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优秀3篇】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篇一
在建筑施工中,外墙外保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改善室内舒适度。下面将介绍外墙外保温的施工技术。
首先,选择保温材料。目前常用的外墙外保温材料有挤塑聚苯乙烯(XPS)、聚苯板(EPS)、岩棉、玻璃棉等。在选择保温材料时,要考虑其导热系数、吸水率、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以及施工方便性和经济性。
其次,进行基层处理。在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前,需要对建筑基层进行处理。首先要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灰尘,然后进行找平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接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墙体受潮。最后要在基层表面涂刷专用的粘接剂,以增强保温材料的粘结力。
然后,进行保温材料的铺贴。将选定的保温材料剪裁成适当尺寸,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铺贴。在铺贴过程中,要注意保温材料与基层的贴合度和平整度,确保保温效果。
最后,进行保温层的抹灰。在保温材料铺贴完成后,需要进行保温层的抹灰。抹灰的目的是增加保温层的抗压强度和防水性能,同时美化外墙表面。在抹灰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抹灰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确保外墙表面平整光滑。
综上所述,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保温材料,进行基层处理,精心施工,才能确保外墙外保温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篇二
外墙外保温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面将介绍外墙外保温施工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保温材料的质量。在选择保温材料时,要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其导热系数、吸水率等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注意保温材料的存放和运输,避免受潮、压坏等情况。
其次,要注意基层处理。在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燥、无杂物。否则会影响保温材料的粘结性能和保温效果。
然后,要注意施工工艺。在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保温材料的厚度和平整度。同时要注意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避免在恶劣天气下施工,影响保温效果。
最后,要注意施工质量验收。外墙外保温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验收,检查保温材料的铺贴质量、抹灰质量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做好施工记录和保养工作,延长外墙外保温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外墙外保温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艺的规范性,才能确保外墙外保温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篇三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对外保温体系的优越性的简述,结合实际以外保温体系中常用的保温板、轻集料保温砂浆为例,着重介绍了外墙外保温的施工方法并对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性能要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性能要求 我国外墙保温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条件限制,主要再外墙内保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开始主要应用于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经过实践,外墙内保温技术在北方寒冷并采用供热采暖地区的缺陷日益暴露,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形成冷凝水,内墙发霉等问题。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外墙保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步发展完善起来。 所谓“外墙保温”,就是指在垂直外墙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建造保温层。常见的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可分: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两种。但比较两种方法,外墙外保温技术又具有其独有的优越性。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外墙外保温的优越性、常见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的一些要求。 1. 外墙外保温的优越性 1.1采用外墙外保温可使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受到保护。室外气候不断变化引起墙体内部较大的温度变化发生在外保温层内,使内部的主体墙冬季温度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变化趋于平缓,热应力减少,因而主体墙产生裂缝、变形、破损的危险大为减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1.2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可与室内工程平行作业。另外,许多住户在住进新房时,大多先进行装修。