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优秀4篇)

扬州慢教学设计 篇一

扬州慢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扬州慢教学设计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扬州慢教学设计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扬州慢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设立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其次,扬州慢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这种合作性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扬州慢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情感激励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心和同理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还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扬州慢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希望更多的教师和学校能够重视扬州慢教学设计,积极探索和应用,为学生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扬州慢教学设计 篇二

扬州慢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

扬州慢教学设计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平衡。在教学实践中,扬州慢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扬州慢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其次,扬州慢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情感激励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心和同理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还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后,扬州慢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注重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这种要求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综上所述,扬州慢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扬州慢教学设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扬州慢教学设计 篇三

  一、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充分的展示自己,感悟语文课堂的魅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作为辅助学生展示自我的帮手,即时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二、

教材分析

  姜夔的《扬州慢》是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的推荐作品。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而《扬州慢》在写景抒情上又具有代表性,对《扬州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消化单元知识,强化单元重点,所以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分析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

  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中国古代诗词的能力,使其通过诗词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2、点拨法。

  3、品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分析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教学难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我抓住了单元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两点:

  2、学习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理论方法分析鉴赏诗歌。通过两种方法的应用来达到单元目标要求,让学生理解本词的内容,在理解中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作为教学重点,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真正内涵。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灵活运用情景交融的诗歌鉴赏方法分析鉴赏诗歌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诵读,我将诵读法作为自己教学设计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去表现文中主人公姜夔目睹满目凄凉衰败的景象所产生的无限感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诵读要求是: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个性,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完成对文章情感的品味,内容的分析,表现手法的探究,让学生不仅品出了感情,还学会诵读以及对诗歌的鉴赏。所以在教学中我打算将诵读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再配上我适时的点拨有效的引导去激发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兴趣。

  (二)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了朗读法、讨论法、品析法等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朗读、答问、赏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情感,真正完成本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教学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1、欣赏散文诗朗诵《诉说扬州》。

  2、导课:

  由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可以知晓,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让扬州成了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然而,经过战争的洗劫,昔日繁花似锦的扬州变得一片荒芜,再到扬州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二)解题及诵读提示

  “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词题。

  扬州——词的内容慢——慢词(曲调舒缓)

  朗读指导:曲调舒缓、吐字宜慢、停顿稍长。

  (三)音读课文,把握节奏。

  强调字音:少(sho)驻初程荠(j)麦青青

  胡马窥(kuì)江豆蔻(kòu)词工

  指导诵读:

  词的节拍不像诗歌哪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例如:“犹/厌言兵 算而今/重到虚惊 年年知/为谁生”

  (四)意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诵读:

  这首词的有些特殊句式被称为“一字逗”,因为它开头用一字领起,其意义直接贯穿到本句及下句,读这类句子要读出提示语气,例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马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

  合作探究:

  找出《扬州慢》中描写之景和所抒之情。

  描写之景:所抒之情:

  二者之间的关系:借景抒情、情中寓景——缘景明情

  (五)情读课文,把握情感、

  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描写扬州景物的句子,现在我们对它做以整理分类,哪些是实景?今日扬州的特点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哪些是虚景?昔日扬州的特点也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

  实景(今日之扬州):

  虚景(昔日之扬州):

  指导诵读:

  刚才,我们已经对这首词的内容作了分析,因此,在朗读的时候,上片要读出今日扬州城“空”的特点以及对造成这种“空”的原因的厌恶之情,具体为“自胡马窥江去后(沉痛),废池乔木(惋惜),犹厌言兵(憎恶)。”而下片则要读出即使杜牧复活来到这里,看到扬州这番荒凉的的那种惊讶之情。具体为“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短促的语气,惊讶的表情);“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低沉的声调,痛惜的感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高亢的声调,愤激的语气,疑问的语气)。

  (六)美读课文,赏析名句。

  要求:选出本词之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并进行赏析。

  明确:

  (七)教师总结,集体诵读。

  小结之语:

  认真的品读姜夔的这首词,思绪会随着作者的情思而起伏,闭目遐思之中,依稀可以望见在一个雪后的清晨,正值风华年纪、西风瘦马布衣青衫的姜夔来到扬州,徘徊在竹西亭边,二十四桥下,希望寻找当年杜牧的踪迹,然而望见的却是满眼的荒草废墟,因而悲从景生,哀从心起,缓缓步行中,惊叹“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啊,即使杜牧活到此时,也会被眼前景象惊呆,大诗人再也不会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意兴了。

