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精简3篇】

《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 篇一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仓颉造字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之一,而“册”、“典”、“删”等字则是代表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汉字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讲解仓颉造字的传说,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据传说,仓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聪明的人,他观察自然界的事物,从中汲取灵感,最终创造了汉字。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形成和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其次,我们可以以“册”、“典”、“删”等字为例,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这些字在古代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通过对其演变过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书写规范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仓颉造字和汉字演变有关的活动,如模拟仓颉造字的过程、学习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通过《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提高他们的汉字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多地注重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在汉字的海洋中感受无限的乐趣和魅力。

《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 篇二

在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仓颉造字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之一,而“册”、“典”、“删”等字则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他们的汉字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讲解仓颉造字的传说,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仓颉造字是一个古老的传说,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独特之处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汉字的学习和探索。

其次,我们可以以“册”、“典”、“删”等字为例,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这些字在古代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通过对其演变过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书写规范是如何形成的,帮助他们提高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仓颉造字和汉字演变有关的活动,如模拟仓颉造字的过程、学习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通过《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提高他们的汉字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多地注重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在汉字的海洋中感受无限的乐趣和魅力。

《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 篇三

《仓颉造字》与《”册”“典““删”的来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讲结绳记事和物语的故事。

  2、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

  4、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 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点:

  寻找资料,了解一些汉字的来历。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一些汉字的来历的资料等。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汉字到底是是怎么来的呢?

  2、提出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仓颉造字》一文,讲讲“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与问题。

  (2)读《“册”“典”“删”的来历》一文,了解“册”“典”“删”的本义。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关于《仓颉造字》

  1、我会读通、读顺这个故事,并能准确地读准生字词。

  2、“结绳记事”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

  3、“物语”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

  4、仓颉是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的,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二)关于《“册”“典”“删”的来历》

  1、我知道这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本头上写字有关。

  2、我还知道了“象形”和“会意”是汉字产生初期三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三)资料搜集展示:

  1、汉字之最。

  (1)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是齉(nàng),共36画。

  (2)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的”字,平均25个字中就能遇到一个。

  (3)汉字中形声字占82%。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67%。

  (4)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是“那”字,有:nā,ná,nà,né,něi,nu,nèi,nuò

  2、汉字起源的传说: 契刻记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右图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3、一些汉字的来历。

  (1)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种;但演化到现在,细分成“舨、舟、艇、船、舰”等不同小大规模与形制的“舟”。

  (2)一开始金属只有“金”一种,但随著冶金技术的发展,对于金属的知识更加丰富,“金”被细化成“金”、“银”、“铜”、“铁”等等。

  (3)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4)五代刘龑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字。

  (5)在近代,由于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著“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于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

  (四)创作性展示

  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

  三、知识的拓展延伸

  课外再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它汉字的来历。

未完...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基金转换省钱又省力(实用3篇)

在股市经历近一个季度的磨砺后,投资者对于大盘一两百点的单日振幅已开始“无动于衷”,大有“任其自生自灭”的架势。而一些资深老基民此时却亮出了规避风险的“必杀计”——基金转换。“当前证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
教学资料2012-09-02
基金转换省钱又省力(实用3篇)

诺基亚手机真假的辨别

诺基亚手机真假的辨别 首先要走出一个误区,大家买机器最常看的就是 *#06# 来区分产地了,串号的第七、第八位代码表...
教学资料2013-08-08
诺基亚手机真假的辨别

管彤(精彩4篇)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管彤(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管彤,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1992年主演电影《青春作证》;1994年开始在北京有线电视台影视部、中央电视台主持节...
教学资料2017-03-09
管彤(精彩4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选6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教学资料2014-07-01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选6篇】

咏月教学设计(优选3篇)

3咏月 教学目标: 1、这是一首...
教学资料2012-02-07
咏月教学设计(优选3篇)

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优秀3篇】

、说明文文体知识 1、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
教学资料2014-02-08
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