在装修时,房屋内保温往往要遭到破坏,若采用外保温则不存这个问题。 1.3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可以避免热桥现象的产生。在寒冷的冬天,热桥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热损失,还可能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结露,甚至发毒和淌水。 1.4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有利于节能。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减少约1/5的热损失。 1.5采用内保温的墙面上吊挂物件比较困难,比如安设窗帘盒等,而采用外墙外保温后,此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6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可比内保温增加约2%的使用面积,降低了单位使用面积的造价。 2. 外墙外保温常见施工方法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其材料、构造和施工工艺各有一定的差别。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温层对材料的要求:热阻值高,吸湿率低,粘结性好,收缩率小。现在我们采用的保温材料有: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挤塑型聚苯乙烯(XPS)板、岩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超轻保温浆料等。 下面介绍常用的保温板类、超轻保温砂浆的施工方法。 2.1保温板施工方法。 2.1.1施工条件。 (1)基层验收合格,门窗框已安装到位。 (2)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在施工及施工后24小时内均不低于5℃,风力不大于5级。 (3)施工面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应在脚手架上搭设防晒布,遮挡墙面。 (4)刚做好的保温层遇到雨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墙面。 (5)基层表面必须干净、坚固、无泥土和油污,无松动、空鼓现象。 2.1.2施工工艺流程:保温板的固定→打磨→压埋玻璃纤维网格布→补洞及修补→饰面层施工。 2.1.3保温体系的组成:外墙外保温体系主要分为二层,最外层采用网格布等压入聚合物作面层,里层粘结保温板作为保温层。 2.1.3.1保温板的固定。 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环节。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可以黏结,也可以锚固,或将二者结合使用。另外,还可以用将保温板安设在模板内,通过浇捣混凝土加以固定的方法。 2.1.3.2面层的三种做法 保温板的表面覆盖层有三种做法:薄面层(聚合物水泥胶浆),厚面层(普通水泥砂浆),及在龙骨上吊挂薄板覆面。 (1)薄型抹灰面层。 A.在保温层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水泥胶浆,直接涂覆于保温层上的为底涂层,厚度较薄,内部包覆有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一般为玻璃纤维网格布,包含在抹灰面层内部,与抹灰面层结合为一体,其作用为改善抹灰层的机械强度,保证其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防止面层出现裂纹。网格布必须完全埋入底涂层内,从外部不能看见,以便不致于与外界水分接触(因网格受潮后,其极限强度会明显降低)。 B.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面层厚度有一定差别。但总体要求是,面层厚度必须适当,薄型的一般在10mm以内。如果面层厚度过薄,结实程度不够,就难以抵抗可能产生外力的撞击;但如果过厚,加强材料离外表面较远,又难以起到抗裂的作用。 (2)厚型的抹灰面层。 A.在保温层的外表面上涂抹水泥砂浆,厚度为25~30mm。其内部加强材料一般采用镀锌钢丝网片,并通过交叉斜插入板内的钢丝或塑料锚固钉固定。抹灰前在保温板表面喷涂以界面处理剂以加强粘结。所用水泥砂浆强度应适当,可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1:3配比。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和中层抹灰厚度各约10mm,中间层抹灰应正好覆盖住钢丝网片。面层砂浆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5~10mm。各层抹灰后均应洒水养护,并保持湿润。 B.由抹灰面层,特别是厚型抹灰面层的自重形成的荷载,可通过一端固定在抹灰层内,另一端锚固入主体墙内的钢筋作联杆,传递到主墙结构层内。联杆可以垂直于墙面,也可以与墙面形成一定的倾角。 C.为便于在抹灰层表面上进行装修施工,加强相互之间的粘结,有时还要在抹灰面上喷涂界面剂,形成极薄的涂层,上面再做装修层。外表面喷涂耐候性、防水性和弹性良好的涂料,也能对面层和保温层起到保护作用。 (3)有的工程采用硬质塑料、纤维增强水泥、纤维增强硅酸盐等板材作为覆面材料,用挂钩、插销或螺钉等固定在外墙龙骨上。龙骨可用金属型材制成,锚固在墙体外侧。 2.1.4施工方法 介绍最外层采用网格布压入聚合物作面层,里层粘结保温板作为保温层的外保温施工方法。 2.1.4.1粘贴阻燃型保温板。 (1)粘贴保温板应从下往上沿水平方向铺贴,上下两层沿水平方向错开板缝。 (2)用抹子在每块保温板(标准板尺寸为600mm×1200mm)一侧面周边涂上宽约45mm,厚约8mm的粘结剂,然后再在保温板同一侧中部均匀刮上8块直径约100mm、厚约8mm的粘结点,此粘结点必须布置均匀,每块保温板粘贴胶面积不少于30%。 (3)涂好后即将保温板贴在墙面上,不得将抹好粘结剂的保温板搁置待用,以防止粘结剂结皮而失去粘结作用。 (4)保温板贴在墙上时,应用2米靠尺进行轻敲压平操作,保证其平整度和粘结牢固。板与板之间要错缝。若因保温板而不方正或裁切不直形成缝隙,应用保温板条塞入并打磨平。 (5)在墙阴阳角处,应先排好尺寸,裁切保温板,使其粘贴时垂直交错,保证阴阳角处顺直且垂直。 (6)在粘贴窗框四周的阳角和外墙阳角时,应先弹出基准线,作为控制阳角上下垂直的依据。 (7)保温板连接处不能存有粘结剂。 (8)在门窗洞口处贴保温板应将保温板头用玻纤网络布和粘结剂将其包住,也只有在此时,才允许半边涂抹上粘结剂。 2.1.4.2打磨。 (1)保温板贴完后4小时,且待粘结剂达到一定粘结强度时,用专用打磨工具对保温板表面不平处进行打磨,打磨动作应是轻柔的圆周运动,不要沿着与保温板接缝平等的方向打磨。 (2)以上工作完成后,再在保温板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