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学设计(精选5篇)

《合欢树》教学设计 篇一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经典的儿歌《合欢树》一直备受喜爱。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记,适合幼儿学唱。本文将结合《合欢树》这首歌曲,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教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合欢树》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2. 让幼儿学会唱《合欢树》这首歌曲。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教室或活动室。

2. CD或音乐播放设备。

3. 装饰品:用合欢树的图片或手工制作的合欢树装饰教室。

4. 小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氛围:在教室里播放《合欢树》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唱歌曲:老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进行反复练习。

3. 表演欣赏:播放《合欢树》的MV或其他版本的表演视频,让幼儿观看其他人演唱这首歌曲,激发他们的表演兴趣。

4.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颜色纸、毛线等材料手工制作合欢树,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5. 舞蹈创编:老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节奏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音乐中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

6. 打击乐演奏:让幼儿尝试用小鼓或其他打击乐器伴奏《合欢树》这首歌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音乐教学课程,幼儿不仅学会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还培养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他们将更加热爱音乐,更加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合欢树》教学设计 篇二

在小学的语文课程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课文《合欢树》。这篇文章描写了一株合欢树的成长历程,寓意着人生的坚韧和不屈。本文将以《合欢树》这篇课文为基础,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合欢树》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启发学生对于生命和坚韧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准备

1. 课文《合欢树》的教材或PPT。

2. 讲台上的合欢树装饰。

3. 学生的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课题:老师通过介绍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出《合欢树》这篇文章。

2. 朗读课文:老师或学生朗读《合欢树》这篇文章,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和风格。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激发他们对文章的深入思考。

4. 课文解读:老师逐段解读《合欢树》这篇文章,讲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5. 课文赏析: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合欢树》这篇文章的吟诵或舞台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6.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坚韧和成长的作文,体现合欢树的精神。

7. 课堂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分享给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对于《合欢树》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语文教学课程,学生不仅对《合欢树》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对于生命和成长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合欢树》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2、理解合欢树的寓意和内涵。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

  看题目,猜写作内容:介绍合欢树?写与合欢树有关的人和事?

  默读课文,做批注

  朗读课文

  一、把握文章的结构

  1、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10岁那年”,“20岁”,“30岁时”,“获奖之后”……

  2、全文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吗?

  不是。第7,8段是插叙。

  (注意第9段与第6段在内容上的衔接。第6段:“我摇车离开哪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第9段:“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3、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参分法:

  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

  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教师分法:

  第一部分(1—3):写母亲生前的事。

  第二部分(4—12):写母亲逝世后的事。

  4、文章哪些自然段是回忆过去,哪些自然段是写现在?

  第4—6,9—12段写现在,其它段是回忆过去。

  二、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你认为文章哪些词句最能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说一处。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第4段)

  “母亲却已不在人世。”作者的小说发表了,母亲却没能看到他的成功,遗憾,痛苦;要是母亲看到了,该有多高兴,该有多好!世界上有一种痛叫“子欲养而亲不待”;世界上有一种遗憾是我们成功了,父母却永远无法知道了。读到这句话,我有三种伤心:一为作者;二为自己;三为父亲。有一天,我的女儿成功了,我可能也看不到了吧?想到这儿,潸然泪下。前几天,我去弟弟的卫浴店,他艰苦创业,店面升级,投资近80万,我当时想,要是父亲还在,要是他看到了,该有多好啊!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7年深深的怀念!

  “母亲却已不在人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这两句话不只是在告诉读者这个信息,在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切隽永(隽永,意味深长的意思)的真情。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第5段)

  作者在写作上获得成功,想和母亲一起分享,可母亲却早早地走了。独自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着眼,想起母亲生前的艰辛和痛苦,无法释怀;“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多么寂寞的痛苦的想念啊!

  “‘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的心一阵抖……”(第7段)

  “抖”是因为“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抖”,触动了心之一角,那里积累了深深的怀念,不敢轻易触碰,那是心里最痛的地方。作者内心的疼痛在一个“抖”字中倾泻而出。

  “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第10,11段)

  想摇车去母亲曾住过的小院看看那棵合欢树,但因过道变窄,无法摇车进到小院,再也看不到合欢树了。后悔,遗憾,自责,痛苦,愧疚,悲伤等,齐涌心头。“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我认为,这就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

  “悲伤也成享受”,作者因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又因独自一人慢慢回忆往事,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感到幸福和温馨,从而产生一种享受。在回忆中,仿佛时光从未走远,母亲永在!

  2、作者以前(10岁,20岁时)理解母爱吗?

