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拱形》教学设计【经典4篇】

《找拱形》教学设计 篇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拱形的概念,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找拱形》数学课。本课面向初中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拱形的特点和性质。

一、导入环节

在开始课堂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拱形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什么是拱形?拱形有哪些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探究拱形性质

1. 组织学生一起观察身边的拱形建筑,让他们找到拱形的特点和规律。

2. 设计实验:用软弯的硬纸板制作不同形状的拱形,让学生探究不同形状拱形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3. 讨论拱形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建筑中的运用,如拱桥、拱门等。

三、拓展练习

1.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拱形建筑模型,并用小木棍、胶水等材料制作出来。

2.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拱形建筑最稳固。

四、总结反思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并展示自己设计的拱形建筑模型。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以上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将在实践中感受到拱形的奥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找拱形》教学设计 篇二

拱形是一种古老而具有美学价值的建筑结构,通过设计一堂有趣的《找拱形》数学课,激发学生对拱形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启发思维

在开课前,可以通过展示多种拱形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拱形的形状、特点和应用,并让他们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拱形的兴趣。

二、实践探究

1. 利用软硬纸板、小木棍等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拱形结构,观察不同形状的拱形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大型拱形建筑模型,展示在班级中,并进行评比。

三、拓展练习

1. 设置拱形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推理来深化对拱形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拱形建筑,让他们感受真实的拱形结构,加深对拱形的认识。

四、分享交流

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上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对拱形的理解和想法,并互相交流学习。

通过设计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找拱形》数学课,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拱形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找拱形》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找拱形》是“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第二部分内容,是在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后,所单独研究的一种形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拱形,并初步了解了拱形特点之后,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设计的一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多地接触和认识生活中的拱形或类似拱形(圆顶形、球形)的弧形的物体和拱形物体的作用。并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一节课的难度不大,但内容不少,把握详略,注意理清思路是上课成功和关键。

  二、教学重点是拱形的特点及应用。难点寻找并描述饮料瓶形状结构特点。

  本课的探究活动有三个,一是在观察感受乒乓球的厚薄、软硬后,用半球来承担压力,认识圆顶形物体的抗压能力;二是通过挤压整个乒乓球,感受球形物体的承压能力。用这两个活动有两个目的:认识类似拱形物体的承压能力大,并引入对它们且有这一特点的原因进行分析。三是观察塑料瓶结构特点,合理分析这些结构包含的科学道理。感受科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拱形应当有比较深的认识,对的观察物品和表达特点应该可以较好完成。简单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也应当能比较顺利完成,具备了初步探究活动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按说,这一节的难度不大。

  四、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课的设想是利用两个探究活动,有逐步认识拱形和类似拱形的弧形物体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了解拱形与圆顶形、球形之间的联系。再利用一个观察活动,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从而感受科学的巨大力量。在基础知识准备之后,让学生观察塑料瓶结构,并描述其特点,加深知识认识,体会知识的应用。最后,利用多媒体图片、学生的生活经验总结拱形在人体、其它生物体中的存在和作用,巩固对知识的认识。

  2、学法

  (1)通过探究活动感知拱形与圆顶形、球形之间的联系,利用观察到的实物或已有的知识积累认识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分析弧形物体能很好承重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复习拱形的特点后,出示一些类似拱形的建筑物图片,发现它们与拱形的异同,引入对球形和圆顶形的实验与分析。因此,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结构,引入圆顶形和球形物体的认识。然后,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半球形的乒乓球和整个乒乓球的承压能力的实验,认识拱形组合的弧形物体承压能力很大。进而帮助学生分析弧形物体能很好承重的原因。

  2、探究活动,利用对半球形的乒乓球和整个乒乓球的承压能力的实验,认识弧形物体承压能力很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达到认识拱形与圆顶形、球形之间的联系的目的。在此,给学生提示:圆顶形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拱形的组合,且不产生外推力。球形中最坚固的形状。

  3、认识了解拱形的具体应用。先通过一个观察、描述活动让学生认识塑料瓶结构、特点,加深对知识认识,体会知识的应用。

  4、利用直观的图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总结:拱形在人体、其它生物体中的存在和作用,巩固对知识的认识。

  5、小结本节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交流补充,做到学有所获。

  六、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结束后,我仔细琢磨多次,主要成功之处是:教学流程是清晰的.,把握了重点,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科学知识的应用也产生了较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得到落实。有待改进的地方是:

  1、过高估计了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如观察塑料瓶的结构特点并描述出来,这一环节出乎意料的尴尬,许多学生不会或根本不去观察,这也是平时学习习惯训练方面的不足。

