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病句复习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1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同时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难点。根据语文考试的情况分析,这类题型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学生的得分情况不很乐观,得分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语感能力较差,语言材料积累不够。二是由于语法知识教学的淡化,致使学生不能凭借这些知识发现其细微的语病。根据以上学情,我认为帮助学生理清病句的错误类型无疑是很重要的。为此,我精心准备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复习课。
这一专题的复习课最大的特征就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方法、促成能力,并以练习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
这堂课的可取之处表现在:病句辨析课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带领学生按照“划分句子主干”的方式来重新明确病句类型。在一般的病句中我们通常所见的有六个病句类型,每堂课主要针对一种类型的病句题型。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以下模式:一是自学体悟,给出同一类型的例句,让学生辨析以后,由他们说出此句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整理同一类型病句的不同种类。再是巩固练习,给出10句左右这种类型病句的题目,学生修改交流。通过讲解举例,让学生明白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即使语法不好也能做对一些题。最后是高考病句真题综合练习演练提升。课堂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课程进行中,学生反映稍微有点慢,没能准确抓住关键点;后来逐渐进入了状态,而且还能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这也说明学生真正的进入到了“病句”之中,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然而在病句题的授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辨析并修改病句对高中生来说是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虽然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有参与热情,但是我的学生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加之缺少训练,以至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选乱改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信心,导致课堂偶尔气氛沉闷,学生自主练习巩固的时间也就会延长,从而影响了教学进度。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有针对性地去改善这种现象,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帮助学生攻克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难关。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2
教学中要一直贯穿修改病句的练习,而且,在作文修改中,也一直训练学生互相修改,但是,这一段时间的复习中,遇到修改语段的练习,学生总是顾此失彼,很少有学生能全部找出错处并正确修改,于是,我认为有必要将修改病句进行系统复习。
我先引导学生归纳了病句的几种类型: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序混乱、重复罗嗦、前后矛盾、两句混杂、分类不当等;然后,引导他们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2)查找病因,对症修改。
(3)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接下来,我将提前准备好的练习发到学生学生手中,学生先自己完成练习,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在班内汇报。
在病句修改练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修改语段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归纳出,要一句一句查找病因,进行修改,此外,还要注意错别字和错标点的修改,之后进行语段修改练习。
一堂课下来,感觉修改病句练习条理多了,学生也反映做相关练习较以前轻松多了,而且,修改的准确率也高了。但是,由于课堂容量大,所以,对学困生关注不够,有待于课后个别指导。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3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重要的知识点。通过这节课的病句归类复习,希望让学生明白句子的错误类型,掌握修改方法及符号,在实际的练习中,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会修改各种病句,提升语文能力。
在上课导入,我先讲几个病句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修改,让他们讲出病因。学生对修改病句做过很多练习,但是系统的复习却比较缺乏,所以这节课我准备全面地和学生一起学习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于是我请学生回忆一下,病句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啰嗦,分类不当。每讲一个病因,就辅以一道题目作为练习。每做完一道题就总结修改方法。
学习完这几种病句的病因及修改方法后,我让学生小结修改病句的步骤: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判断病因,回忆各种病因的“治疗药物”(修改方法),下笔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看句子是否通顺合意。学习完修改病句的方法,关键是运用,于是我结合习题,让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去修改病句,从练习的反馈中看,大部分学生过关。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我布置学生把自己写过的作文找出来,修改其中的病句,达到学练结合。反思这节复习课,能把知识点落实了,而且能达到学练结合,在练习中,学生也能有较大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难判断的病因,如“这节班会课,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这种类型的病句,学生判断病因不清,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在复习中唤起学生的记忆,如何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一连串问题不仅是我目前感到困惑的,也是我今后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4
根据归类复习的内容,觉得“修改病句”虽不是试卷中很重要的题目,但学生一旦碰到还是会失分多多的。为此,我就准备了一堂“修改病句”复习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掌握用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快速、准确地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回忆几种病句类型,在实践中练习修改几个病句,找找错在哪里,怎么修改,并渗透修改的原则与步骤;接着回忆修改病句的步骤,让学生上台板画修改符号,认识修改符号,然后练习用符号修改病句;最后修改一段话,知道不但要注意单个句子有没有语病,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有没有毛病,还要注意这段话中的思想内涵有没有毛病;最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出现的病句找出来修改一下。这样根据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达到学以致用。
