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模拟试卷三语文试卷
2018届九年级模拟试卷三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 热(chì) 稽 首(jí) 执 拗(niù) 相形见绌(chù)
B. 气 氛(fèn) 自怨自艾(yì) 吮 吸(shǔn) 剽 悍(piāo)
C. 顷 刻(qīng) 翘首以待( qiào) 羸 弱 (léi) 毛骨悚然(sǒng)
D. 叱咤风云(zhà) 戛然而止(jiá) 惟妙惟肖(xiào) 债 券(quàn)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真谛 沧海桑田 销声匿迹 一代天娇
B. 娴熟 获益匪浅 融会贯通 锋芒毕露
C. 狼籍 鳞次栉比 无精打采 一筹莫展
D. 烦燥 大庭广众 通霄达旦 本色当行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工商行政部门没收了三卡车假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我们不能因中国加入了WTO就妄自菲薄说中国已跨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C. 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致使成千上万无辜者死于非命。
D. 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时,爸爸包含着深情说:“中国人民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啊!”妈妈和我也随声附和着。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舌尖上的中国·心传》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B. 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 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D.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二、诗歌鉴赏
对下面的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A.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
B. 三四句中“疑”“急”儿子,捕捉住这一刹那件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C. 不系船,这种生活中的琐事,在水乡是极为平常的,反映了溪居生活的忙碌和困顿。
D.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名著阅读
我们航行还不到三天,海上就起了大风暴。到了第十天,有两艘海盗的船在追赶我们;由于我那单桅帆船负重超载,航行很慢,我们也没有自卫的条件,所以海盗船不久就追上了我们。两艘海盗船上的人几乎同时上了我们的船,他们在海盗头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爬了上来。可当他们看到我们全都脸朝下在那趴着(这是我下的命令),就用结实的绳子将我们的双臂捆绑起来,留下一人看守,其余的都搜刮船上的财物去了。
因为这个心狠手辣的恶棍好几次都企图说服两位船长把我抛进海里;虽然没有得逞,却究竟占了上风,竟说服他们要以一种比死还要令我难过的惩罚来整治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恶棍”是____________人(国籍);“一种比死还要令我难过的惩罚”中的“惩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某报“你说我说”栏目的一则谈话背景,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写一条手机短信,阐明你对成语运用现状看法,30字以内,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背景:《中国成语大会》近日在央视热播。成语一直被人们忽视,节目组总导演关正文直言,现代人“对不起”成语。他说:“成语就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它是表意工具,也能开启一扇大门。”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每年4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著名的百岁将军通路商,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体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填空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富含哲理表达高瞻远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诗人思家念亲情感的句子(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通 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断子之手足 醉翁之意不在酒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之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 诲汝知之乎 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______________的观点,甲文则用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七、现代文阅读
一双皮鞋的秘密
①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②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③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 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 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 我的家境很穷。
④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⑤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⑥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⑦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 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 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⑧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
⑨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⑩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 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 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一天,我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
(佚名文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想要皮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文章第6段的作用。
3.阅读全文,说说一双皮鞋的“秘密”究竟有哪些。
4.文章结尾写到,“我”觉得头发花白、驼背的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结合全文,分析“我”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②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色迷濛,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③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④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⑤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有时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⑥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 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⑦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⑧《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
⑨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
⑩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选自《深圳商报》20xx年11月5日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
2.按要求品味语言。
(1)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
4.根据上下文,补写第⑨段“痴想”的具体内容。
5.探究下面语句中“露”的内涵或作用。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摘自曹操《短歌行》)
(3)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
八、命题作文
请以“最美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