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课文内容

起死回生课文内容

  《起死回生》讲述了扁鹊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赞扬了扁鹊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下是是这篇课文的内容,一起来阅读吧。

  起死回生课文内容

  扁鹊行医来到虢国都城。街上,行人议论纷纷。原来,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

  扁鹊心中纳闷,忙赶到宫门口,问侍卫官:

  “太子得了什么病?”

  “太子只说胸口闷,后来就死了。”

  “死了多久?”

  “早上鸡叫的时候。”

  “入棺了?”

  “从死到现在,还没过半天,哪就入棺了呢?”侍卫官有点不耐烦。

  扁鹊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国王听说有人能让死去的太子活过来,急忙请他入宫。

  扁鹊走到太子的病榻前,按住病人的手腕给他切脉,又把耳朵贴到他的胸口凝神听了一会儿,这才起身说:“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还有救。”

  说完,扁鹊取出针来,在太子的头上扎了几针。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扁鹊又从随身携带的药囊里捡出几味草药来,叫人煎成汁。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扁鹊谦虚地说。

  拓展阅读

  《起死回生》教材理解

  “起死回生”一词可在解题时直接检查学生预习状况;“纳闷”一词可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凝神”可让学生模拟当时扁鹊专注于听诊时的神情,进而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相关词语;“死而复生”则可通过与近义词“起死回生”的差异辨析来理解。当然方法的运用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他们个性化的理解过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复述课文,教学时应围绕这一教学重点展开教学。

  第一步:揭示目标,导入新课

  在讲清本单元的目标后,教师可直接引入:复述课文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那么我们今天要学讲的故事就是——起死回生,然后破题,理解成语“起死回生”的意思(把将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文中指的是把看似已经死的人给救活了。引出“课文中是谁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可以把看似已经死去的谁给救活了呢?从而整体进入课文,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扁鹊,并适当进行人物资料的补充。

  第二步:整体入文,理清脉络

  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对扁鹊的医术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教师可请学生读文找出文中直接称赞扁鹊医术高明的句子,即“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说。接着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起死回生”的近义词——死而复生,进行两词的辨析。起死回生主要是从医生的.角度出发,赞扬医生医术的高明,而死而复生往往是从病人的角度而言,两者的用法存在一定的区别。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未必能讲清其中的细微差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计这样的选词填空来帮助理解词义,国王称赞扁鹊有怎么样的(起死回生的)本领,使得太子怎么样(死而复生),在此基础上体会两者在用法上的区别。并以此句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口:“为什么国王会这样夸奖扁鹊呢?”让学生读读课文的1至12小节,即整个起死回生的过程。

  第三步:读懂重点段落,尝试复述

  整个过程可分为:打探和治病两个部分。

  “打探”

  部分可让学生读文,划出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口中了解到了些什么?这里有四句相关的句子,其中有一句反问句需要理解——从死到现在,还没过半天,哪就入棺了呢,然后句式归纳:扁鹊从行人及侍卫官的口中了解到了一向好好的虢国太子只说胸闷,今天早上死了,目前还没有入棺。这个概括的结果实则是简要复述的渗透,教师无需挑明,只需把它作为概括能力的训练,为以后的简要复述作铺垫。

  扁鹊治病的过程分成“确诊病因”和“成功治疗”,按要求需复述。

  从文中可知扁鹊确诊太子得了厥症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切脉,二是听诊,可谓医术精湛。教学时可让学生说说扁鹊确诊太子到底得了什么病,教师补充“厥症”相关知识。然后读文圈出扁鹊确诊病因的关键动作,接着理解到底是怎么切,怎么听的,可通过读读、演演、讲讲来帮助记忆。这里有一个词语“凝神”需理解,教师可适时帮助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成功治疗太子的病。扁鹊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针灸,二是用药。这段文章运用了交叉描写的方法,教学时可采用角色对读、配合读,边读边演等方法,体会扁鹊的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同时在演中质疑:体会文中的扁鹊从药囊中“捡”出几味药的“捡”的使用不恰当。

  第四步:理解对话,体会人物品质

  课文的最后两节运用了对话的形式写了国王称赞扁鹊是神医,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扁鹊自称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道理,自己不过是治好了太子的病。一个是被扁鹊高明的医术所折服,禁不住啧啧称赞;另一个却轻描淡写,似是小事一件,不足挂齿。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没有扁鹊的及时出手,并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太子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教学时,教师可抓住“不过”一词来做文章,扁鹊认为自己只不过治好了没有死的太子的病,是件小事,不足挂齿。你是怎么认为的?

  扁鹊高尚的医德以及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从文中的矛盾处加以理解,文中有两次提到了“死而复生”。一句是第9小节,扁鹊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另一句是文中最后一句“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前者扁鹊说自己能使太子死而复生是出于急于救人的目的,他毛遂自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皇宫,想做的仅仅是挽救一个可能还有一丝希望救活的病人。当病人被救活后,扁鹊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可能,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教学时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质疑,即:扁鹊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样的话?为什么这样说?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扁鹊不仅仅是一个医术高明的神医,更是一位医德高尚的人。

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题目课件2014-01-07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有的人》课文原文

队械娜恕肥堑贝岁翱思椅湍盥逞甘攀朗苣甓吹囊皇资闱槭O旅媸切”嗾淼摹队械娜恕房挝脑模M源蠹矣兴镏!  队械娜恕房挝脑模骸 ∮械娜嘶钭拧 ∷丫懒耍弧 ∮械娜怂懒恕 ∷够钭...
题目课件2016-01-07
《有的人》课文原文

语文将相和课件

将相和课件该如何制作呢?教案又该如何拟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学会简要复述故事。【教学重点】1.学...
题目课件2014-07-01
语文将相和课件

《个人与团队管理》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6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企管等专业个人与团队管理试题;2008年1月;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
题目课件2016-04-05
《个人与团队管理》试题及答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高考填报志愿时,2021全国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排名情况怎样以及哪些大学比较好是广大考生以及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教育部门并没有发布权威的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排名,但是公布了数学学科大学排名情况,而应...
题目课件2013-06-08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燕子》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子》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燕...
题目课件2018-09-05
《燕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