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小兔请客》教学设计【精彩3篇】
一年级数学《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了解数学中的加法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兔请客》
2. 数学练习册
3. 小组合作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在班上朗读《小兔请客》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情景再现:老师邀请几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小兔请客的情节和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数学练习:老师出示数学练习册上关于加法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题。通过解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将故事中的情节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5.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数学练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结论。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情景再现和小组讨论中更好地理解了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在数学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解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一年级数学《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认识数学中的减法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兔请客》
2. 数学减法练习册
3. 数学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小兔请客》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小兔请客的情节。
2. 情景再现:老师利用数学实物教具,让学生模拟小兔请客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数学减法练习:老师出示数学减法练习册上的题目,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巩固减法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将故事中的情节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关于减法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数学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故事中的减法规律。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情景再现和数学减法练习中更好地理解了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利用故事情节和实物教具,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一年级数学《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篇三
一年级数学《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的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中的单位名称。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抢答比赛",看谁反应得最快,声音最洪亮。
1、30里面有( )个十 ( )个十是50
2、3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 )个十
二、创设情境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参加她的生日宴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兔子都请了谁吧。(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与体验
1、师: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
(出示主题图1)
客人们到了,小兔子先端来了3盘果子,聪明的小猴悄悄数了数,发现每盘都是10个果子。细心的小兔子担心果子不够吃,就又端来了2盘。现在,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听得最认真,看得最仔细。
2、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果子的数学信息呢?
(小兔先端来了3盘果子,又端来了2盘果子)
(每盘有10个果子)
(小兔先端来的`果子是30个)
(小兔后端来的果子是20个)
3、你能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小兔一共端来多少盘果子?)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4、大家可真棒呐!
那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xx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汇报:( 30+20= ?)
5、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呢?
(用小棒,每捆10根小棒,先拿来3捆,再拿来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
(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拔3个珠子,表示30,再在十位上拔2个珠子,表示20,合在一起有5个珠子就是50)
(用组成,30就是3个十,20就是2个十,3个十加上2个十就是5个十,就是50)
(把十位上的数相加,3+2=5,那30+20=50)
(直接口算)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现在谁来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呢?
学生汇报:30表示原来有30个果子。
20表示小兔又端来了20个果子。
50表示一共有50个果子。
师:在加法算式中,每个数除了有它表示的意义以外,还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 “+”两边的数字叫做加数,把算出的得数叫做和。(“=”后面的得数叫做和)
在30+20=50中,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
(边说边板书)
6、老师要接着讲故事了: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怎么着,大家瞧一瞧,(出示主题图2)他把一盘的果子全扎走了。(提示:一盘的果子有几个呢?)
然后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学们,现在你又得到了哪些有关果子的数学信息呢?
(原来有50个果子,被小刺猥扎走了10个)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7、同桌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1)学生讨论,互相交流。
(2)学生汇报。
(3)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师:在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也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后面的数叫做减数,计算的结果叫做差。
8、谁来说说50—10=40每个数字的名称?
(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整十数,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很多,老师也有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结果写在十位上,个位的0写上就可以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四、实践与应用
练习巩固
五、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