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最新5篇)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一

在八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培养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我们的音乐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想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在音乐活动中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基本概念的学习:介绍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

2. 音乐作品欣赏: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

3.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其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合唱排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让他们体验合唱的乐趣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作品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听力训练:通过听音乐作品和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和合唱排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让他们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以上音乐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学生将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乐趣,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二

八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下是我们的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 音乐史知识学习:介绍不同时期的音乐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演变和多样性。

2. 乐器演奏技巧:介绍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应用。

3. 音乐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4. 音乐表演和创作: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活动,培养其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方法:

1. 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作品和表演进行集体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2. 视听教学:通过音频和视频展示音乐作品和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活动,提高其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

4. 参与演出: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音乐教学计划,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音乐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培养自身的音乐兴趣和才能,提高音乐表达和欣赏能力。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歌曲,要正确引导。学生们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这样的人,曲苑音韵,地球家园,华夏古韵,炎黄子孙,美洲风情这几个主题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每单元有歌唱、欣赏、音乐空间、演奏、音乐探究等内容。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能够背唱3—5首歌曲。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六大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粹—京剧、西南地区的名族歌曲、海南本土风情民歌、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歌曲,尝试做音乐老师来教同学唱歌,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教能力。

  在教学的方式我不会像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只教学生学完歌曲就行了,我会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用肢体表演来展示歌曲的内涵,结合“说、唱、跳、演、人声伴奏”等形式进行,做到完整的音乐剧表演,全面开发学生的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特的艺术感觉。

  三、教学任务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上把“听、唱、认、写、动”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

  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

  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

  a聆听世界名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五、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也可选择跟教材上类似风格的且深受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行交唱,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歌曲的风格和体裁。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然后欣赏歌曲,说出歌曲内涵。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在学习有难度的歌曲时,找寻不同的方式针对性的分解学习。

  6、定时的可举行小型观摩演出,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歌曲用不同的风格表现出来,然后邀请其他学科老师或者其他班级同学进行观看。

  7、适当的带领学生去音乐形体室进行放松学习,通过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绪。

  8、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1、歌唱的呼吸

  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小腹收缩,腹部和腰部均有扩张的感觉。呼气时,从腹腔、胸腔积两肋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气流从口腔呼出。

  2、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1、能背唱每首欣赏曲目的音乐主题片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主题旋律,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填词,提高兴趣的同时更好的记固相关的`知识。

  2、了解每首欣赏曲目的相关常识,比如词曲作者,曲子的情绪,曲式结构等。

  3、充分利用音乐骨干的作用,加大课前的复习力度,由兵考兵,减轻老师的负担。

  4、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比如第一单元可以加入5.12抗震救灾主题歌曲,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更好的理解感受本单元所要表达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情感,同时紧扣主题。

  六、教改设想:音乐课堂如何做到当堂清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伸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4、做到课堂优记载,人人有记录,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关注个别声音问题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积极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整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结合县、校级艺术节活动,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分析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基础。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二、课堂教学

  (一)唱歌部分

  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对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老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教唱曲谱,再学歌曲歌词。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或学生听钢琴视唱,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

  3、每学一首歌曲,必进行复习、检查、巩固练习,让个别学生(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表演唱。

  4、尝试合唱教学,使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部分

  1、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音乐各种表现要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和声、曲式等等,能够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音高等感性的认识阶段,逐步进入和声、曲式、音乐体裁方面的理性认识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鉴赏水平

  2、唤起并陶冶情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丰富和满足。

  附教学进度表:

点击展开,剩余66%未阅读

相关文章

公开课《日月潭》教学设计(经典3篇)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
教学资料2013-03-07
公开课《日月潭》教学设计(经典3篇)

《观潮》教学反思

我很喜欢这篇课文,文字优美,用词大气,尤其是读起来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文章写得如此之美,我们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来感受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呢?在教学中我认为运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
教学资料2016-03-06
《观潮》教学反思

鲈亚目【精简4篇】

鲈亚目 鲈亚目(鲈亚目) 鲈亚目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的一个亚目。鲈亚目下分79科。包括10余个总科69科522属近3000种。前颌骨与上颌骨连接不紧密。第3眶下骨不与前鳃盖骨相连。鼻骨部与额骨相缝合...
教学资料2013-03-06
鲈亚目【精简4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经典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余数...
教学资料2018-09-04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经典6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
教学资料2017-06-0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6篇】

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最新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教学资料2011-05-02
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