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的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篇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就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严禁教师直接或变相体罚学生。而体罚学生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后果教师们也心知肚明:对学生造成伤害较轻者通报批评,对学生造成伤害较重者受到刑罚处罚。但这些法规及处罚并没能阻止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如何攻克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这一"顽疾"呢?下面是笔者对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两大方面的看法,以供商榷。

  一、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成因

  (一)侥幸心理暗中作祟个别教师以身试法

  1、违纪违法手段高。不少教师明明知道体罚学生违纪违法,却自认手段高明、隐秘,无人知晓,背地里进行体罚,就是查起来,还可来个死无对证,死不认帐。

  2、自持有"理"心不虚。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问题不大,何况自己还相对于学生是强势群体,自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家长授意壮了胆。"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

  4、"敲敲打打"无所谓。不少教师认为敲一敲,打一打,给他个警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别人就没事,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

  (二)处理不严变相放纵考核失察监管不力

  1、教师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身正为范",为了维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辉形象,也便于教师今后开展工作。处理时难免处理不到位,有护短心态。

  2、体罚学生被视为责任心强。在学校领导、家长及学生心中都会认为体罚学生的老师工作责任心都较强,且教学效果好,自然一美遮百丑嘛,只要不出大事,随他去吧。

  3、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不管黄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

  4、受罚学生及家长显得无奈。他们都认为,"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算了吧。

  (三)传统影响根深蒂固不体罚就不是"好老师"

  1、不体罚学生遭尴尬。有一位教师因从不体罚学生出了名,学生都不怕他,故意与他对着干。不久,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公开要求学校换人。

  2、体罚在斗争中成长。目前的教育现状仍是讲"颗颗"、"米米",不少教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采用了"拔苗助长","强人所难"。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有斗争自然就离不开体罚,尽管它不彻底、不合法,但体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快的方式。

  (四)学生行为更显"猖狂"教者无奈亮"杀手锏"

  1、学生"懒"病很突出。据调查占学生人数的10%—30%不等,农村学校相对较多,不采取措施就不完成作业,甚至不学。而面对有些老师把学生"管住"(体罚)了,考试分数就上去了的残酷现实,给了很多老师更大的挑战。

  2、故意捣乱、对抗多。现在的中小学生攻击性很强,面对老师的善意劝阻,只会让这些无知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无能。没有顾及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学生一意孤行。

  (五)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行为失控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有: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表现出敌对;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躯体表征;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关注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内心状态,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二、治理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五个方面,笔者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狠抓"维权"预防网络

  1、强监督,各校设立"维权机构"。由法律服务机构、家长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联合组成学生维权监督机构,向社会公开维权内容,维权热线电话,单位地址和负责人,做到机构人员落实、维权效果落实和档案资料落实。

  2、重维权,聘监督员提供援助。

  3、畅渠道,"侵权案"的信息收集。

  4、严惩处,促使教师以之为戒。

  (二)结合体罚现象特点实行评价动态管理

  1、确立领导监督制。组长、副组长随时抽查,临时深入各班"突然袭击",检查教师体罚学生的情况等。

  2、领导检查定时制。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对教师进行定量与定性评比相结合的评定,记录教师在道德中的成绩和不足。

  3、实行教师间自评。以年级(或教研组)为单位实行先自评后互评,找到教师间被忽略以及容易忽略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

  4、实行学生评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以班(或年级)为单位评价教师,并让学生提出对教师的要求。

  (三)注重教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开设心理健康课。学校利用继续教育的形式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并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训练。

  2、建立心理检查制。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建立档案。使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

  3、设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鉴于有些教师碍于脸面或虚荣性等原因,故采用咨询热线、信箱等方式,进一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定期举行"拍案说法"构筑正确育人防线

  1、开"拍案说法"专栏,加强法制教育。

  2、树立正确育人观,促"角色转变"。

  3、学习课堂控制艺术,获取恰当方法手段。

  (五)学生违纪惩戒"立法"减轻教师管理危机

  长期以来,有些"教育专家"认为既然是"教育",就是"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但许多老师显然还没有修炼到面对"猖狂"的学生时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当一些学生光靠说服教育很难奏效、甚至无效时,在教育中恰当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戒是完全必要的。

  (六)通过理论实践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1、理论学习,提高。

  2、实践活动,促变。

  综上所述,教师体罚学生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是违背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是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的。因此,广大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杜绝体罚学生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适应时代赋予教师的更高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篇2

  摘 要:

  时下的学校教育中,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体罚,这种教育手段不仅违背教育规律,而且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鉴于此,我们就西部某县几所中小学是否存在体罚以及体罚现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关键词:

  体罚困境,成因,对策

  一、 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体罚现状

  此次调查研究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对象为西部某县几所中小学随机抽取的6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在他的班级偶然会有教师体罚学生,另有不到二成的学生表示在他的班级经常有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体罚的主要方式则是:责打和辱骂。受到体罚的学生不仅身体受到创伤,心理健康、个人发展、价值观念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是持久的,有的学生甚至一生生活在阴影之中。

