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篇一
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教学计划。在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首先,我们将以“数的认识”为重点,包括数字的认知和数量的感知。通过数字的认知,让学生熟练掌握1-10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在数量的感知方面,我们将通过实物教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对数量有直观的感受,建立数量的概念和认识。
其次,我们将注重“数的运算”和“图形的认识”两方面的教学。在数的运算中,我们将教授学生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他们熟练掌握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图形的认识中,我们将教授学生认识各种常见的几何图形,让他们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最后,我们将进行“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方面的教学。在综合运用中,我们将通过综合性的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拓展延伸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数学思考和探究,开展一些拓展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将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篇二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套全面的教学计划:
首先,我们将以“数的认识”为基础,让学生熟练掌握1-10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通过数字的认知,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建立数量的概念和认识。在“数的运算”方面,我们将教授学生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他们掌握数字之间的运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们将注重“图形的认识”和“量的认识”两方面的教学。在图形的认识中,我们将教授学生认识各种常见的几何图形,让他们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量的认识中,我们将教授学生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不同的量,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比较,建立对不同量的概念和认识。
最后,我们将进行“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方面的教学。在综合运用中,我们将通过综合性的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拓展延伸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数学思考和探究,开展一些拓展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将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中畅游,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篇三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
三、本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五、渗透习惯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各单元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