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反思(精简3篇)
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反思 篇一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是一门艺术,需要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此不疲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音乐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分解练习、循序渐进、反复练习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如何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音乐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激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让他们真正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反思 篇二
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音乐是一门艺术,需要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音乐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分解练习、循序渐进、反复练习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音乐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激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不断挑战自我,提高音乐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是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就感。
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反思 篇三
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于‘育’。所谓‘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才能逐步掌握音乐双基、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一、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进行音乐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周密而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工作是确保教学能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所以,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目的是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老师有计划,有目的,要求明确,严格落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形成。一进教室,我站在前面夸奖第一个坐好的同学,这样其它的小朋友一般都能自觉地坐好。再如:学生每次打开书时,都要一边翻书一边说话,面对这种情况我把正确的行为编成顺口溜:“打开书,快静齐,勤思考,认真看。”学生会说顺口溜后进行打开书比赛,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1、明确音乐课堂常规要求。首先是课前准备,主要是要求学生认真做到:备好学具快、静、齐。其次是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再次,要求学生知道并注意时刻保持良好的坐姿、朗读歌词的姿势、演唱歌曲的姿势、演奏课堂乐器的姿势(如乐器怎么拿?怎么演奏?怎么放)等。
2、持之以恒抓落实。(1)、抓典型。抓好的典型,也抓差的典型,奖优罚劣,表扬第一个按照老师要求做好的同学,以点带面,这样其它的同学就都能自觉地像第一位同学那样做好了。(2)、搞评比。就是在所教班级里面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排与排之间执行课堂常规要求的比赛。我们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多表扬激发音乐学习动机,规范课堂纪律。每一次学生进教室之前,我要求学生排好队,比一比谁排队时最快、最安静,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评比。
3、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课堂常规放在音乐中进行。
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既要对学生进行站、立、坐、及排队、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歌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乐律感的儿歌(人坐直。脚放平,胸挺起等),让学生安静坐好,强调所有的训练都要在音乐中进行,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牢固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的心灵接触,学生听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听”是进入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听音乐的方法,养成认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如何听音乐有个方法问题,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赏音乐的习惯和科学的听赏音乐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赏音乐的能力,使音乐伴随他一生。音乐一开始要静静的听,完整的听,在参与听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学生只能对作品感悟到:高兴、欢快、优美、忧伤等情绪,随着参与听赏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寻找“为什么?”使学生从感官的欣赏到理性的分析,掌握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懂得音乐艺术像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绘画艺术中的线条和色彩一样,也有它自己的一套传情达意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我们平时正是根据音乐中各种不同的音乐要素及其表现形式——如旋律的起伏与平稳、节奏的紧凑与松弛,以及不同的力度、速度、节拍、调式、演唱形式等来“听”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情绪、风格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的。
但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去听,学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听”变自觉的“我要听”,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如欣赏《快乐的早晨》,可先编讲一个简短故事作为欣赏前的导言,然后提出听赏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静静地仔细听,来感受早晨优美的景色和活泼的小熊猫欢快的心情。复听时,让学生跟着音乐动一动,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活泼欢乐的情绪。再如:欣赏《谁来了》,使学生能从音乐中感受不同动物的音乐形象,由钢琴演奏的“狮吼”是最具特色的,一连串的上行音阶,叫起来很像雄狮的怒吼,此外还有乌龟、小兔、小鸭等,学生听后都能异口同声说出来,因为大管深沉、后重的音色表现了乌龟迟缓而笨重的形象,单簧管丰满、圆润的音色奏出了小兔子轻快跳跃的旋律等等,使学生边聆听边有如身临其境,体验大自然与人的密不分割的关系,表现出音乐的魅力。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和训练,使小朋友自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注重情感体验和表现习惯地培养。
1、激发兴趣,体验情感。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特别注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内在情感和音乐美,进而要求学生在正确演唱、演奏作品的基础上,用心去演奏,用情去歌唱,努力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有了兴趣可以产生情感,情感可以上升为审美,审美可以积淀情操,情操可以升华人格。
2、引导训练学生轻声唱歌,防止喊唱!
在音乐课上学生会经常出现喊唱的现象,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在儿童表现欲的驱使下,他们为了显示出自己声音大,表现出自己唱得最好,就会用上全身力气喊唱。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能训斥,更不能不耐烦,而需要的是因势利导,毕竟他们仅处启蒙阶段,还不懂得发声的方法。因此,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除了“言传”以外,更注意“身教”。如在学生学会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曲之后,我们会启发学生:
“摇篮曲是一种哄孩子入睡时演唱的歌曲题材,我们如果想让妈妈入睡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学生都会说:“要轻轻地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做到轻声唱而不大声喊唱,就必须让他们漫漫理解歌唱的要求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自然地轻声唱歌的习惯。
四、运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唱、动的习惯是学习音乐的关键。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小学阶段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课抓起。但是要让学生真正“习惯成自然”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持之以恒的科学而严格的训练,并多采用激励评价的手段予以效果的提升。
激励是一种对人的刺激,这种刺激既可以巩固人们正确的行为趋向,也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并起到导向作用。激励评价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为宗旨的教学手段。我们认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激励评价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日形成。在激励教学法下我们能看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如在激励评价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纪律表现良好、主动参与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的学生的比例有所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挥;课堂教学秩序良好、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有明显进步。这样,学生在和谐的音乐氛围中不但学会了如何在音乐课上进行学习,同时也初步养成了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形式的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学习行为中的闪光表现,寻找一切机会给予激励和肯定,如一个良好的坐姿,一次认真的欣赏他人的演唱,或一次专心的聆听音乐等,我均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甜甜的微笑,并奖予一颗红星,一朵小红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带着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从而促使学生有形无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得以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造就学生个性发展,将来走向事业成功的客观需要,这就必须从小抓起,不能延误。
我在教学实践中,始终贯穿并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表现的机会:唱得好,唱得坏是一回事;敢不敢唱又是一回事。对于一些腼腆害羞、性格怯懦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敢唱,不愿唱的情形,我们经常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允许他可以找班里的朋友和他一起唱,逐步帮他们找到自信和勇气,在同伴互助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感染。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敢于当众歌唱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自信心、一种做人的勇气、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使学生拥有自己丰富的音乐体验,其实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人格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门观察到:学生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有时,老师的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对学生竖起的大拇指,给他音乐书上扣一个小红旗,他会兴奋好几天。我认识到激励行为对于老师来说,看似是个不起眼的可以忽略的小动作,实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改革意识的很直观的体现,是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的地方;凡是被老师表扬过的学生,上课纪律也好了、带学具也齐了、唱的歌、吹的小曲子都带有情感了!我们教研组的老师要求每新接一个班都要在短时间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耐心的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量以轻松的语气和学生说话,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进行教学活动。这种尊重体现在音乐教学上,会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在唱歌教学中,每一次学生唱的有感情时、吹奏的整齐时,我们都给同学们录音,然后大家一起听录音进行评判:谁的声音最美?谁的表现最有感情?每一次公开课学校都要录像,我们师生一起看录像、研究成功的地方是怎么努力的?失败的地方需要哪些改进?在声像的观看中互相学习。每当同学们听到录音时教室里安静极了,看录像时学生露出得意的面部表情。我认识到,给学生录音、录像是对他们创造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一种尊重激励。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音乐教师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第一线的音乐教师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创新。要搞好教学,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在课堂上言传身教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好习惯,益终生!让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都来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