  二、 “体罚”教育存在的原因

  (一)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讲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棍棒出人才”。传统的师道尊严使体罚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不好好听课或者犯错误时,被罚站、责打、辱骂等都是教师常用的有效手段。而家长也认为“孩子不服管,教师就该打”。因此,当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时,一些教师就会拿起体罚的法宝来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地位。

  (二) 应试教育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考试是教育结果测试的一种检查手段,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学校教育结果的好坏,界定学生的升学与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工作业绩也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巨大的压力也是导致体罚现象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部分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方法失当

  近几年,隨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大批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涌入教育岗位。这些教师虽然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事业心强,但由于自身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能力有限,教育方法适应不了学生各方面的变化,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没有耐心,很容易和学生发生矛盾。在他们看来,“暴力镇压”就是管理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灵丹妙药。

  (四) 学生的原因

  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失当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教育、管理两方面的原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许多独生子女成了家里的“小大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给啥,稍有怠慢则“一哭二闹三上吊”。家长的溺爱、袒护,使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学校纪律,课堂上为所欲为,甚至影响他人的学习。为了管好这部分学生,一些教师就不得不选择“动武”。另外,对一些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对他们的教育认识不够,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内心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容易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习得一身社会陋习,思想极端化,教师的规劝在他们看来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不听而且还要对着干。为了维护绝大部分学生的利益,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杀鸡儆猴”,企图以暴力的方式使这些学生变“乖”。

  当然,不管出于哪种原因,教师体罚学生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为了教育学生。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却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和废止。

  三、 关于“体罚”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 变体罚为谨慎的惩罚,用爱和尊重来感化教育学生

  当前,很多人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误解,认为“惩罚=体罚”,这是错误的,二者在性质上有着严格的区别,惩罚是教育而体罚则是伤害。罚以爱为中心,它不是讽刺、挖苦,它犹如春风,催人奋进,它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体罚不同,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惫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惩罚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体罚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罚之有方,罚之有度。

  (二)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社会信息量的不断扩大,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大胆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最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陶行知先生说的好,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三) 更新教育观念,减轻教师负担

  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要大力宣扬教育方针政策,真正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实现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轨。各学校也应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减轻师生的负担,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以免有些教师过于急功近利,把学生逼到死胡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疯狂的行为,这些都可能成为教师体罚学生的导火索。

  (四)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师生学习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引导教师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净化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施教风气和受教环境,主张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避免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婷.小学教师体罚现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3]陈翠翠.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流失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篇3

  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是当今社会公众以及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支持中小学教师实施适当的教育惩戒。适当的教育惩戒对学生品德塑造以及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但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有种种困难。以下仅就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一、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影响因素

  (一)相关法律规定缺失

  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是否合理,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评判其是否符合法律规范,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现行法律中没有具体关于教师惩戒权以及教育惩戒方面的法律条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造成困难。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主体的争议性,即具体由谁对违纪违规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由于学校内教师类型与岗位多元,因此明确实施主体具有必要性;二是教育惩戒方式单一,当前关于教师惩戒的方式多采用口头批评教育这一手段,教育惩戒方式的单一性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三是教育惩戒监督与救济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教育惩戒在监督和救济机制上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与学生合法权益的实现。

  (二)教师自身对教育惩戒认知模糊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教育者和引导者,理应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落实到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教育惩戒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加上容易带来师生之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对教育惩戒价值的态度与认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教师忽视惩戒和教师过度惩戒。根据目前的学术研究文献以及现实校园生活中的案例来看,第一种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教师“谈惩色变”,一部分教师为避免给自身工作与生活带来麻烦,对于违规违纪的学生持“不敢管”“不想管”的态度;另一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教育惩戒相关工作的培训以及自身缺乏教育惩戒相关知识的学习,出现“不知如何管”的现象;还有少数教师受“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对学生实施过度惩戒甚至体罚,给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这些现象实际上反映出教师对于教育惩戒价值的认识以及教育惩戒的态度,无论是忽视惩戒抑或是过度惩戒,都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家长对教育惩戒价值认识不一

  一方面,家长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学历背景与价值认知,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另一方面,现在不少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容易出现溺爱和不恰当教育的现象,从而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方式与行为习惯。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家长能够正视教育惩戒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有益影响,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共同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但也有少数家长对教育惩戒产生错误理解,不满教师对自己孩子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方式,甚至对教师无理谩骂,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教学的实施。

  (四)社会舆论传播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影响力强大,对大众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研究发现,不少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态度深受社会舆论影响,舆论媒体对教育惩戒的负面报道不仅会影响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而且间接影响教师对教育惩戒所持的态度。不少教师担心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会招致社会媒体的关注,这不仅给自身日常生活带来困扰,而且给自己的教学工作与所在学校带来不利影响。

