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时前一位上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以及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调整反思
一、启动学习(3分钟左右)
1、计算536—263 214—108
独立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2、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自主探究(8分钟左右)
1、自主先学,小组交流
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导学单:
1、尝试用竖式计算;
2、思考: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3、同桌说说计算过程。
2、全班共学,提炼解法(10 分钟)
(1)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2)学生验算。
(3)小结。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互相交流、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独立计算,验算时,对于已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查找原因,认真改正。
3、做“想想做做”的第4、5题。
(1)看题理解题意,找出其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五、课堂检测反馈。(预设8分钟)
1、《补充习题》P40~41第4、5、6题。
书本第78页第3题。
2、每日一题
(1)小汽车已经行驶了709千米,还要行多少千米后正好1000千米?
(2)小红有152张卡片,小明有134张卡片,小红给小明多少张卡片后,两人卡片的张数一样多?
→交流:第一题是怎么算的?第二题得数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
→引入:今天这节课继续来学习更复杂的三位数减法。(板书: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自主学习。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
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
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
回答时板书课题。
→比较:第一组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第二组哪道是隔位退位减,哪道不是?为什么?
→交流:每道题错在哪里,你是怎样改正的?
→重点交流第5题
提问:剩下的机票还够吗?你是怎么算的?(可以算减法得数,还可以启发用加法)你这样算是怎么想的?
→学生当堂作业。
集体评议作业,同桌交换评价。
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
(重点让学生说清楚计算过程)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