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简6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潜力。以下是我们制定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掌握乘法、除法、分数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乘法和除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分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代数:简单的代数式和方程,让学生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讨论和思考;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1. 日常测验:每周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当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解题能力等;
3. 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七年级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基础的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有理数: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代数式: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几何:学习几何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等,进行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
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3. 创新教学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解题能力等;
2. 作业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考试成绩:每学期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授七(二)、七(三)班的数学课,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和测试结果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很理想,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与记笔记的习惯。
2、教材情况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新课标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品质。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中熟记知识要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合格率60%以上,综合成绩达到全镇前六名。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5、加强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6、科学组织复习备考。要转变以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复习备考策略,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等以及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习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1.课堂教学从:,转变为:,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注意事项
1、要由转变为;
2、要由转变到;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五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热爱学习。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计划进度(教学内容)
备注
周次1
相交线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相交线、垂线的性质
课时 4
周次 2
平行线及其判定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了解平行线的关系
课时 5
周次 3
平行线的性质与平移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平行线性质的探索
课时 5
周次 4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理解有序实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 3
周次 5
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课时 3
周次 6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课时 3
周次 7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外角
课时 3
周次 8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的推导
课时 3
周次 9
期中考试备考
课时 5
周次 10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周次 1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的含义
课时 3
周次 1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体会消元的思想
课时 6
周次 1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为判断“估算”的正误如何确定解的策略
周次 1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合理选择消元法和消元对象
课时 3
周次 15
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课时 3
周次 16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列不等式的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 5
周次 1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课时 5
周次 18
统计调查、直方图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 会画统计图
课时 5
周次 19
期末考试备考
周次 20
期末考试,阅卷、学期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0)、(11)班的数学课。按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上学期的教学结果来看,没有优中等生存在,全部都是差生和学困生,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掌握,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加上学习兴趣很低。要想把整体能力提高,还得抽出一些时间和改变一些教学方法来强化训练,才能逐步提高整体成绩和素质。我觉得是个艰巨的任务。
二、思想指导
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数学新课标》为准,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我将努力做好我的工作,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章。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包括4个内容: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断、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第六章 实数,包括3个内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2个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应用;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4个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包括3个内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包括3个内容:统计调查、直方图、课题学习 从淡水谈节水。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阅读新课标,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学习教师法律知识,认真做好本份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是由效教学落到实处。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数学学习,课外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差生逐渐转变。
五、教学进度
第1周(2.17-21) 5.1 相交线 5教时
第2周(2.24-28) 5.2 平行线及其判断 5教时
第3周(3.3-7)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6教时
第4周(3.10-14)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 6教时
第5周(3.17-21) 单元测试 6.1平方根 6教时
第6周(3.24-28) 6.2立方根 6.3 实数 6教时
第7周(3.31-4.4) 数学活动 小结与单元测试 6教时
第8周(4.7-11)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得简单应用 6教时
第9周(4.14-18)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6教时
第10周(4.21-25) 单元测试 期中考试 6教时
第11周(4.28-5.2 8.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教时
第12周(5.5-9)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教时
第13周(5.12-16) 小结与复习 9.1 不等式 6教时
第14周(5.19-23) 9.2 实际无语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6教时
第15周(5.26-30)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6教时
第16周(6.2-6) 小结与复习 6教时
第17周(6.9-13)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6教时
第8周(6.16-20) 10.3 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与小结 6教时
第19周(6.23-27) 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