. 创作: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表达他们对《牧童》的理解和感受。
三、巩固和评价
1.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学生对《牧童》的理解和欣赏。
2. 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考察学生对《牧童》的学习效果。
3. 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古代诗歌。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牧童》这首古代诗歌,同时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牧童》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牧童》这首古代诗歌时,我们可以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以下是一个针对小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前期准备
1. 准备好简化版的《牧童》诗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制作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准备相关的音乐或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美感。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牧童》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让学生跟读《牧童》的简化版诗歌,帮助他们熟悉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3. 解读: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4. 分析: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5. 欣赏:播放相关的音乐或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6. 表演:让学生进行诗歌表演或绘画,表达他们对《牧童》的理解和感受。
三、巩固和评价
1.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绘画作业,巩固学生对《牧童》的理解和欣赏。
2. 测验:通过小组活动或课堂表演考察学生对《牧童》的学习效果。
3. 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牧童》这首古代诗歌,同时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牧童》教学设计 篇三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提意见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二、说教法:
读中品,品中读
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条重要途径是指导精读。
对于关键词句,要赏析,要学会咬文嚼字,不能一目十行或囫囵吞枣似的阅读。课文中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里的“一……就……” 就值得品味,去掉这两个字念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自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会在仔细比较、反复吟诵中有所感悟。还有“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这句,先突破两个重点词“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请学生结合绘画经验上黑板演示,是很直观和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在理解了这两个词之后,再抓住“一会儿……一会儿……”完整、连贯地体会这句话,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应该会更鲜活。我认为,学生只有深刻地体会了课文,才会深刻地朗读课文;否则,朗读只会是浮在表面和流于形式的。
在学生第一课时学习,了解大意之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戴嵩是个什么样的画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著名”。
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人,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练习说话。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将搜集的信息加以概括和提炼,同时又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身上谈开去,不受拘束和限制。学生这时你一言、我一语的感受,由浅入深的评价,都是积极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当牧童说戴嵩的画画错了,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我请学生看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图中哪位是大画家戴嵩吗?”学生无不兴奋,我让他们指出来,又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表现得更踊跃,有的说从站的位置判断出来的,有的说从脸上的表情看出来的,闪现的是不同的智慧。戴嵩的话蕴含的信息很多,我于是发问:“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分别抠住“小兄弟”“很愿意”“请你”谈体会,真真切切的感受使他们的阅读有了相当的深度。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说教学流程:
一、巩固识词 写字
齐读词语
书写“钱”字
二、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课文《画家和牧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自悟 品读课文1—4自然段
1、 师: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板书“著名”)你们知道什么是著名吗?
师:从哪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得画家呢?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位著名画家的句子。
2、画好的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汇报A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汇报B句“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汇报C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画家的技术多高超呀!谁还愿意读?
4、说话练习,理解“纷纷夸赞”一词
师:上文说“纷纷夸赞”啊,老师怎么就听见教书先生和商人两个人在夸赞呀?你还能想象出有其他人会怎样夸赞吗?
四、 图文结合,品读课文5、6段1、师: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谁还愿意读牧童的话?
师:你想想,他们会在想什么呢?
2、面对小牧童的批评,其他人都惊呆了,而大画家戴嵩是怎样做的呢?
互评,读出和蔼的语气。
师:你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人们都在想“哪错了呢?”大画家戴嵩也急于知道哪错了,你们知道吗?
4、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5、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6、这时,戴嵩听了小牧童的话,他怎么说,怎么做呢?
7、这么著名的大画家却这么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多么令人敬佩呀!(板书“虚心”)你想对大画家说些什么吗?
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正是这著名的画家接受了小牧童的批评,最后他才画出了真正的《斗牛图》。
2、这位虚心的画家戴嵩以画牛为擅长,请同学们欣赏他的《三牛图》、《归牧图》。
3、小结:同学们,有句话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这样一位谦虚、知错就改的画家戴嵩。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小牧童面对大人物直言不讳的勇敢,都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能够有所收获。
《牧童》教学设计 篇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意,从中感悟人物的不同品质。
2、分角色朗读不同人物的
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指导生字的书写,注意
书写时的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课文分析了解文中
重点词汇的意思并加以记忆。
2、引导学生能通过多种形
式的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怎样的人才
称得上是一名大画家吗?(学生谈对画家一词的理解)你认识哪些大名鼎鼎的画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画家叫戴嵩,他和一个小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熟读课文,感受画家的品质。
1、请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想想画家戴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学生朗读)
总结学生的意见并板书“著名”
2、戴嵩的“著名”表现在哪里呢?能不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总结: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
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三项学习目标抓住学生对教材及课文人物的感悟理解,并试图通过反复的
诵读感悟来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这突出了对结果性目标的设定上,但课标中强调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的把握,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教案目标缺少对学生语文意识和兴趣的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不强,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加强体验性目标的确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和探索。
作为本课的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的大意及文中的人物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案中设计让学生讨论“画家”的含义及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画家这一环节就显得不必要了,已是对第一课时的重复,也很难激发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兴趣。可采取直接入题的形式,揭示本课重点问题。
在对戴嵩著名这一特点的分析上,教案设计安全按课文的内容顺序进行,问题的设置也以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造成教学过程繁琐,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无法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在练读旁观者赞美之词时,采用边演边读的方式收效较好但缺少一定的提升练习,即可让学生试着模仿文中的句子也来夸一夸戴嵩的技艺,使技能的训练不只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并且促进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实现。
另外,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不易
多人来欣赏。”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
从这些句子中你分别看出戴嵩的什么?(远近闻名,技艺高超)
3、如此厉害的大画家会引来旁人怎样的称赞呢?请大家练读以下两句话。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学生朗读过后选取一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读,并谈谈从自己朗读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齐读练习,注意读出旁观者看到画后的惊讶和赞美)
4、可是正当大家对戴嵩的画大大称赞的时候,听到了一声“炸雷”般的声音,这是怎么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下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生默读并作答)
原来是一个小牧童的声音,他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说明了什么?(声音很响,“画错了”与别人的称赞声不一样)
听到这样的喊声,如果你在场会怎么想?(学生交流)
5、如此胆大的小牧童竟然敢说大画家画错了,可是戴嵩生气了吗?请找一找戴嵩是怎样做的?
