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智人
智人
智人(智人)
智人,生物学分类中人属中的一个“种”,为地球上现今全体人类的一个共有名称。
目录 智人概念 智人特点 智人发现 智人概念智人的学名Homo sapiens来自拉丁语,其中Homo的意思是“人”,sapiens的意思是“智慧”。Homo sapiens的意思就是“智人”。 关于智人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期有各种不同的推测,通常认为是在大约20万年前。关于起源地点,科学界的观点也不一致。通过分析化石和DNA(脱氧核糖核酸),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20万年只是很短的时间。就是在这很短的时间里,智人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繁荣。从热带到南北两极,全世界凡是有陆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人类居住。一种动物的分布如此之广,唯有我们智人。 智人在诸如大河流域这样的地方建筑城市,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发展出文明。如今的智人,甚至已经在设想到宇宙空间去居住。这样的高度繁荣,除了人类,地球上没有其他的动物。
智人特点捕猎能手
一个多世纪以来,智人的起源是人类进化研究中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许多科学家认为,智人与人类更原始的祖先一样,发源于非洲。但也有科学家提出,智人是在世界不同地区分别发展起来的。 此前,科学家已经在非洲发现了大量几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化石,但却未在非洲找到处于智人起源的关键阶段,即约10万到30万年前之间,生存年代明确的智人的化石。新发现的智人化石填补了这个空白,与分子生物学的预测结果比较吻合,对人类祖先发源于非洲的假说是一个重要支持。在这些头骨化石出土的地点,还发现了很多河马、羚羊等动物的骨骼以及多种相当先进的石器。这表明被发现的智人曾是捕杀动物的能手,其食物中肉类的比例较高。
怀有情感
科研人员还发现,部分智人的头骨上有刀痕,智人儿童的头骨还有着格外明显的光泽,像是经常被触摸,并可能曾用作装饰品或器皿。科学家提出,这意味着当时的智人可能以某种仪式保存了儿童的骨骼以留作纪念。这可能是人类对死亡产生某种认识和感情反应的最早例证,其他动物不会具有这样的复杂行为。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智人在躯干与四肢骨骼上的特征是:充分适应于直立姿态,走路时两足交替跨步。至于出现时间,还有一种说法:早期智人可能在35万年前出现于东南欧,约20到25万年前出现于西欧,约13万年前出现于东非。以后,在欧洲其他地方,地中海沿岸,中国以及远东地区都有智人出现的踪迹。
早期智人
原称“人属尼安德特种”,简称“尼人”,相当于以前划分的古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与现代人更为接近,但仍带有许多原始性质。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其生存年代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到五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中期后一段到更新世晚期前一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中国的马坎人、长阳人和丁村人均属于尼人。尼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50毫升。 现代生物学把尼人和智人分为两个不同的种,是平行关系。于4万年前灭绝。智人成为人亚科硕果仅存的物种。
晚期智人
原称“智慧的人”,简称“智人”,相当于以前划分的新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除有某些原始性之外,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文化上已有雕刻和绘画艺术,出现了装饰品。生存年代大约五万年前开始,直到现代。属地质学上更新世后一阶段到全新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后期到现代。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现代人,但现代人的概念,还是以指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类,即距今约一万年前至现在的人类为宜。
智人发现埃塞俄比亚 2003年6月12日,美国科学家公布一项研究发现,在埃塞俄比亚发掘的一批约16万年前的人类骨骼化石,是当时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即“智人”的化石。这一发现填补了智人进化历程起点处的空白,并对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理论提供了证据。 这些化石是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东部中阿瓦什地区一个干燥的山谷里找到的,其中包括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儿童的相当完整的头骨以及另一名成年人头骨的部分碎片。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2003年6月1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显示,上述智人生活在约16万至15.4万年前。