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病因,即错在哪里。其实,有的句子,让老师把病因归类,有时也要搞混起来,不好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就更难了。罗列一下自身的毛病:一是说话有些含糊,造成讲解不是很清楚;二是有些知识点自己没把握好,如修改符号都画错了一个;三是没提醒学生按修改步骤仔细读题,造成没读懂题意。虽然通过形式多样练习,学生有参与热情,但是学生掌握的熟练度还是不怎么高。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当然,有的练习题难度有些大,学生修改起来是有些困难。希望通过以后的练习,学生能掌握得更熟练。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5
这周模拟试卷测验后,发现学生存在基础不扎实,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清晰等问题,尤其是中考必考病句题,全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做对,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蒙对的。因此本堂课在对试卷作简要分析后,着重就病句题为例再看中考病句辨析,以提高学生对病句题的解题能力。现在就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反思:
一、细化考点的知识,优化方法的归纳
辨析病句的方法很多,在梳理知识方法时尽可能细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寻找、揣摩、归纳、运用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再次引导学生了解了语病辨析方法,概括了中考常考六大语病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句式杂糅、介词误用),也明晰了解题思路,先找主干(主谓宾)——再析枝叶(定状补),更是总结了语病辨析诀窍,看到介词不放过、看到动词不放过、看到否定词不放过、看到两面词不放过、看到关联词不放过、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看到数量范围程度词不放过。
通过梳理知识,明确方法,使得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做到有例可循,有“法”可依。
二、加强实际操作的有效性
以“解决问题,寻找规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堂课我把“解决问题,寻找规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同时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当学生明确病句的表现及特点后,我便设置练习,把老师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寻找、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规律,这些方法的形成由学生来判断归纳,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
近年来,在中考命题中,命题者往往故意回避练习中常见的典型病例,或者利用典型病例,编制一些特例,设置一些陷阱来迷惑考生。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这就要求学生在运用方法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修正完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6
我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复习课《修改病句》。下面进行反思。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修改病句的基础,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自主搜集各种类型的病句,自己做出答案。之后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比赛学习,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学到知识,而且互相之间的交流又使资源共享。
课前复习环节,我设计“我出题考你”。这个环节有学生自己出题,放在题库中,采取小组竞赛,个人与个人之间竞赛,等形式。学生找出许多新颖的、典型的、有难度的题考其他组的学生。我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指导,学生对此兴致勃勃,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接下来是回顾学法,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回顾修改病句的基本知识。学生总结出:诊断病句的方法:
1、找出主干;
2、理清枝叶
3、体味语言
4、弄清关系。
修改原则:改动要小,原意要保。
病句类型:
1、重复啰嗦
2、成分残缺
3、不合逻辑
4、语序不当
5、搭配不当
6、结构混乱
7、表意不明
修改方法:增、删、调、换。
修改符号等。之后学生按照这些方法修改各种类型的病句。
总结这节课,我发现成功之处在于:
1、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喜欢竞赛这种形式,对所学内容更加关注。
2、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为小组争光,用心去答每一道题。一个人答不对,亲友团帮忙。
3、在快乐中学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题库中的题有的偏难,有的学生掌握不了。
今后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自己。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7
这堂课上,我按照先找规律,说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独立完成的过程来设计,把重点放在方法的运用上。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修改练习,来提高他们修改病句的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句子一句句地领着做,掌握得不错,可是让学生自己去改的时候,学生就显得底气不足,假如我的课堂还算思路清晰的话,那么像这样没有给学生带来真正的能力的形成,也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
让我想想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在批阅学生的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好多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找不到病因,再好的药也起不到作用。针对这个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读得少,只重视修改的过程,缺乏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缺乏大脑的静心思考,这说明我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不到位的,没有让他们养成反复读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另外,也说明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比较浅薄,如果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我相信学生一定能轻松找到语病。
另外发现,学生在改的过程中出现改得不彻底的问题,有的句子需要加上标点,有的则需要去掉标点,这种改后要校对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没有上升到重要的地位。
从教师自身来说,我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起点有点高了。学生在课堂上明显表现出了不自信的现象,这不应该是课堂上的情绪表现,老师有必要保护学生的健康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顺利掌握。
上完这节课的时候,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的复习课或许不该占用校内的有效时间,而应该把功夫放在平时的词句训练上,放在大量阅读资料的学习上,有了这些训练,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在后盾,病句的语病在学生的眼里是不是就能够显而易见了?