  扬州破败了,破败在荒淫无能的南宋小朝廷手中,破败在一大群贪生怕死的文官武将手里,布衣青衫的姜夔来到此地,为她唱一首挽歌,他没有杜牧的依红偎翠,春眠不晓。他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在斜阳巷陌中,留下了瘦马枯缰的长长身影,留下了他的这首《扬州慢》。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齐声诵读《扬州慢》。

  (八)拓展阅读,提升自我。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诗歌中作者描写的景,进而由景生发的情,结合这种“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歌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黯乡魂:黯,沮丧愁苦;黯乡魂指思乡之苦另人黯然销魂。黯乡魂,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2、追旅思:追,追缠不休。旅思,羁旅的愁思。

  3、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这里是节拍上的停顿。

扬州慢教学设计 篇四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和技能:了解《扬州慢》内容,学会朗读、联读和赏读。

  2、 过程和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掌握“一诗四读”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黍离之悲”,联读其他表达国土沦丧的诗歌,培养学生热爱国土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 体会诗中的“黍离之悲”,激发爱国情怀。

  2、 赏读诗歌,把握美点妙处。

  三、教学难点

  1、 和其他相似诗歌的联读,需要学生发散思维。

  2、 对诗歌美点妙处的赏读,需要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组织赏析语言。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好诗不厌百回读,以读带动赏析。

  2、 点拨法:对于诗中的难点,老师要相机点拨。

  3、 拓展延伸法:在联读环节,对有相似点的诗歌进行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扩大课堂容量。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明星,比如李白,比如杜甫。他们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辉煌诗篇,比如这首诗,大家齐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物阜民丰之地、花团锦簇之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很多文人到了扬州,或诗或词或歌或赋,今天,我们走近南宋一位词人,看他到了扬州有何所见、何所闻、何所感、何所思。(板书:扬州慢)

  二、告知目标

  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还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美读是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所以,今天我们以读为主,分为下面四个层次的读:

  (一)初读:读得准确流利

  (二)朗读:读出情感意蕴

  (三)联读:读出深度广度

  (四)赏读:读出个性理解

  三、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读

  (一)初读:读得准确流利

  我们首先要读得准确流利,这是鉴赏诗的基础,读不准字音,读不准句读,读不成句,读得磕磕绊绊,读得结结巴巴,何谈赏析呢?我早自习已经布置预习了,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效果,看看能否完成最浅层次的目标。(请一学生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读出抑扬顿挫。老师作朗诵指导:

  首先,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扬州慢。这是一首写扬州的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因此,我们要放慢语速来读。

  其次,上下阕分阕处停顿。

  再次,“一字领”处作停顿。如“过”、“尽”、“自”、“纵”、“念”等字眼。

  (按这些要求自由朗读,之后找一学生读,力求读出抑扬顿挫。)

  (二)朗读:读出情感意蕴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作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中各种各样的感情感染着人、鼓舞着人、激励着人、陶冶着人。那么,本词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1、作者看到的扬州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荒凉、凄凉)

  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

  3、用上片一个词概括扬州城。(“空城”或“废池”)(板书此词)

  4、今天的扬州城如此荒凉、如此萧条、如此肃杀,过去的扬州城是什么样的呢?(繁华)用上片具体的词回答。(“名都”或“佳处”)(板书此词)

  5、昔盛今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用原文中的诗句回答。(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是的,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的黑手,君不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不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君不闻“汉皇开边意未已,边廷流血成海水”。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掠,宋室南迁,偏安江南,半壁江山沦为敌手,中原人民惨遭劫难。扬州,也经历了战火的洗劫。此时的扬州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鲜红的芍药年年盛开,却无人欣赏。此情此景,怎一个“悲”字了得!我们应带着悲凉、悲伤、悲痛来读此词。

  (老师范读。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请一同学投入感情朗读。)

  (三)联读:读出深度广度

  1、人们常说:幸福总相同,悲伤千万种。本文的“悲”属于那一种呢?结合小序看最后一句。(黍离之悲,并板书此词)

  2、什么叫“黍离之悲”?结合注释解释。(国家沦亡的悲痛)

  3、表达国家沦亡悲痛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你能想到哪些?

  (学生每回忆起一首,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背,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等。)

  4、 辛弃疾还有一首词,也写了战火燃烧的扬州,还记得是哪一首吗?(《永遇乐·北固亭怀古》)学生结合背投齐背。

  5、 此词和《扬州慢》相比,都表达了“悲”,悲中有何不同?(《永》慷慨悲壮,《扬》哀婉悲凉)

  6、 两词都想到了哪些古人?类型有何不同?(《永》想到的都是英雄人物,他们要么建功立业,要么出师北伐,要么横刀立马、马革裹尸、驰骋疆场;《扬州慢》想到的是杜牧,是才子佳人、雅士风流。)

  一个婉约,一个豪放;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一个低唱悲吟瞻顾徘徊;一个追念英雄想收复故土一展雄才,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一个悲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一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

  (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读出两者区别。)

  当然,以今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辽、夏、金、元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土沦丧,也有诗人表达这种悲痛,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一遍遍撕心裂肺的呐喊“我要回来,母亲!”;戴望舒用他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为什么这些诗人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们要爱惜脚下每一寸土地,哪怕它是一个小小的弹丸一样的岛屿。希望中华大地上不再有黍离悲吟,希望每一个乡村都永远宁静美好,希望每一个城市都永远繁华富丽!

