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教学计划【精简5篇】
品德教育教学计划 篇一
品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品德教育,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品德教育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品德教育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学校可以通过讲述道德模范的故事、组织道德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积极向上、善良正直。
其次,在品德教育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活动、学生会选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再次,在品德教育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团队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其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更加顺畅。
最后,在品德教育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自律训练、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情绪、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品德教育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该重视品德教育,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品德教育教学计划 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制定一份符合实际的品德教育教学计划,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品德教育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和责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品德教育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创业训练、科技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再次,品德教育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品德教育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使他们更加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形成一种互助互爱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品德教育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
品德教育教学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是幼儿教育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五大领域和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向幼儿渗透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班级幼儿情况分析:
1、我班幼儿年龄小,整体思想品德状况不理想,幼儿自理能力差,没有基本的生活常规。
2、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同情、体谅别人,帮助关心他人。
3、文明行为习惯缺乏,没礼貌,不谦让爱打架。
4、大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
三、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通过故事介绍先进人物,引导幼儿学习榜样,做手纪律讲文明的孩子。
2、进行初步的礼貌教育,在班级中开展“讲文明、懂礼貌”评选活动。
3、进行爱集体守纪律教育,使幼儿养成爱护幼儿园物品的习惯。
4、通过“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培养幼儿爱父母,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
5、向幼儿进行小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教育。
品德教育教学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品德科紧紧围绕着学校 “悦纳至正” 的办学理念,通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一门德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真正做到“正心、正德、正智”。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加强学科理论学习,提高品德课程意识
加强课程标准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为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强化新的课程标准意识,规范品德学科教学常规,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结合课改形势,及时回顾,重新加强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并交流心得体会,进一步强化课改意识,把新课程理念的研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每位教师扎实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二)强化学科管理,落实《品德》课程的教学。
为规范《品德》学科教学常规,树立课程意识,保证《品德》课程常态实施,不能让其他学科挤占《品德》课,保证有序、有效地开展品德课教学,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检查课程落实情况的对策。
1、在学期末会抽查每个班学生的《品德》书,通过检查学生做笔记和老师的批改情况,来检查任课老师有否严格地落实课程上课。
2、以学校的市招标课题《小学课堂观察与评价》为契机,成立了《品德》科教学科研小组,不定期地对当天有《品德》课的班级,采取推门课的形式,以检查《品德》课程的落实情况。
(三)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课堂,立足课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探索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品德课中渗透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1、积极钻研教材,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教材是我们上好课、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最实用的、最能体现价值的资源。因此我们打算在这学期进行制度化学研,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结合学校的招标课题《小学课堂观察与评价的研究》的第二阶段的实施,开展品德学科的推门课,进行品德课的课堂观察。并以课堂观察为契机,加强交流、研讨,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3、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促教师快速成长。外出学习是老师专业水平快速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因此我们要为老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城区和市、省的教学活动或比赛。
三、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具体工作地点参加人员
9月份学习区品德工作计划,讨论、制订新学期学校品德工作计划,下发给各年级学习。会议室学校德育行政、科组长和全体品德老师
10月份1、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交流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会议室全体品德老师
2、组织教师学习品德课堂评价标准及课程相关理论。会议室学校德育行政、组长和全体品德老师
11月份1、开展品德科制度化研讨活动 教工之家全体品德教师
2、实行推门课,进行品德科课堂观察。教室个别老师和观察小组成员
12月份1、实行推门课,进行品德科课堂观察。教室个别老师和观察小组成员
2、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教室全体品德老师
1月份进行学期品德科教学总结。全体品德老师
品德教育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半年学习的教材,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三个单元具体涉及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二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三是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及文化。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8人,男生24人,女生14人,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学校;有的是新转学来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四、教学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少数学生不重视思品课的现象。一是每节课前,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重点是带教材的情况。二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给予加分奖励,作为期末考评的重要参考。
2、认真备课,上出新意。学生对思品课不感兴趣,可能主要因为听多了空洞的说教。因此上出新意很重要。为此,要做到,一是多收集材料,并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二是设计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及时小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给予奖励。对课堂表现出色的学生,一定及时给予奖励。一是口头表现,二是奖励加分。
4、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结合课文实际,开展学生乐意参加的实践活动
五、研究要点:
1、第一单元 从小学创造
教学目标:①初步认识创造的重要性,勇于尝试创造,体验创造的快乐。②通过质疑—探究—解疑—发展的模式,感悟到创造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让自己的异想天开打开创造之门;创造人人能做,但并非个个都能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学生体会到在创造的道路上需要坚忍不拔的品质,从失败中逐渐走向成功。
重难点:①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但不盲目好奇。②帮助学生懂得在创造中会遇到失败,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③: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教学措施: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第二单元 从田野到车间
教学目标:①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②了解几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生产过程,找找这些用品背后的劳动者。③了解科学技术推动了工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重难点: 探究农业、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懂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措施: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单元 走向信息时代
教学目标:①从学生身边出发,感受通讯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探究通讯的变迁的历史。 ②帮助学生在体验现代化通信的好处的同时,了解网络规则,有效利用现代信息。
重难点:感受信息与人们生存的关系,激发学生去体验、探索,有效利用现代信息。
教学措施:讲述邮政的历史,介绍现代邮政的发展。
4、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历史
教学目标:①了解古代文明,大致知道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以及古代的文明。 ②初步了解几位科学伟人及其科学成就。③初步了解一些中外名著及艺术杰作,知道一些艺术特色及艺术价值。
重难点:①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和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②较广泛地了解文明遗产的状况,知道如何保护文明遗产。教学措施:围绕人类文明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形式从古代文明、古代的科学成就、古代的文学艺术、文明遗产等方面感受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知道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继承和保护人类文明遗产的责任感。
5、第五单元 我们去环游旅行
教学目标:① 初步了解地球的地理概况,知道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②使学生知道欧洲的几个主要的国家和城市。③使学生对欧洲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有初步的了解。
重难点:宏观整体角度,了解地球上的国家、人口、种族、民族、语言的概况;了解美洲、非洲、欧洲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从而了解世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