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简介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文简介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简介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从解释中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说起,先解释格物和致知的含义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指出现代学木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接着,文章围绕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个中心,分析道: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还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格物格物的事例做证明,指出:王格物不是真正的探察事物,而是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思想观点所决定的。
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分别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论述。作者还讲述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经历做证明。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段首句承上启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而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征文1000字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今天,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格物致知蕴涵的智慧故事
格物
格物,是一种规矩,是一种精密,是追溯求源的文化沉积,格物更加偏重科学领域。所以,有了“九章格物真智慧,究竟圆满在数学”的说词。
格物,注重求真务实,模棱两可,绝不可与格物同日而语。格物,是知识的总结和累积,确切地说,此乃《礼记·大学》传承的秘笈。
由于假、丑、恶会被筛选出局,所以格物也是“真、善、美”的栖息之地。研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是对格物的确切定义。
格物,不但适合科学发展领域,还可以矫正无章的秩序,扭转道德的偏离。传扬格物精神,定能够修品成就大器。
致知
致知,是溯本求源,获得真知;致知,是锲而不舍,揭秘事物的本质;致知,需在求索过程中竭心尽力,不断发现无数的未知。
致知在各个领域,都不可以本末倒置。特别在成长过程中,致知是励志的重锤,鼓舞前行者不懈地努力,并要“立志善成,致知于行”才能达到求索的目的。
致知,是道德修品的方法,致知于行且要力行,必须遵循“涵养、致知、力行”三者承上启下的顺序。当国学风吹遍大地,人人都会明德任责,致知力行于社会实践中,必然使爱岗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的眼前,必将呈现出一种海晏河清的怡人气氛。
诚意
诚意,是风向标,是试金石,诚意是一把双刃剑,能把“道貌岸然”揭穿。常怀诚意之心,必然有备无患,即使经历千回百转的磨难,终将峰回路转。若失之诚意,必然举步维艰,留下憾事斑斑。
诚意,是人生的道德防线,懂得操守才能不陷入泥潭遭遇麻烦。用诚意灌溉道德之树,人生的花园必将结满一树的惊艳。人生的大船,靠着诚意压舱,保险一帆风顺,抵达人生瑰丽彼岸。
诚意,是一支单人桨,能挑战海上的惊涛骇浪,横渡沧海桑田;诚意是一个信誉良好的银行,储进去的是真心,收获的是无限的成功机缘。
诚意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用心灌溉,文明的芳香就会溢满我们的家园。
正心
正心,是一种修炼,正心,是抵御诱惑的利剑,勇于向邪恶挑战。
正心是《大学》的经典,做人不可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袖手旁观”。古训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意正心,犹如一缕清风与一朵莲荷的爱恋,令人动容,喜笑开颜。
正心者,就是要守住不偏不倚之公道,只有透过公正、强大、善良的内心,才能向外在世界散发正能量,才能对所处环境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
正心是一条安康的坦途,能够颐养天年;正心是持家之道,朵朵祥云就会萦绕在窗前;正心,是治国理政的信念,一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在正心中得到体现。
修身
修身,是意志的千锤百炼,是品德的身经百战,是品质的提升和改善。若想自我完善,必须注意“警戒线”,筑牢“防守线”,远离“高压线”。守住三道防线,才是修身之道,确保不出祸患。
修身,与戒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修身是制约品行的有效手段。古人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所以,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问心无愧,有效运用好手中的权柄。这个浅显的道理,正是修身立德的理念。
齐家
齐家,是自我完善,是美妙的和旋,齐家就是凝聚力量,共谋发展。
齐家,是和睦的代言,其意义尤为深远。古有“举案齐眉”的典故,意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表明夫妻相敬如宾,比翼双飞。齐心涤虑,也是说家庭成员净洁身心,清除杂念,同心同德,才能排除万难。导德齐礼,说的是,要以道德引导,以礼教整顿,此乃安内治外的宝典。齐王舍牛的典故,进一步说明,要上行还需下效,必须巡视利剑高悬。
一己之身,举家之力,上下同心,并行不悖,终可实现,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治国
治国,是一个民族富强的命脉;治国,是厚德载物的大爱。治国,当以德为政,布仁政于国中。“如何赤子,心诚求之”,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公允。治国,不可有私心,只允许存公心。且要不断地集小善为大善,蔓延到现实中,做人要行君子之道,从商的行君子之道、从艺的行君子之道、执政的行君子之道,此乃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平天下
平天下,是满脸的喜悦,是阳光种下的笑靥,是治国的杰作。就是仁政得以布行,天下得以太平。“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平天下,是幸福的意象书写,是每个人遵行道德标准的自觉,是一点星火,燃烧成了姹紫嫣红的景色。
天下平,正是“格物致知,修身治国”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