  (四)赏读:读出个性见解

  黍离之悲,是我们对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当我们细化到每一句的时候,又该如何读呢?下面,我们进行个性化的`赏读,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在赏析前或后面投入感情地读。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分析文中的美处妙点,并投入感情地读所选句子。)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样把握,只要读得流畅、读得优美、读得动听、读得感染人,就是好的朗读。

  以上是我们的理解,融入了我们的感情和再创造。姜夔当年自度曲,填了这首词。最早的词就是唱的,传唱于勾栏瓦肆之间。今天,我们还原词的本色,穿越千年的时空,去聆听那个时代的悲唱,去感受扬州的悲凉,去体会姜夔内心的哀伤。下面我们用美的音乐去体会美的文学(听歌曲《扬州慢》)

  结语:这节课我们以美读的方式赏读了这首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浩如烟海。我希望大家多做这样的美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的青春飞扬着郎朗书声!

  四、 作业布置

  从“冷月无声”出发,进行写月诗的联读。

  五、 板书设计:

  空城黍离之悲名都

  六、 教学反思暨说课稿

  美读,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

  站在三尺讲台,我常常心怀感恩,觉得此生和语文相伴、和书香相伴、和朗朗书声相伴,真是我的幸运。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翻阅那线装的古典,体会风骚中那位伊人在水一方;屈原和杜甫的风骨,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忧伤;李白和苏轼的酒量在唐诗宋词里豪放;曹雪芹的红楼里,还可嗅到林黛玉的花香……有这么美妙的诗歌,有这样美丽的艺术,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大声朗读,甚至放声歌唱。

  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美读,是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因此,我就设计了这节以读为主线的课型。

  但是,读应该是有层次的、有科学性的。只是老师读了学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第一组读了第二组读,个别读了集体读,这样的读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深入的。因此,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较为简单。预习中就可以完成目标,但是是基础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老师作朗诵指导,学生再读。这一环节体现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读”和“说”的能力。

  第二层次,投入感情的朗读。设计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感情是朗读的基础,也是高考考点之一。

  第三层次,由“悲”细化到“黍离之悲”,由黍离之悲联读相似感情的诗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老师要注意“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这样的联读设计力求实现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以前,在教学中也进行过这样的联读设计。比如学习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在第二课时设计“边塞诗联读”,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边塞诗,感受祖国古代边塞视野的开阔、劲舞的荒寒、风光的绮丽、征战的悲壮以及战士的情怀。平时多进行这样的联读教学,一定能够拓宽课堂教学的宽度和广度,一定能够表现出宏阔大气的风格。

  本来最早设计整节课都是这样的联读,后来又放弃了。因为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开课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多有诟病。语文教学公开课也有“早出”的现象。所谓“早出”,就是以缩短时间的方式,在对课文才有了一些感知后就早早地离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拓展。这样的早出其实是拔苗助长式的拔高,对经典的文本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一味往外延伸,其实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因此,我还是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环节。

  第四层次,进行个性化的赏读。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赏读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写作手法,这又是高考的一大考点。因此,此环节不可或缺。

  学生上了大学后,就将和课堂上的语文说再见了,但生活中语文将永远和他们相随相伴,学会一诗四读的方法,他们将受益终生。所以,我喜欢让学生大声朗读,喜欢他们投入朗读的状态,喜欢课堂上的郎朗书声,喜欢让诗意地朗读飞扬在每一个学子的青春岁月!

相关文章

《落花生》教学设计两课时【精彩3篇】

b.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
教学资料2013-04-09
《落花生》教学设计两课时【精彩3篇】

摊丁入亩【精彩4篇】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
教学资料2019-02-03
摊丁入亩【精彩4篇】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一年级教学设计【经典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资料2019-04-06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一年级教学设计【经典3篇】

江苏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优选3篇)

2018年江苏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的初级会计职称考生可从6月*日起登录财政部会计...
教学资料2011-06-09
江苏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优选3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6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
教学资料2016-06-08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6篇)

正比例教学设计(最新3篇)

篇一:正比例的意义教案人教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
教学资料2012-07-05
正比例教学设计(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