  没有。

  10岁,“把她气得够呛”。

  20岁,“别浪费时间啦!”“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母亲为他做的一切,他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他只想到自己的痛苦,想“死了倒痛快”,从未想过母亲比他更痛苦。“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补充《秋天的怀念》)

  30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才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体会到了母爱的深厚与恒久。文章读到第4段,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明显发生了变化,变得深沉。

  (等体会到了,想好好爱的时候,母亲已不在了!因此,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孝顺不能等;成功也不能等,早点让父母看到你的进步与成功。)

  三、理解合欢树的内涵

  1、文中几次提到合欢树?找出相关内容,品读并思考其各自的寓意和内涵。

  第1次(第7段):“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通过邻居之口引出合欢树。

  第2次(第8段):讲述合欢树的来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仿佛预示着他的儿子也会像合欢树一样重获健康的希望,重获生活的希望。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那仿佛就是她的孩子。

  第3次(第9段):想起合欢树。“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合欢树是母亲种的,在作者心中,它仿佛就是母亲的象征;再说,这些年来,作者一直未见过那棵树。

  第4次(第10,11段):再也看不见合欢树。合欢树对“我”的意义和对那个孩子的意义不尽相同:对“我”来说,合欢树意义非凡,它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希望,寄托着“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2、本文题目为“合欢树”,为什么直至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

  全文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合欢树寄托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同时,合欢树触动了作者,是本文的写作缘由。

  3、第一段能否删去?

  不能。正是因为作者小时候作文写得好,所以以后走上写作道路并获得成功,与第三段在内容上也有呼应。

  从第1段中,我们读出了母亲的聪明,美丽,能干,率真,幸福。母亲也曾是一个文艺青年,为了“我”,她放弃了她的诗和远方,牺牲了全部。

  4、本文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或“回忆我的母亲”为题?

  因为本文的写作重点不在表现母亲的好品质,而在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合欢树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引发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且合欢树意境优美,意蕴丰富。

《合欢树》教学设计 篇四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这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母爱,进而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其中第三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5分钟)

  1、展示“合欢树”图片,播放阎维文歌曲《母亲》。

  2、引导学生对照歌曲内容,联系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生活细节。

  3、引入课题,介绍作者。

  4、利用图片设置悬念:树与母爱(或母子深情)有何关系。

  要求:

  1、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母子深情。

  2、联想母亲对自己的深爱。

  3、思考:思想情感的间接表达方式

  (1)、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明确本课学习目的及重难点。

  二、合作探究(20—25分钟)思考如下问题:

  1、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象征手法。

  3、领会课文借“合欢树”抒发情感的方法。

  4、感悟文中通过朴实的语言所传达的母子深情。

  三、交流反馈。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出自己认为关键的词语。

  2、分组讨论,确定小组发言人,回答问题。

  3、选择一个母子间对话情景,分角色表演。

  四、拓展深化。(5—10分钟)

  1、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2、自由发言。

  要求:1、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2、领会母爱,基于回报。

  五、实训提升(5分钟)

  布置作业:

  小作文训练(200—300字)

  叙述一件事来表达母爱,当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打算送母亲一件礼物来回报母亲。

  学生写作

  1、从细微处去发现母爱。

  2、运用象征手法。

  板书设计

  合欢树

  史铁生

  母爱子爱树:给“我”看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子思母思树:悲伤也成享受;不愿看合欢树,后来又想看;儿子=合欢树=母亲。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教学反思

  建构“共享式”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共享”就是“对话交流”。师生双方互相倾听,共同参与,达到教学相长。因此,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讨论的时间,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重点内容,教师重锤敲打。

  感悟品读环节,倡导主体性的阅读氛围,以读带讲,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复的读和体验,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

  本课教学通过歌曲及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再度体验母爱,很多学生泪眼婆娑,纷纷表示好好学学习,感恩父母。收到了极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语言是活的,课文是生动的,学习是愉悦的。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

《合欢树》教学设计 篇五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史铁生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韧和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彻悟。

  本文的教学设计试图抓住史铁生散文的情理哲思兼具的特点,借助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的认识:史铁生的散文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炼趋向理性,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的思路,读懂母爱。

  2、探讨文章中情于理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彻悟。

  [教学重点、难点]

  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破解“一人一树”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整体感知

  抓住文章赞颂的主题——母爱

  三、品味鉴赏

  (一)读懂母爱

  1、既然是表现母爱,那自然要从母亲写起,请同学一起朗读散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本段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在作者笔下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文本的第一自然,作者选取了自己和母亲的一个生活片段进行描写。在作者笔下,母亲活泼、开朗、要强、爱美,那时候的母亲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是幸福的。

  2、“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巨大的打击改变的不仅是我,母亲也发生了变化,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对此你有体会吗?

