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利之困(通用3篇)
美国福利之困 篇一
美国是一个富裕国家,但在福利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尽管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福利项目,但却仍然存在着许多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的现象。
首先,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着不公平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福利资源主要集中在一部分人群手中,而另一部分人群却无法享受到这些福利。一些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士、老年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或者面临各种限制,无法获得他们应有的福利待遇。这种不公平现象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其次,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着滥用问题。一些人通过虚报个人信息或者变相转移资产等手段,获得了本不应享受的福利待遇。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福利资源的公平分配,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更严重的是,这种滥用行为也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获得应有的福利支持。
最后,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由于福利项目众多、涉及面广,政府的管理难度也相当大。一些福利项目的执行效率低下、审批流程繁琐,导致了福利资源的浪费和滞留。同时,由于监管不严、执法不力,一些福利项目也容易被滥用和挪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美国的福利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及时支持。
综上所述,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只有建立公平、透明、高效的福利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福利资源的合理分配,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获得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美国福利之困 篇二
近年来,美国的福利制度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福利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一些福利项目也存在着滥用、浪费等问题,使得福利制度的效益大打折扣。
首先,美国的福利制度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财政困境。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福利支出不断增加,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并未同步增长,导致了福利资源的供给不足。一些福利项目不得不面临削减或者停办的命运,影响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其次,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着灵活性不足的问题。由于一些福利项目的规定过于死板、刚性,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导致了福利资源的浪费和滞留。例如,一些社会救助项目的资格审核标准过于苛刻,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获得支持。这种刚性的福利制度限制了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使得福利制度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最后,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些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或者面临语言、文化等障碍,无法了解和申请到他们应有的福利支持。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福利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也使得福利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通过各种手段骗取或者挪用福利资源,损害了社会的利益。
综上所述,美国的福利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只有建立科学、灵活、公正的福利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福利资源的合理分配,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获得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美国福利之困 篇三
美国福利之困
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为贫困者提供援助,让他们在拮据的绝望中看到希望,但也不能提供太多的福利,这会使他们怠惰而不参与社会贡献 梅丽莎的儿子出生于2008年,这位母亲单身、失业、无家可归。美国福利制度带给这位急需帮助的母亲一线生机:她将每月收到478美元现金和价值367美元的食品券。另外,还能以131美元的低价租赁一套位于波士顿的两居室公寓。上述福利资助再加上公共医疗,意味着美国纳税人每年为梅丽莎提供33,000美元的援助。 梅丽莎用这些钱去上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她不想再领取失业救济金了。在被救济的人士中,梅丽莎算是要强的那一类。“我知道的许多受助于福利系统的人,是不愿找工作或接受教育的。”接受救济的生活当然不可能奢侈,但至少算温饱。梅丽莎自己也承认,如果不是她和儿子的现金援助近期届满,她宁愿继续接受救济而不是去麦当劳找一份工作。 工作还是不工作 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在争论,优渥的福利在何种程度上阻碍了就业。显然,在贫穷国家的情况是,要么工作要么饿死,人们工作时间越长,作为回报得到的粮食越多,或者加工赶出来的产品越多。而在富裕国家,情况就有所不同,先进发达的社会制度不允许任何人过着与“富裕”不相符的穷日子。然而,这种制度是很难设计的,福利国家必须平衡欲望与基本需求。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为贫困者提供援助,让他们在拮据的绝望中看到希望,但也不能提供太多的福利,这会使他们怠惰而不参与社会贡献。 美国上次大规模福利改革发生在1996年,时任总统是比尔·克林顿,国会的主导党派是共和党。1996年的福利制度改革设定了领取现金福利的时限,更严格规定申领救济的条件,迫使那些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出去找工作。改革效果十分显著。领取贫困家庭临时救助(TANF,现金形式的福利,是美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与基础)的人数从1996年的每月1,230万人下降至2012年的每月410万人,此外,单身母亲的就业率大幅上涨。 虽然现在美国的福利比十几年前差了,但对福利滋生懒惰的担心依然存在。共和党人、国会的预算大师保罗·瑞安认为,美国的福利安全网有可能成为“让人产生依赖和自满的温床”。自由主义智囊团卡托研究所最近做了一项研究,以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失业的单身母亲为对象,调查这样的个体在美国不同州可能会得到的七种福利的总和:TANF、食品券、医疗补助、公用事业援助、住房援助、紧急粮食援助以及母婴童计划。结果显示州与州之间差异巨大。同一位母亲,在最多的夏威夷能得到价值49,175美元的福利,在最少的密西西比州则只能得到16,984美元援助。 研究报告的作者迈克尔·坦纳和查尔斯·休斯认为,福利太过慷慨。在美国50个州中,39个州给单身母亲提供的援助多于一名秘书的工资;11个州提供的援助多于第一年工作的教师的薪水。迈克尔·坦纳说,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不工作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举出了实例。首先,大多数的人并不能收到全部的应该享受的福利。例如,只有15%的人接受TANF的同时还能收到住房福利。这两项都是占比很大的重要组成部分。迈克尔·坦纳解释,的确如此,因为通常申请福利的人太多,等待的名单太长,往往长期失业的人更有可能申请到。 其次,如果比较工作和福利的回报率,卡托研究所的报告也未能给出最具有说服力的帐单,因为即使受助者已经找到了工作,许多福利依然会不断打入他们的账号。左倾智库预算和政策优先中心(CBPP)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大约86%的工薪家庭的儿童接受医疗补助;很多父母健康的、有孩子的家庭领取食品券。 乱麻般的福利政策 想要计算每个美国人实际能收到多少福利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