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答案一:
一.“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1.选文中父亲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不许我乘车上学;
②不许“我”逃学、打“我”。
2.概括选文内容。
回忆自己因赖床不起爱爸爸的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
3.选文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他表面严厉中双有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4.“爸爸气急了,竟用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
略
5.迟到事件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是什么使“我”的变化这么大?如果你是作者此时你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是什么?
父爱。 略。
6.课文题目取名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丰富含义?
题目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文章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7.文中“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老师的话触动了我的心,心里感到十分惭愧和后悔。
8.为什么“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
因为早晨赖床挨爸爸打了,所以现在还心有余悸,见到父亲自然感到害怕。
9.文中写爸爸给我穿夹袄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爸爸什么样的感情?
动作描写,表达了爸爸在严厉的父爱中饱含绵绵的父爱情意。
10.“我”因为睡懒觉,赖在床上不去读书,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订下。后来,“我”去上学,爸爸特地给我送来了花夹袄,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这样写,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都是对子女的关爱,“凶”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女儿,希望她从小养成好习惯,“好”是怕女儿冷,怕女儿饿坏身子。
11.联系全文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爸爸在“我”的生活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爸爸表面严厉,内心却充满爱;鼓励孩子要坚强,懂得怎样教育子女;很重感情,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的人。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从爸爸那里,我也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做一个正直的、爱国的人。
二.“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的说……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1.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长大了”的内涵,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达。
长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承担义务与责任;长大了,是不是就表明你不再有更多的修正下任性;长大了,是不是就得提醒自己冷静与沉着。
2.语段中哪一句话体现了英子此时矛盾与不舍的情怀?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3.英子为何要这么多次的重复家人要她做大人的叮嘱?
因为英子的父亲已去世,暗示英子要帮助妈妈承担起教育弟弟妹妹的责任。
4.爸爸教英子去寄钱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闯练。(培养英子自强自立,让英子早日成熟起来。)
5.本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从记叙的顺序看,它属于插叙 ,简要分析它在此的作用。
呼应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写出了大人们对“我”的期望,尤其是爸爸对“我”的教育,同时也暗示了人微言轻家里的老大,在爸爸去世后,“我”必须像个大人一样挑起重担。
6.文中提到有哪些人要“我”做大人?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细节?
宋妈、兰姨娘、蹲在草地里的那个年轻人、爸爸。
别人要我做大人,是希望“我”要关心弟弟,关心妈妈,是有希望“我”早日走出家门,这与爸爸教育“我”要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是一致的,也更加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7.“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文中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8.“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臬的心理。
害怕长大,对小学生活的无限留恋。
9.“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我当时对日本人的仇恨之情。
10.“爸爸也拿我当大人。”这句话中的“也”照应了上文的哪些内容?
照应前文宋妈、兰姨娘、蹲在草里的人都说过“我”长大了。
11.“蒲公英”在文中具有特殊作用,你能试着说说吗?
烘托了英子的喜悦之情。
三.“快回家去!快回家去!……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添入合适的汉字。
2.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3.“我”进入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
4.“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
6.选文中末尾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心理描写。
7.对于“长高了变成大人”,你是喜欢还是害怕?或者两种感觉兼而有之?请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8.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9.见到小石榴落下来,“我很生气”,“我”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10.“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理玻璃里。”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表达的作用。
11.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介文中处处有伏笔,请在选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
阅读答案二:
1.抽tì( ) gù( )车
2.“我”急于回家见到爸爸,告诉他这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爸爸的去世,字里行间充满了酸楚。
3.见到下垂、散落的夹竹桃和从枝头落下的未成熟的青石榴。这些情景,暗示着爸爸生命之花的凋谢。
4. 体现我是一个小大人,我已经长大了。
5.“爸爸的花落了”既指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更含蓄地说明爸爸的生命已经结束了,而“我”也在经历了这件事后真正成熟,坚强起来了。将要肩负起家庭的一部分。
6.“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开放题。答案略。
8. 写我毕业回家得知爸爸去世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9.石榴树是爸爸的爱物,“我”看见几粒没长成的小石榴落在盆底,便以为是弟弟妹妹们不懂事摘的,因此很生气。
10. 以年幼的弟弟妹妹们闹,少不更事,反衬出我的责任重大。也能体现出我的责任。
11.①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落的,很不像样。
拓展阅读
简介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林海音所写的一篇自传体小说,选自《城南旧事》里的最后一篇。
