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经》》教学设计【精彩3篇】

文章一:语文《诗经》》教学设计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习《诗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大量的古代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诗经》教学课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诗歌呢?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诗经》的背景和特点来引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周代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民情感。通过介绍《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可以引发学生对这部古代诗歌的兴趣。

其次,通过选取《诗经》中的经典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内容简洁、意蕴深刻的诗歌,如《关雎》、《国风·周南·蒹葭》等,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鉴赏和理解。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意境表达和情感表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魅力。

最后,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和创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经》诗歌进行朗诵,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表达,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让他们仿写古代诗歌,体会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让《诗经》这部古代诗歌作品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文学修养的一部分。

文章二:语文《诗经》》教学设计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诗经》教学课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诗歌呢?

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引入《诗经》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诗经》的古代典籍、诗歌内容和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这部古代诗歌总集。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呈现《诗经》中的经典诗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诗经》诗歌欣赏和解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读和分析一首《诗经》诗歌,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探讨诗歌的语言、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诗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诗歌创作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诗经》中的诗歌进行创作,通过诗歌的表达和演绎,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可以组织诗歌创作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让《诗经》这部古代诗歌作品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文学修养的一部分。

语文《诗经》》教学设计 篇三

语文《诗经》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像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兴趣。)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学生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解说:设计此题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从总体上提纲举要,让学生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对加深理解三首诗有着点拨作用,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激发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解说:此题设计主要让学生把握情节的典型性,由此方可有触类旁通的据点,伸入生活的细微之处,把握诗歌的意境。)

  2.具体研习《秦风无衣》

  ①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解说:此题设计除了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当然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②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像,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像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解说:此题旨在激发学生推断想像能力,透彻把握诗的形象。)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解说:此题设计是为了解决对情节和重章复唱的理解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像,而想像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您就“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像,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相关文章

第一次教练教学滑轮作文【经典6篇】

第一次教练教学滑轮作文 第一篇我很害怕去滑冰。第一次,我去滑冰的时候,还没有进场时,我就兴高采烈地跑着、跳着,可是一上冰,我就心惊胆战地站在那里,因为我很害怕摔倒,爸爸鼓励我说:“害怕干嘛?最多也就摔...
教学资料2019-08-07
第一次教练教学滑轮作文【经典6篇】

浑圆(精简3篇)

浑圆hún yuán[释义] (形)很圆。 [构成] 偏正式:浑(圆 [例句] 那~的珍珠看起来光彩夺目。(作定语)...
教学资料2012-07-06
浑圆(精简3篇)

敬重卑微阅读答案【实用3篇】

尊重卑微,才能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变得坚强而伟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敬重卑微阅读答案2017,欢迎阅读参考!?毒粗乇拔ⅰ吩亩猎模郝煲霞易搴秃湍滥溃γβ德担敢仙铣旨摇K...
教学资料2019-06-04
敬重卑微阅读答案【实用3篇】

美国留学的几大优势(精彩3篇)

一、留学美国的优势 1、接受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最新的世界大学100强中,美国大学的数量达到了52所之多,超过了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2018-05-07
美国留学的几大优势(精彩3篇)

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研究(优质3篇)

摘 要 蓝宝石单晶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成为当前重要的技术晶体材料之一,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蓝宝石单晶的主要性能,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的蓝宝石单晶生长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最后...
教学资料2014-09-06
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研究(优质3篇)

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

自20世纪60年代,写作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分别从过程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和社会互动的角度揭示写作的特征.对研究历史中出现的三种模型的方式进行研究,可以看到西方写作研究的进...
教学资料2012-04-08
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