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史--整理【优选3篇】

经济学发展史--整理 篇一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原理。然而,正式的经济学体系直到18世纪才逐渐形成。以下是经济学发展史的一些重要节点:

1. 古典经济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自由放任的观点,李嘉图则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 边际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卡尔·门格尔、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提出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理论,引领经济学进入了边际革命时代。

3. 凯恩斯主义:20世纪中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理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时代。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新古典经济学:20世纪后期,新古典经济学兴起,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个人理性行为。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伯特·卢卡斯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古典理论,推动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5. 行为经济学:近年来,行为经济学逐渐受到重视,强调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塞勒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行为经济学理论,为经济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从古典经济学到边际革命,再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特点。随着行为经济学等新兴领域的兴起,经济学将继续不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经济学发展史--整理 篇二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人们就开始了解和探讨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然而,正式的经济学体系直到18世纪才开始逐渐形成。以下是经济学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节点:

1. 古典经济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著作被誉为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2. 边际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提出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理论,引领了经济学的新潮流。边际革命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凯恩斯主义:20世纪中叶,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理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时代。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强调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为当代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4. 新古典经济学:20世纪后期,新古典经济学兴起,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个人理性行为。弗里德曼、卢卡斯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古典理论,推动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5. 行为经济学:近年来,行为经济学逐渐受到重视,强调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卡尼曼、塞勒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行为经济学理论,为经济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总的来说,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从古典经济学到边际革命再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特点。随着行为经济学等新兴领域的兴起,经济学将继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经济学发展史--整理 篇三

经济学发展史--整理

经济学发展史

1、 重商主义

15世纪-17世纪。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 重农主义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

魁奈(1694——1774年)。六十多岁才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主要是针对农业面临的困难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然而,很快就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人,并形成了一个学派——重农学派,他们的理论体系强烈的影响了法国的经济政策。

3、 古典经济学派(1750-1870年)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 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如何分配,以及国民财富如何增加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

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斯密在讲到这一点时,总是谆谆地开导人们,国家大事相比个人更重要。

斯密的一段精辟话语: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

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这就是著名的 “看不见的手”。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从书名可见,它主要研究的是财富的来源和如何增加财富,找出促进和阻碍财富增长的原因,他既否定了重商主义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也抛弃了重农主义的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偏见,指出任一部门的劳动都是财富的源泉。

《国富论》共五篇,其主要内容是:第一篇“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的顺序”,详细论述了分工、货币、价值、工资、利润、地租等范畴。第二篇“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论述了资本积累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考察了从罗马帝国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考察了各种经济学说和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考察了国家财政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相当于财政学。

亚当·斯密的继承者之一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他以一部被后人称为人口论的著作而闻名。

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817年,他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是他全部理论的总结,在很多方面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最后完成。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并主要在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上取得了成功。奇妙之处在于,他的理论同时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共同赞赏。尤其是马克思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巨大的历史价值。到此,古典经济学开始盛极而衰了。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语言表述为:“令人高兴的是,关于价值规律,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现在和将来的著作家加以说明的了。”这句话表

明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已到了尽头。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踏上了新的途径。

4、新古典经济学派

1870年后,经济学的大树分出了枝干:一个枝干是以马克思为杰出代表,继续沿着劳动价值论这条线索,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提出剩余价值论,赤裸裸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剥削性质。

另一个枝干就是通过对需求和效用的认识,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基础上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因为新古典主义抛弃了劳动价值理论,所以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现在有很多教科书仍把这部分理论叫做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成为当时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学派主要包括奥地利学派(门格尔)、洛桑学派(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数理学派)、剑桥学派(马歇尔)。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效用决定价值,价值来自于主观感受。

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萨伊(1767—1832年),法国人,他与英国的李嘉图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对斯密学说的态度截然不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二是商品的价值又是这个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得和支配的劳动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斯密进一步说,这种购买到的能支配劳动的生产物,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除工人应得的工资外,还要给资本家以利润,给地主以地租,因此得出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李嘉图继承了前者,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石。而萨伊则继承了后者,重点从交换价值即价格的角度来分析,提出了“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效用”,并提出商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的。以生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萨伊进一步创立了“三个统一体”的分配理论(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和“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市场理论(即在西方经济学中影响巨大的“萨伊定律”)。这一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影响十分巨大,长达一百多年时间,作为自由放任经济的理论基础,直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才被取代,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派标志性人物

马歇尔(1842—1924年),英国人。马歇尔可以称得上新古典学派的标志性代表人物,他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第二本教科书。他在这本书中,将古典经济学、马尔萨斯和萨伊的学说、约翰.穆勒的学说以及庞巴维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杰文斯为代表的数理学派、瓦尔拉为代表的洛桑学派等的理论兼收并蓄,集中了

其中的所有精华,在融合了供求理论、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从而建立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至今仍占据主要地位,后面介绍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和理论都源于此。

5、凯恩斯革命,

20世纪以后,“凯恩斯革命”使得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分野,从而在理论体系上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凯恩斯则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凯恩斯完成理论创新包括: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假定及其理论基础“萨伊定律”,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据此凯恩斯提出的政策建议强调,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弥补私人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消除产生失业与危机的基础。

凯恩斯《通论》的中心内容,是要分析市场经济中失业的原因及治理失业问题的对策。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总能创造对自己的需求”,凯恩斯则认为,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是有限的,会存在失业。改变了其中一个假设条件——劳动力市场。

失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又源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

减规律及流动偏好规律。

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不易改变的,要增加有效需求就只能依靠政府的作用,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于是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

6、后凯恩斯主义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诞生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又出现了继承凯恩斯基本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的后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又主要由两大学术流派构成,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主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二是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也被称之为“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其主要人物有萨缪尔森、汉森、托宾、索洛等人。

新古典综合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显著特征是,在宏观层面接受凯恩斯的理论,在微观层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力图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合适的微观基础,因而其理论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的代表和奠基人。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几乎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建树和发展,曾经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经济计量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等。他的《经济学》(1948年初版,至今已出版了17个版本)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理论贡献有:

1、希克斯和汉森提出了IS–LM 模型。

2、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两个著名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旺模型

相关文章

二年级美术《纸片插接》教学反思(通用3篇)

这一课是二年级美术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插接这种纸艺形式,并对插接艺术产生兴趣,了解插接的结构及基本的变化手段,尝试着设计并制作一组插接纸艺作品。通过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感受、...
教学资料2011-02-09
二年级美术《纸片插接》教学反思(通用3篇)

四时【精选3篇】

四时sì shí[释义] (名)指春、夏、秋、冬四季。 [构成] 偏正式:四(时 [例句] ~指春、夏、秋、冬。(作主语)~的变化影响人的健康。...
教学资料2014-06-09
四时【精选3篇】

《永远的白衣战士》的教学反思【最新3篇】

《永远的白衣战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本...
教学资料2018-01-01
《永远的白衣战士》的教学反思【最新3篇】

冷笑话

发改委终于超越了统计局,说北京人均绿地是巴黎两倍。...
教学资料2019-07-02
冷笑话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优质3篇)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
教学资料2012-04-09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优质3篇)

《字母表示数》优秀的教学设计(推荐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字母表示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7-03-03
《字母表示数》优秀的教学设计(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