  2、学生活动和学习的思路是模糊的,不明确目标,只是被动地去做、去学。

  3、课堂激情不高,专心投入的人不多,后半节学生的激情才有所改变,导致教学时间有些紧张。

  4、由于方法和器材原因,实验效果不好,部分学生对圆顶形和球形特点认识仍然比较模糊。

《找拱形》教学设计 篇四

  一、背景分析

  1、教材

  《找拱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四课。本单元体现的是“设计与技术”的理念,这也是韦钰院士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时所大力倡导的理念。

  本单元主要围绕形状与结构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来结构教材,一共有八课,前面的七课都是探究不同形状结构所包含的力学道理。其中,第一课《抵抗弯曲》、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探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第三课《拱形的力量》、第四课《找拱形》则是探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拓展到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还从人造物体扩展到生物体。

  在研究了典型的拱形的特点后,本课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认识生活物品中的拱形;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这不但使学生对拱形的概念加深,也使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有所提高。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了解圆顶形和球形的承重特点。狭义的拱形概念是指像第三课中的纸拱、瓜皮拱那样的拱。其他由不同曲面构成的形状分别叫圆顶形、球形、弧形、抛物线形等等。广义的拱形结构概念则包括所有的弧形,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称作弧形结构。基于学生的水平,我们采用狭义的称呼。“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把圆顶形、球形看成是拱形的组合。使学生对弧形结构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第二,观察分析塑料饮料瓶形状结构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项活动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可以涉及美观、方便或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三,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与生命世界的学习联系,加深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

  2、学生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及学生背景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2、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3、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依据本课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承受压力的特点及其分析。

  四、教学难点

  我校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外出旅游见得也多,但是仅限于科学知识且流于表面,对于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明白,前面学习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时亦如此。虽然旅游中看到很多拱形,但是并没想过其中的道理。依据本校六年级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可以确定本课的难点: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弧形结构的设计并分析这样设计的道理;寻找生物体的拱形形状,并分析对它们自身有什么重要意义。

  五、教学准备

  1、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

  2、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

  3、鸡蛋2个;

  4、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拱形结构在承载重力时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的特点

  1、找生活中的拱形。(学生举例,教师课件展示)

  2、观察圆顶形、球形物品(课件图片)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1)它们与拱形相似吗?

  (2)用纸拱演示。

  3、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它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

  4、观察、实验、分析。

  (1)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乒乓球的软硬。

  (2)估计一下,把3个半个乒乓球、3个整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2)握鸡蛋的实验。

  5、我们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谈话。

  看来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出示塑料瓶)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2、指导研究。

  (1)观察:塑料瓶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

  (2)推理:(以底部为例)塑料饮料瓶底部大多做成圆顶形,为什么?

  (3)验证:比较平底瓶与圆顶形底瓶的承受压力能力。

  (4)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自主研究其他部位的形状。

  4、汇报交流。

  (四)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

  1、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

  2、观察乌龟、贝壳、蛋壳,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还有哪些生物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五)小结,尝试设计:研究了拱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尝试设计什么的物体或者工具?

  七、板书设计

  找拱形

  圆顶形弧形结构

  球形

  总体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重在围绕拱形物体进行辨识和进行体验式实验、受力分析,以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理念。从已有的教学来看,此设计能够在课堂较好地予以实施,当然,也并非一成不变,教师也需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

相关文章

课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经典3篇)

教材介绍: 本文介绍绿色千岛湖的形成与美景,揭示一个道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
教学资料2014-09-04
课文《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经典3篇)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最新5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外语教学中,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现代化的外语教学手段提高了外语教学水平,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作 者: 陈淳 作者单...
教学资料2012-01-03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最新5篇)

《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反思【精彩3篇】

《让我们学会合作》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音像材料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实践、创造积极性。在这节课中应首先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认识到...
教学资料2018-04-09
《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反思【精彩3篇】

让学生专心听讲数学老师教学反思【实用3篇】

课堂上总有几个学生在老师讲得激动人心时,他们在小声地窃窃私语,或开小差,手里做着小动作。更可恨的是:上课时他不肯听,作业不会做,一定要老师教了以后才会。可见,专心听讲是多么重要。反思课堂教学:一、学生...
教学资料2016-05-03
让学生专心听讲数学老师教学反思【实用3篇】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二 燃烧热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燃料燃烧热的概念。 2、了解和掌握固体燃料或沸点大于250℃重质液体燃料发热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氧弹式热量计的构造、安装及实验技术。 二、实验...
教学资料2011-09-04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

的含义及其表示教学设计(推荐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
教学资料2015-04-08
的含义及其表示教学设计(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