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3篇)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万以内数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千以内数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 通过口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字运算。
二、引入
1. 引入万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的存在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
1. 讲解万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2.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他们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用方法。
四、实践
1.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他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五、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万以内数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万以内数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千以内数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2.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口算题,让他们迅速恢复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引入
1. 通过举例讲解,引入万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万以内数,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习
1. 讲解万以内数的书写规范和读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
2.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用技巧。
四、实践
1.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他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掌握水平。
五、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对万以内数有更深入的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三位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
(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
(4)提问式小结.
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P69例2
(1)出示计数器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10个一是( )、10个( )是一百、( )个一百是一千.
(2)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
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3)三位数的读写法.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1]不带0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235.
[2]中间带0的三位数.
[3]末尾带0的三位数.
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总结
2、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234 520 806 721 910 9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二 四百零四 六百五十 七百
(3)P69 “做一做”1、2
三、发展练习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四、作业 P7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