在该小说中,作者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的过程为主线,穿插了对往事的回忆,从中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全文哀而不伤,含而不露。
创作背景
小说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作者曾有一个叔叔在大连参加抗日活动,之后被日本人逮捕,被毒死在狱中。林海音的父亲前往大连收尸,回京后不久,身心俱疲,肺病复发,于1931年去世,《爸爸的花儿落了》就由这场病痛写起。作者是在30岁以后才写这些童年往事的,她通过小英子的观察和遭遇,追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北京度过的时光,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生活。
人物形象
英子
英子即作者林海音,她是一个关心父亲、成绩优异、懂事孝顺的孩子。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所以她必须积极面对一切。当面对爸爸去世的噩耗时,她内心波澜起伏,却极力表现出的是镇定、安静。在爸爸的教导下,在爱的鼓励下,面对家庭变故,她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在英子身上,并非一种孩童浑浑噩噩的“天情”,而是深受社会熏染,极懂“人情”,外表却又一副萌态,全然是“金簪雪里埋”,熟谙世故。
爸爸
英子的父亲。他是一个“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可亲可敬的人。他把对子女的爱掩藏在内心深处,严厉要求英子不能翘课迟到;他鼓励孩子要坚强,让孩子到银行汇款,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能闯过去;很重感情,当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时,便急得吐血了;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但他也是一位典型的旧家庭的家长,专制,在得知英子不去上课时,他没有耐心引导,而是采取“揍”这种粗暴的方式。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他,是整个家庭的支柱,他的死,也给家庭带来了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英子一家人在经济上、生活上的巨大落差。
作品主题
父女情深
该文章以一个小学刚毕业的女孩的视角,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的过程为明线,以爸爸的花为暗线,穿插了对往事的回忆,重点写了爸爸对“我”的深情和盼望我长大、懂事的事情,渗透着深沉而动人的情感,从中表现了父爱如高山般深沉,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对成长的感悟,也从爸爸对“我”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自己人生体验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小,但应该承担起许多原属于爸爸的责任。
浓浓乡愁
文章中存在三个时间:一是“六年前”,二是“六年后”,三是作者写这部小说和“六年前”“六年后”隔开的二十年的光阴,当然,除了时间的流逝,还有空间的错置,作者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早已在远离北平的异乡了。
林海音在《骑着毛驴儿逛白云观》中说:很久不去想北平了,因为回忆的味道有时很苦。她还在《我的京味儿回忆录》中说:至于地方,我常笑对此地的亲友说:“北平连城墙都没了,我回去看什么”。由此可见,该文写的不仅是怀念“我”记忆中的父亲,以及反思父亲对“我”成长的影响,还有绵绵不绝的“乡愁”。
情感丰富
文中表现的感情不仅有父女情,还有师生情,如第30段最后一句,“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口前,手里举着从荷花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同学情,如第36段,“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手足情,如文章最后两句,“我有四个妹妹,只有两个弟弟”;主仆情,如第66段第一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等,人性美尽显于字里行间。
儿童视角
该文所写的儿童视角是一种颇为常见的“儿童视角”,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甚深的许多中国父母对孩子“先意承志”的教育与期待,英子就是生活中的父母所盼望的儿童形象,该天真时她得天真,该懂事时得懂事,关键时候还得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林海音的这个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中国式家庭中优秀的孩子的下意识流露,作者也向往真正属于儿童的世界,然而命运没有给她敞开这份心情的机会,如同大多数中国儿童,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慢慢成长。
写作手法
联想倒叙
文章的情节随着主人公起伏变幻的思绪记叙下来,所以显得历历在目而又波澜起伏。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探病时听爸爸说的一番话,又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此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景;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唱起了告别的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到银行汇款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说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也将告别童年,要承担大人的责任了。
寓情于景
以“花”为情感依托,寓情于景。文章多处写关于爸爸爱花以及对花的具体描述,这些描写不仅使作品浑然天成,同时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协调地发展。花既是爸爸最喜欢的东西,也是爸爸形象的象征,还是对父亲爱的语言,人与花相互映照,情景交融。
写作手法丰富
文章舒缓的节奏,象征、对比、重复、双线合一、一语双关、首尾呼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父亲的形象,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父亲言语、行为故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风格。
如本文结构上是“两线”(花和毕业典礼)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爸爸的花儿落了”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也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和被爸爸关爱的女儿被迫长大,这里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的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首尾呼应。
语言质朴淡雅
林海音的语言质朴淡雅,没有书卷气,活生生一个北京四合院的老百姓。文章中的人是最普通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但作者用她那质朴、淡雅、含蓄而深沉的语言振动人心。她用一个童年孩子的语言和视角进行叙述和描写,那平实朴素、孩子般稚气的语言中,让我们俨然看见了那个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的“爸爸”。如“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表达含蓄委婉
文中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文章多次使用伏笔,包括标题都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如“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具体的事情,用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长的过程,这样的描写将感情表现得深沉而含蓄。
细腻的人物描写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叙事,亲切自然。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采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感情和形象,同时还有心理描写,这对于刻画人物的成长和感情起了积极的作用。全文在回忆中倾注了“我”对爸爸的怀念之情,对爸爸的病逝没有直接讲述,而是通过对爸爸最喜爱的花的描述,委婉地表达了“我”的伤感,进而表明了全文的主题:“我”在爸爸的爱意中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