“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指名学生朗读)
从朗读中你感觉到戴嵩是怎样的人,为什么?(板书:虚心)
请你试一试,读出戴嵩的谦虚和真诚。(学生练读,老师选
由“……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发现戴嵩的著名,需要老师及时处理这一偶发事件,较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浓
墨涂抹”与“轻笔细描”的意思,从而感悟出他技艺的高超。
《牧童》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基于上述理念,本课教学着重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抓关键词句的训练为“纬”,利用课本教材、插图及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指导朗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表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课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写生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写生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学习本课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运用提问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运用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课件。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
作品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亮起你的小眼睛,猜猜他们的身份————画家和牧童他们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做到姿势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老师、求学网、问同学、看下面的汉语拼音)你们的办法真多!那好,开始读书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个好朋友(出示带拼音的字)
1、同桌合作学习,读不准的互相帮一帮。
2、谁来读一读?(真棒!)有些字比较难读,要多读几遍。墨、驱、蔼、翘、蝇(是整体认读音节)、惭、愧
3、谁愿意领大家读一读? (分读行)读得真好
4、如果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我们开火车读吧!小火车从哪儿开?)
5、你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的吗?同学们得方法可真多。
6、你能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一边组词一边讲解)
戴嵩的戴是个姓,还有另一个意思是戴着,谁还能组个词? 看,惭愧两字读有什么旁?竖心旁。惭愧就是心里不好受。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猜猜带竖心旁的字的这个词的意思与什么有关?(心情)说的真好,联系偏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再齐读这个词。再看这些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是我国国画中的两种绘画技法,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片,谁来指一指,这幅画中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呢?(请一学生上台指画)谁能读出两词的区别?男女生分别读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再看这个词,拱手,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一般是向别人表达敬意。
商人的商要求会写,观察一下它和哪个字长得有点像,写时注意什么?
商人做生意要八方来财,全靠嘴一张。所以,在商里面是八口。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字的中心,商的中心就在八口,我们把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大家拿出手看大屏幕一起写一写商。现在,在田字格本上写两个商。(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认真,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写完了同桌之间交换看一看,写得好就奖一颗星或者一朵花。)谁得到星或者小花了?
7、你们都是写字小明星,如果你想成为朗读小明星的话,就得把课文读好!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可以用上刚才读的这些词语来讲讲课文主要讲了画家和牧童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吗?
三、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1、小朋友们,课文第一段话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板书:著名)
2、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欣赏;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那他的画技一定非常高超,课文中有一个描写他现场作画的句子,赶快找出来读读吧。
3、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起来感受戴嵩高超的画画技艺,谁来读?
指名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呀?(他画得很快)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画得快说明什么?(很熟练)
“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练习。这句话里有一组词:一会儿……一会儿,谁能用着组词来说说话?
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还读出了什么?(很用心……)
4、反复引读这句话:
师:戴嵩画得多认真啊,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快呀,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用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熟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真不愧是一位……生:著名的画家。
所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
5、人们都称赞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赶紧找出来读一读。
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生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吧。(出示句子:围观的人……赞扬道。)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中有三个意思相近的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
真棒,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来,一起读这三个词(红色)
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的感觉,小朋友写话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
6、刚才我们读的是两个人夸戴嵩,他们是(商人、教书先生),小朋友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现场还会有哪些人?好,此时,你就是戴嵩的朋友,家人、富人、读书人、医生、官员……你就在现场,看到这么惟妙惟肖的画,你也会情不自禁地想来夸一夸,对吗?你会怎么夸?