科学家说,这些头骨在解剖学意义上无疑属于智人。他们有着相当多的现代人特征,例如成年人头骨有较大的球形颅骨,面部扁平。但他们也有一些较为原始的特征,例如两眼距离稍远,眉脊突出等。此外,这些智人缺少尼安德特人的某些特征。这表明他们处在智人这个物种发展的起始阶段,介于更原始的人类与现代人之间。 以色列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2月27日报道,以色列考古学家在该国一个洞穴中发现了距今约40万年的数颗现代人的牙齿化石和其他遗迹。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此类遗迹,因此可能推翻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进化史理论,对人类史和考古学有重大的意义。 牙齿化石距今约40万年 特拉维夫大学的阿维·戈福尔教授和拉恩·巴尔卡伊博士在以色列中部格什姆山洞中发现了这些牙齿化石。该洞穴于2000年被发现,此后便一直是考古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这些牙齿化石形状大小均和现代人的牙齿极为类似。经过X光和断层扫描测定,它们距今约40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现代人化石,而此前在非洲找到的现代人化石仅有20万年历史。这项发现把现代人的起源年代往前推了15万到20万年。 当时人类已开始人工取火 除此以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人类
非洲起源
欧洲,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达尔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一本专著中大胆推测:非洲是人类的摇篮。此前在1863年,则有人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但也就从这时起,在南非,在东非,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尤其是1974年,在东非大裂谷所在的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露西少女”猿人骨架,距今超300万年;加上非洲出土的大量早期人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于是,全球人类“走出非洲”的学说,一时勃兴。
多地起源
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说:“在我们中国,发现过距今300万至500万年间的猿人化石,发现过龙骨坡约200万年前的能人,发现过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发现过距今约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发现过郧县人等距今几十万年的直立人,发现过距今二三万年的智人———巢湖人、富林人,还发现过距今约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中国起源自成一体,纵线贯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多地起源”学说值得支持。
学科分类
分类 中文名称( Chinese)→ 人(考古学家李济曾经翻译为“有辩的荷谟”,语出《荀子-非相》) 拉丁文学名( Name)→ homo sapiens 门(Division)→ Chordata 脊索动物门 纲(Class)→ Mammalia 哺乳纲 目(Order)→ Primates 灵长目 亚目(Suborder Order)→ Anthropoidea 人猿亚目 次亚目(Intraorder)→ Catarrhini 狭鼻猴次亚目 超科(Superfamily)→ Hominoidea 人猿超科 科(Family)→ Hominidae 人科 属(Genus)→ Homo 人属 模式种(TYPE SPECIES)→ H. sapiens 智人 其它种(OTHER SPECIES)→ H. rudolfensis 鲁道夫人 H. habilis 能人 H. erectus 直立人 H. ergaster 匠人 H. heidelbergensis 海德堡人 H. neanderthalensis 尼安德特人 H. sapiens 克罗马侬人 H. floresiensis 弗洛里斯人 H. erectus 爪哇原人 时代:约200万年前至现代 分布:全球 食性:杂食性 典型体长:平均男性高1.8米 女性高1.65米 简介: 人属是灵长目人科中的一个属。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现代人是其唯一幸存的一个种。人属最大的特点是其发达的脑。在20万年的进化中其脑的容量扩大了三倍。 在人科中人属的特点是: 特别大的头颅容量 前额直立 不断增大的脑,尤其是大脑 咀嚼肌肉的退缩 牙齿的大小逐渐相近,逐渐减小 上下颌逐渐变小 手逐渐灵活 出生道变阔 妇女乳房变大(无法在化石中验证这是否也适应于已灭绝的人种) 骨骼和我们相同的现代人,最早约在四万年前的欧洲发现,他们自中东与北非往各地散播。这些早期的现代人一般称为克罗马侬人。我们找到他们所兴建的茅屋遗迹,以及惊人的雕刻与绘画,甚至还有珠宝饰物。雕刻作品包括穿着织物的人偶,此外还有葬礼,遗体则覆以缝有象牙珠串的布料,只是布料现已然散裂。 现代人从中东横越南欧,散布得相当快速,留下营地、绘有壁画的洞穴、工具与骨骸。现代人从中东与北非散播,欧洲最早在四万年前发现。遗迹包括茅屋、壮观的雕刻与绘画,甚至还有珠宝饰物。雕刻作品包括穿着织物的人偶与葬礼,遗体则覆以缝有象牙珠串的布料,只是布料现已然散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