  明确:第二个自然段,“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迅速的变老了,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头发。在此之外,作者还突出刻画了母亲变老的细节,那就是母亲总是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嫌弃自己的母亲啰嗦、唠叨,不要嫌弃她动作慢了,反映慢了,也不要嫌弃她落伍了,那是因为你慢慢长大,而她正在慢慢变老。

  双腿的残疾不仅改变的不仅是史铁生的生活,这也彻底改变了母亲的命运甚至性格,母亲“变”了,而隐含在这“变”字后面的恰恰是的母亲深沉的爱。

  3、在“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之后,母亲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母亲说她曾经喜欢写作,并且回忆我小时候作文得过第一,她顶风冒雪推我去看电影,到处去给我借书。

  4、同样是谈到写作这件事,为什么母亲两次的反映完全不同?

  明确:散文的第一自然段,我年幼且健康,我有我的生活,母亲也有着母亲的追求和美丽,看起来我和母亲的生命将要各自绽放精彩。可是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双腿的`残疾不仅是我的悲剧,更是母亲的灾难。从那天气,母亲的生活完全被我所占据。

  作者笔下,母亲的命运是苦难的,但她却有着坚忍的意志,她对“我”始终默默付出毫不张扬的爱。文章一开始看起来很平淡,但在叙述中流露出来的母亲对我深深的爱的情感却是非常的真挚,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评价就曾经这样概括——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作者用最质朴的语言表现了母爱之深。

  板书: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

  5、闲笔不闲——老太太们:写母亲是为了主题的需要,作者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来描写一群老太太?作者都写了他们什么?

  明确:老太太们始终关心着“我”,她们还把“我”当孙儿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她们从来不提及我的母亲。不提是因为怕“我”伤心,可是她们终于还是提了,因为她们担心“我”忘了母亲。也正是老太太们的这次“终于”引出了母亲的合欢树。

  同时,老太太们对“我”的关心,他们那么欢迎“我”,又表现了家庭的母爱向社会的延伸。作者对母爱的表现,从一个人过渡到一类人,深刻的表现出母爱之厚,同时也完成了情感经过历练趋向理性的步骤。

  板书:情感经过历练趋向理性。

  (二)那棵合欢树

  1、母亲为什么会在路边挖一棵刚出土的树回家?

  明确:母亲挖的其实不是合欢树,是含羞草。母亲从来都喜欢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占据了她生活的全部空间,才没有了它们的位置空间。母亲喜欢含羞草,母亲不就像含羞草吗,她温柔而不张扬,美丽而不耀眼。

  2、品读语言

  (1)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2)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着急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明确:什么是故乡,有土地有母亲才是故乡。什么是家,有母亲才是家。没有了母亲,也便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没有了母亲的倚门而望,归家何为?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人,即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更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又香,却失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文章第四自然段,作者用最质朴的语言诉说自己失去母亲的痛苦——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痛苦漩涡中的作者不愿进小院看一看当年母亲种下的如今已经开花的合欢树,可等他走出这痛苦时,他对自己两年前的行为表示后悔,虽然他依旧没有回到小院,但两次的根本原因已经完全不同了,上次是因为不愿也不敢面对,这次更多的遗憾是不能自己亲自摇车进去。作者经过时间的洗刷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时,用生命品味到了人生的种种希望与失望、沉沦与拯救,不但不再痛苦,反而成了享受。——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

  板书: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

  3、树影和孩子

  明确:合欢树之于孩子完全没有了她之于作者的深刻的情感,也许那是他童年的玩伴,也许树影中点滴漏下的日光在他眼中五彩缤纷,我的痛苦也可成为可供玩索的回味与对象。而这也正契合了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四、小结

  母爱使我们感悟生命,生命使我们读懂了母爱。母爱因生命更显真挚,生命因母爱越发温煦。——感悟生命,读懂母爱。

相关文章

年级写字课教学计划【精选4篇】

一年级写字课教学计划篇一一、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7人。本班学生写字握笔方法,写字习惯不好,写字时坐不端正,爱说话,对于笔顺间架结构等掌握不好。二、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
教学资料2015-03-02
年级写字课教学计划【精选4篇】

课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最新3篇】

一、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题质疑...
教学资料2012-07-02
课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最新3篇】

《鸽巢问题》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

《鸽巢问题》的教学反思 新兴中心 谷花艳 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反思与备课》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就不可能有改进,那么既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教学资料2019-09-08
《鸽巢问题》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

相传(经典3篇)

相传xiāng chuán[释义] ①(动)长期以来互相传说。~此人的医术非常高明。(作插入语) ②(动)传递;传授。他的学说与孔孟之道一脉~。(作谓语)[构成] &nb...
教学资料2017-07-08
相传(经典3篇)

教学设计的方案(精选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的方...
教学资料2017-07-02
教学设计的方案(精选6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讲课稿【实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讲课稿,借助讲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讲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观潮》讲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观潮》讲课稿 篇1 ...
教学资料2017-09-03
四年级语文《观潮》讲课稿【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