  (五)学校管理制度在操作层面缺位

  有学者指出,我国校规校纪中关于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如,许多校规校纪的规定中存在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问题,校纪校规的籠统规定与要求会给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带来困难,教师不知如何妥善处理违规违纪的学生,这极易造成教师放弃管理学生的权力。此外,有些学校忽视家长委员会在校规与班规制定中的作用,没有及时采纳家长对校规校纪和班规的有益建议。

  二、完善教育惩戒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教育法》虽然规定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力,但是关于教师在学生违规违纪情况下如何进行教育惩戒缺乏具体规定。建议在法律层面明确教育惩戒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是明确教育惩戒实施主体。根据企业中的科层制原理,学校设立自下而上的教育惩戒层级(所有教师包括在内),不同的教育惩戒层级管理不同程度违规违纪的学生,最终由校长统一管理。

  二是细化教育惩戒方式。学生具有差异性和发展性,学校不仅要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考虑惩戒方式,而且要根据不同年级以及年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育惩戒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性格差异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需要考虑在内,不同层级机构实行不同的教育惩戒方式。

  三是构建学校教育惩戒监督与救济机制。在校规中明确教育惩戒程序,建立相应的学校监督机构,学校提供相应救济方式,保障师生利益。

  (二)提升教师教育管理能力

  教师的教育惩戒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违规违纪情况,在合适的时间与情境下及时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针对现实学校教育实践中教师“忽视教育惩戒”与“过度教育惩戒”这两种极端现象,建议着力加强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教师相关培训,强化教师教育信念。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与讲座,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惩戒的相关知识以及惩戒艺术,逐步消除陈旧教育理念。

  二是组织优秀教师经验座谈会,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平台,协助教师在交流中反思问题与提升自我。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保障更多学生利益。

  (三)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如何在家校之间达成惩戒共识,从而让教育惩戒真正落地,这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关键。学生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多重主体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起点尤为重要。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一是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针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家长与学校理应正视教育惩戒对于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双方协同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重视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在校规和班规的制定过程中,积极采纳家长委员会的建议,使得校规、班规更具说服性。三是积极开展家校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家校情感融合。

  (四)提升公众网络信息素养

  当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由于教育惩戒话题的敏感性特质,容易引起舆论媒体的炒作。因此在关注和浏览社会新闻时,公众保持对媒体报道的自我理性尤为重要。对于网络媒体及其监管部门来说,应严格把控新闻质量,严厉打击捏造虚假事实的不良媒体和炒作者,着力倡导和培育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

  (五)构建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校规系统性与操作性。对于违规违纪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有章可循,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小学生教育发展阶段的原则。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阶段与年龄特征,在对其实施教育惩戒时应秉持教育性、适度性以及差异性原则,这些原则均应体现在学校制度体系内。

  二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或文化展览角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惩戒的合理价值,通过相应的文化熏陶,增强学生自律能力。

  “教育不能没有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戒的本质是改变学生的不良内心,促进学生的自我觉醒与健康成长。秉持学生利益最大化原则,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教育惩戒的合法合理实施,需要协调各方共同合作,从而为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提供更多合理化建议,逐步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以促进教育目的的更好实现。

相关文章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优秀3篇)

迟家小学 丛雪娇 《认识钟表》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
教学资料2011-06-04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优秀3篇)

三年级音乐下册《甜甜的秘密》教学反思【最新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下册《甜甜的秘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
教学资料2018-03-02
三年级音乐下册《甜甜的秘密》教学反思【最新6篇】

诱导阻力【优质5篇】

诱导阻力 诱导阻力(诱导阻力) 机翼上除了产生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以外,由于升力的产生,还要产生一种附加的阻力。这种由于产生升力而诱导出来的附加阻力称为诱导阻力。可以说,诱导阻力是为产生升力而付出的...
教学资料2012-02-07
诱导阻力【优质5篇】

谈谈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最新3篇)

谈谈低碳城市规划建设 摘 要: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是复杂的工程,需要不同部门和行业的配合与合作。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将低碳的理念贯穿全部过程,通过提高城市重要能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的清洁程度,加...
教学资料2014-02-07
谈谈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最新3篇)

归因偏差与因果探源

对于国内一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人认为“台风来了猪都会飞”,也有人津津乐道于自身的胆识和英明,在各种论坛侃侃而谈,充当大学生、职场人士、创业者的“导师”。这就是典型的归因偏差,倒果为因,以成败论英雄。...
教学资料2016-08-09
归因偏差与因果探源

音乐《其多列》教学反思(经典3篇)

这首歌曲的速度欢快活泼,但节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稍快了一些,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和学唱。在这首歌曲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采用钢琴伴奏,便于学生演唱和学唱。在学习歌词的时候,第一段有两句歌词学生总是唱不...
教学资料2014-09-03
音乐《其多列》教学反思(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