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反思【推荐5篇】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授《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一课程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热情和好奇心。他们对于自行车内部构造和机械原理的探索精神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发现在课程设计上,我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实践操作的环节。虽然在课堂上我会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行车内部的构造,但学生们对于实际拆解和装配自行车的机会并不多。这导致了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

其次,我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做出足够的引导和解答。有时候学生们会问一些关于自行车内部结构和原理的深层次问题,而我却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回应。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挫败和失望,影响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做出一些改进。首先,我计划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拆解和装配自行车,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机械原理。其次,我会更加重视学生的提问,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仔细的解答。

总的来说,教授《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一课程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有趣的主题。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门课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一主题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对于自行车内部构造和机械原理的探索精神让我感到鼓舞。然而,我也发现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在课程设计上,我过于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而我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这导致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他们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我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做出充分的回应和引导。有时候学生们会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而我却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解答和引导,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挫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一些改进。首先,我会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拆解和装配自行车,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机械原理。其次,我会更加重视学生的提问,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仔细的解答。

总的来说,教授《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门课程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有趣的主题。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反思 篇三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组、斜面等知识之后的综合运用。

  在展台上出示自行车后,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自行车上的25个部件中,哪些是杠杆?哪些是轮轴?哪些是斜面?有没有滑轮组?

  小组讨论后,抽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的观点。

  上台进行描述的四个同学表现都很好!其中,陈杨同学描述得最完整!他对杠杆的三要素(用力点、阻力点、支点)掌握的很牢固,对轮轴、斜面的认识也十分清晰。

  学生上台描述后,我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再找一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说说你到判断的依据。

  在12个小组的讨论中,有2个小组的同学说“自行车上有滑轮组”,我听到后,立即进行纠正,并讲述“脚踏板带动牙盘转动,牙盘通过链条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后轮转,这是一套齿轮组在链条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在讲述之后,又特别强调:自行车上没有滑轮组。

  本节课,我用“回顾旧知→小组讨论→上台演示→集中评价→识记真知”的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这样,科学课堂才会变得更生动!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反思 篇四

  很早就已经结束了这课的教学,因为一直忙于送教、搞教研活动,也没静心下来对这课作必要的小结。本课从自行车上的制动装置入手,作为教学的引点,我觉得安排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简单机械在自行车上的具体运用,也给孩子一个适当的铺垫。我在教学的`时候,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特意从自行车修理店要来了一个自行车的普通制动装置,让学生在真实的实物面前,感知轮轴的运用,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至于变速自行车的装置,在前有的基础上用图例的方式教学变得顺理成章。

  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跑到我们学校的车棚里让孩子们自主观察。观察之前我作了必要的指导,主要关注两点:一是观察顺序的指导,二是观察方法的指导。为什么要指导观察顺序?因为我觉得自行车首先要给它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再去寻找部分中自行车上简单机械的具体运用,这样不至于“乱点鸳鸯”,也让孩子系统地知道自行车的结构,因为自行车制动装置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基本会将自行车分成若干部分了。

  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不将前面自行车的制动装置也放手让孩子去实物上直接观察?我觉得第一部分马上让孩子去车棚观察,是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我们的孩子知道简单机械,熟悉自行车,但是要将两者建立起联系,并能将自行车上的各种变形简单机械找出来,似乎拔高了要求,教材故意这样编排,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其次你一下子将孩子带到车棚,教学的调控也是有很多困难的,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反思 篇五

  在讲第八课之前事先让每班指定的一名学生把变速自行车课前推到教室里来。结果他们都做到了,考虑到上一节实验课结束的匆忙把实验数据又整理了一下,说出“我们的发现”,上课时我拿了一支笔和一段线绳,讲完发现我说注意看我将要绕两个螺丝钉,看哪个更容易拧到木板里去?我用线绳从笔的上端绕起,第一个绕的圈数多每个螺纹线的坡度小,第二个圈数少每个螺纹线的坡度大,学生大多说是第一个,也有说第二个的,让说理由,聪明的同学用刚才总结的我们的发现—“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来说明,很贴题。

  因为有自行车这个实物教具讲什么东西都比较直观,先让学生找自行车上有什么简单机械,有学生想到了轮轴,学生指对了位置我做了补充,脚蹬+曲柄+链轮就构成了一个轮轴。学生说车把也是轮轴,我补充是车把+前*构成另一个轮轴,车闸是杠杆,我摸到了支点让学生课下观察。至于自行车上有没有斜面我是真的没发现。

  本课主要讲链条齿轮传动效率的比较,先观察怎样数出前后链轮的齿数,有学生想到在齿上做标记,也有个学生说从对着气门嘴的那个齿数起也行,我认可这种找参照物的做法。开始主动轴上的齿轮是48齿,从动轴上的齿轮是14齿,比例是3倍多一点,下面我用粉笔在大链轮和后轮胎上划上白线转动脚蹬整一圈让学生数后车轮能转几圈结果是后轮转了3圈多一些,然后让提供自行车的同学帮忙通过变速装置把后轮转到一个大轮上,这时稍大些的后轮是24齿,再通过转一圈大链轮看后轮能转两圈,这个实验说明前后齿轮的齿数和转的圈数是呈反比的。问学生这两组链轮的搭配哪个转速更快,学生有分歧,我说你蹬一圈大链轮,后轮是转三圈还是转两圈转速快,学生没有大的意见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事情总是这样有优点也有缺点,第一种组合虽然转速快但也有缺点那就是费力,它适合什么路面?(下坡)第二种组合虽然转速慢但比较省力适合什么路面,学生讲上坡,我进一步补充转速最快的组合是最大的前齿轮和最小的后齿轮的搭配,这时最适合下坡路;最小的前齿轮和最大的后齿轮的搭配是最省力的组合,这时最适合上坡路。

  在六二班上完课有学生看出我在讲台上把自行车架上架下比较费力,跟我建议说要是有链轮的教具就不用把笨重的自行车带到教室里来了。跟他解释学校确实没有这种教具,况且这节课还要连带认识车体的其他含有简单机械的部分。但认真思考的学生我喜欢。

相关文章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优秀3篇)

《认识线段》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内容。可能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对此我将教学过程大体分四个层次来进行。第一个层次,想办法将一根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段就是一条线段。引入线段,使...
教学资料2014-09-02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优秀3篇)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精彩3篇】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任教年级:六年级 教 材 内 容 人数:48 人 授课教师:魏发涛 1.跨越式跳高技术 2.游戏:跳高接力 教 1、了解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的四个基本环节。 学...
教学资料2011-02-08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精彩3篇】

山西招生网二本什么时候补录

山西招生网二本什么时候补录(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二本应该在26日左右谢谢各位因为只差了5分还想补录一个好的二本学校。!真是太谢谢了!朋友2010高考二本录取线...
教学资料2015-03-07
山西招生网二本什么时候补录

中学新课改教后反思【优选3篇】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
教学资料2019-01-02
中学新课改教后反思【优选3篇】

四年级《颐和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颐和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采用...
教学资料2018-06-05
四年级《颐和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实用3篇)

导语:小学应用题教学教案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教学内容:课本 练习五教学目标...
教学资料2014-03-06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