有些困惑了......期待帮助中。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8
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复习课)《有话好好说——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现将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按学校要求设计了导学案,并且结合病句难度大、要反复练习的特点,设计了“微题库”。这种创新设计,不仅为以后的教学作了准备,也为“吃不饱”的学生准备了“加餐”。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本节课中,小组活动比较多。这种“多”,不在于活动表面的热闹,而在于让“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比如: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一对一、多对一地讲评、纠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组长主讲,组员补充。这种形式比老师一对几十讲解的效果更细致、更落实,还能调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学习、竞争的积极性。
3、教学过程的设计能贴合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一个令老师、学生都头疼的问题,教起来难,学起来也难。所以,我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自己复习病句的种类及特点等知识,并将各类病句的a例句作详细分析,用符号标注,有什么疑难问题上课时提出来。
课堂答疑,解决学生预习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回顾学过的知识,为下面正式的复习作准备。
复习环节,首先归纳辨析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步骤,各用一个字概括。然后进行实战演练。演练中,我由易而难地安排题目,修改题和选择题题型兼顾。完成后,老师公布答案,小组内讲评、分析,小组长要结合组员的错误给出建议,让组员尽量避免再犯类似错误。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体师生共同解决。然后,小组长把小组内错得比较集中的题拿上台展示,讲分析提建议,组员谈收获体会。
为强化能力,我又安排学生第二轮演练,过程相似。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事物、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而反复进行的“练习、纠错、总结、练习”的模式,又在学生的'大脑里反复敲击,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事实上,通过本次复习练习,学生的确对病句相关知识掌握更牢固,做题正确率更高,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4、课堂小结。
小结分学生小结和组长小结、老师小结。学生根据自己做题情况总结得失,掌握方法;组长根据组内讲评情况给组员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同学提高答题能力。这个环节能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起到引导提高的作用。
5、本节课的不足是:
①预习答疑环节耗时过多,占用了小组小结的时间。可改为小组内讨论解答,小组内不能解答的,老师讲解。
②对学生估计过高,练习题量稍多,练完后没有讲解时间。
③小组活动还需引导,组长能力还要提高。
④教学设计总体不错,但还不够精致,需进一步优化。
教研组长点评(安余琦):
毛彦薇老师这堂晋职教师课堂展示课,确乎让听课者感受到了一位成熟而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风采:教学设计精心打造,教学过程明晰婉转,教学姿态大方得体,教学语言亲切而富于启发。
毛老师选择“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这一教学内容,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找了块难啃的骨头,诚哉斯言!组内评课时有初三老师也说:“不要说初一学生,即使是初三的学生这也是个难点呀!”而毛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她能化繁就简,引导学生深入浅出,让多数学生对病句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与判断。
本次课堂展示,学校明确要求使用导学案,体现小组活动。毛老师这堂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仅有学习有借鉴,更有创新,而这才是更令人推崇的。我本人特别偏好那些灵动的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不仅老师讲更有学生讲,有学生充分的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才像有春风吹来,有花朵与绿叶的拂动,而毛老师的课让我置身课堂,有了这种感觉。
而问题依然是,预设的教学内容过多,真正圆满达成的有限。所以,当我们已然做了太多加法的时候,不妨做些减法。我也想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9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掌握用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快速、准确地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练习修改8个病句,找找错在哪里,怎么修改,并渗透修改的原则与步骤。然后总结病句的类型;接着回忆修改病句的步骤,认识修改符号,强调修改病句的原则;然后练习用符号修改病句;最后修改一段话,知道不但要注意单个句子有没有语病,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有没有毛病;最后让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去。这样根据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达到学以致用。
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根据学生语文考试的情况分析,我发现“修改病句”这类题目已经成为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部分。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修改病句》的复习课。
这堂课的可取之处是:首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了解修改病句的原则,练习并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
其次,本节课所选每个病句都由学生自主尝试寻找病因,修改,评判。如有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同桌或四人合作交流讨论。在修改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巧的引导。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首先,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学生不会修改病句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多,语感不够强和缺少训练。
其次,在本堂课教授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找不到句子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乱改的现象。找不到病因。针对这个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读得少,只重视修改的过程,缺乏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缺乏大脑的静心思考,说明我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是不到位的,没有让他们养成反复读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另外,也说明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比较浅薄,如果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我相信学生一定能轻松找到语病。通过这次复习课,我发现了学生要加强训练的薄弱环节。我感到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病句复习教学反思 篇10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修改,其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客观题,即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一句;二是主观题,即直接给出病句让考生修改,或潜藏在语段中,让考生找出并修改。针对中考病句题型,本课时进行了集中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病句,让学生达到如何修改病句的目的。
本课训练的内容较多,主要从什么是病句、中考病句回顾、病句的基本类型、修改病句的技巧及修改步骤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明白了病句修改的基本技巧,能准确把握病句“病”在何处。
本课时所涉及的病句覆盖面广,在理论的指导上比较到位。选择的训练题目也有针对性,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反馈也较好。
因为容量比较多,所以个别地方讲得不够仔细。一些中下生只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训练过程中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但大多数学生找到了理论上病句修改的方向。基于中考的病句题型不是必考题目,所以在难度上没有做更多的深入,只是让大多数学生明白什么是病句,如何修改病句。所以在上课时没有更积极的去拓展他们的思维,这一点是教学中的不足。
另外,本课在导入时由学生日常生活的谈话说起,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