夸得真好!咱们班的小朋友们说话的本领真强!小朋友课文中的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戴嵩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神笔”这样的词来形容这幅画的精美,如果我们也能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会更生动。来,老师帮你们一把,送给你们一些词语选用。
7、出示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妙笔生花、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指名读词语
老师想扮演一下戴嵩的老师来夸一夸:“戴嵩啊,你的画真是出神入化,老朽自愧不如,佩服、佩服啊!(拱手)”
8、选用词语练习说话
真是太棒,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看,刚才你夸我夸他夸,大家七嘴八舌地夸,我们就叫做“纷纷夸赞”。
四、感受戴嵩的虚心,牧童的勇敢
1、小朋友,面对这活灵活现的画,面对这惟妙惟肖的画,面对这栩栩如生的画,面对这绝妙之作,面对这神来之笔,大家都在不住地啧啧称赞,可是就在这时候,一个牧童挤进来喊道……出示句子:“画错啦,画错啦!”指名读
谁来喊一喊,你为什么喊得这么大声呀?理解:炸雷
好,你就是牧童,请你来大声地喊一喊。指名读
大家一起大声喊一喊。
这声音像晴天霹雳,炸雷一般,大家一下子……生:呆住了。
(看学生)大家呆住了吗?演一演,小朋友真像演员。
2、这位先生,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位商人,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位富人,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怎么想?
3、正在大家你惑不或对牧童不屑一顾的的时候,戴嵩又有什么反应呢?
请大家快速读5、6段,你想把什么词送给戴嵩?(板书:虚心)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2)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4、指导朗读
第一句读完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戴嵩;你真虚心呢!你真不愧是大画家,气度不凡呢!
第二句,理解“拱手、连连拱手”,用动作做一做。
对话表演(5、6两段)(机动)
5、、欣赏绝妙之作:(出示斗牛图)
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批评后,虚心地接受了意见,改掉了错误,终于画成了这幅名副其实的传世之作——《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看了这幅画,非常喜欢,同时也被戴嵩的精神所感动在上面题诗一首: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现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6、师小结:小朋友,一个人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大画家,所以我们说戴嵩非常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小小的牧童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在这么多人面前,勇敢的指出大画家的错误,(板书:勇敢)我们说,小牧童也同样了不起。(画箭头)
7、面对这么了不起的大画家和小牧童,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结束语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戴嵩绘画的场景,一起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和一个了不起的小牧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爱积累的你: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爱表演的你:与好朋友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3、爱讲故事的你: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牧童》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会写“蜀”、“嵩”、“轴”、“锦”、“囊”、“乃”、“谬”、“矣”9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联系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牧童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教师提供附文,帮助学生对应文言文,整体了解故事内容。
自读,小组合作交流感悟和收获。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牧童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牧童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讨论交流。
难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凭借工具或注释,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教学准备:
插图、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理念
1.新旧知识点衔接的迁移。
2.现代文、古文之间的迁移。
3.学习方法的迁移。
牐犠灾餮习、自我教育是学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由“学会”到“会学”的主要途径。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之后,他们就会积极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求知、解惑。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不教”,就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文言文“互动式”教学正是创造师生、生生共同的条件和氛围,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牐犖疑杓频“互动式教学”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中。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后继的学习中去,不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那就不能说已经完成了培养和发展的任务,因此,迁移现象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文言文“互动式”教学正是在课堂情境中通过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来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兴趣、态度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插图,质疑:图上画了些什么?画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相机导入新课。
这是《牧童评画》。
教师背诵课文。
学生感受古文的特点。
小结:古文的特点:简练。
[简析]对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进而在学
习的时候,加以体会,对学生进行熏陶。
二、学习现代文《牧童评画》
1.读通现代文《牧童评画》。
2.理解故事内容
3.练习表演,强化故事形象。
[简析]现代文、古文之间的迁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先把《牧童评画》的现代文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大意,然后让2人小组演课本剧,最后加入口语交际内容,学生先读白话文的翻译,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并不难,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由现代文过渡到文言文,就把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了接触、感受、发现文言文的过程,实现了现代文和文言文的迁移。
三、学习文言文《牧童评画》。
1.齐读文言文的课文,要求读通顺。
2.自主学习,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3.请几位同学读文,适时指点:读准节奏,感受韵味。
4.对照书后的注释及你们刚才阅读的资料,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边做注释。
5.整体感知,理解全篇的内容。
[简析]学习方法的迁移——在处理教学难点解句释文这个环节中,老师引导学习第一句后,后几句让学生自主理解、合作讨论。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老师引导学生逐字逐词的理解,并带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1)古今文对照。(2)参照书后注释及字典。(3)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这是学习文言文经常用到的扎实有效的方法,学生学习后几句话可以用,以后学习任何文言文都可以用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迁移。
四、归纳理解本文的重点字:“好、曝、拊掌、之”,突破字意理解的难点。
[简析]教会方法,积累运用——古时候汉字的数量比较少,不象现在词汇非常丰富。一词多意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现象。在学习完一篇古文后,积累词汇的用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六、课堂小结。
初读文言文,我们有了新的体验,快快总结,作为经验积累吧!
七、拓展作业:
1.理解课文,你想对杜处士和牧童说什么?
2.推荐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可文言文,让学生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