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精简3篇】

对不起,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篇三

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1.爱,ài

  (1)动词

  ①喜爱,(宠爱、关爱、亲爱、心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看见大王宠爱的女儿在野外牧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②惠爱、仁爱(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对人仁爱,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贤明聪慧又讲忠诚信义,待人宽厚,爱护人民,

  ③怜悯,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爱惜(吝惜、吝啬、贪图)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②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③缓慢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2)动词

  ①安置,安排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②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3)疑问副词,怎么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推辞呢?

  (4)疑问代词,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沛公在哪里?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覆盖了冰雪一样

  ②遭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3)介词,表示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 又如:倍言(违背信约);倍时(违时,错过时机);倍情(违背情实)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倍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

  (4)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为是者有本有原。(《原毁》)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来自己从小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并且很愧对您的儿子(指焦仲卿)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②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我人低贱,东西也鄙陋,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

  (4)谦词,谦称自己。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我冒昧地用尽鄙陋的心怀,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鄙怀,自谦之词)

  7.兵,bīng名词

  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

  ②士兵、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鸿门

  ③战争、军事、武力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战争。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心术》)军事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孙子·谋攻》)所以用兵的上策是攻破敌人的计谋,其次破坏敌人同盟国的邦交,下策才是攻打敌军。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心术》)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但有所依靠。

  8.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轻的为疾)泛指疾病;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②毛病,弊病、缺点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原毁》)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没有实现,不久生病死了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

  ②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③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á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④明察,知晓,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

  ①朝见,朝拜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②拜见、拜访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

  (2)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

  ③对,向,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坐南朝北

  读音二:zhāo

  名词,早晨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

  11.曾

  读音一: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父、曾祖母

  (2)动词,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或表语气增强,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

  12.乘

  读音一:chéng

  (1)动词

  ①升,登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垣,遥望复关。

  ②驾,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③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④凭恃、依仗

  乘风破浪

  ⑤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读音二:shè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13.诚,chéng

  (1)名词,诚心诚意,真诚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ú

  (1)名词,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出师表》)铲除邪恶势力,复兴汉朝天下

  ②修治,清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15.辞,cí

  (1)名词

  ①供词,口供

  听其狱讼,察其辞 (《周礼 乡土》)听他呈堂证供 观察他的言辞和脸色

  ②言辞,文辞

  皆好辞以赋见称(《屈原列传》)都爱好擅长文辞,凭着辞赋好而被人称道。

  ③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⑤一种文体

  《楚辞》《归去来兮辞》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

  ②推辞,不接受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我死尚且不怕,一怀酒哪里值得推辞。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

  ③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6.从,读音一:cóng (1)动词

  ①跟随,使……跟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沛公第二天带领了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天下人祥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

  ②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述而》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③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表起点);向(表对象)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从余问古事 (《项脊轩志》)向我询问一些古往的事

  读音二:zò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17.殆,dài

  (1)形容词

  ①危险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了解自己,了解对手,那么打一百场仗也不会危险了。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2)副词

  ①表推测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项脊轩总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佑吧。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18.当,读音一: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替他应交的租税。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②面对,对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抵御,抵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阻挡、遮挡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你不了解那螳螂吗?奋起它的臂膀去阻挡滚动的车轮,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胜任。

  ④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⑤主持,掌管、担任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担任服待太子的职责

  又如:当政、当家

  ⑥判决,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⑦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

  (2)介词

  表时间,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孔雀东南飞》)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地府去吧!

  读音二:dàng

  (1)动词,当作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

  惴惴恐不当意。(《促织》)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19.道,dào

  (1)名词

  ①道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从这条小路回到我军,不超过二十里路。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现在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②途径,方法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 谋攻》)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并不比九国的谋士高明。

  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治国的方法)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④主张、思想,学说、学术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听说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⑥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2)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哪里讲得完呢?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

  ④通“导”,引导,疏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

  20.得,dé

  (1)名词

  ①收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②心得,体会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2)动词

  ①取得,获得((找到,捉到、收获、俘获)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②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③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来,不能够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④完成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⑤通“德”,感恩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3)形容词

  ①对,正确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六国论》)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句话说对了。

  ②得意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

  (4)副词,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21.度,读音一:dù

  (1)名词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乐盘游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限度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作为限度。

  ③制度,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④气度,常态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2)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3)动词

  ①谱写,创制(歌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②过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行》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读音二:dúo

  (1)动词

  ①丈量,量度,计算,

  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用称称过,这样之后才知道物体的轻重;用尺量过,这样之后才知道物体的长短。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fēi

  (1)动词

  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反对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责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段太尉逸事状》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偶尔这样做。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过秦论》)才能不及普通人,没有孔子、墨子的贤德,也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

  (2)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出仕是错的。

  (3)名词,错误

  以是为非,以吉为凶。(《战国策·楚策》)把正确的当成是错误的,把吉利的当成是灾祸。

  (4)副词

  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示康》)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

  ②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

  23.复,fù

  (1)动词 ①回来

  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

  ②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④报复

  (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左传·定公四年》)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

  ⑤通“覆”,遮盖,盖上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2)形容词

  ①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

  ②繁复,重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

  (3)副词,再,又,还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4.负,fù

  (1)动词

  ①仗恃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②以背载物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③担负,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⑥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名词,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25.盖,读音一:gài

  (1)名词

  ①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

  ①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②胜过,压倒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3)副词

  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读音二:hé

  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26.故,gù

  (1)名词

  ①缘故,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

  ②事故,变故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③旧交,老朋友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

  (2)形容词

  ①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

  (3)副词

  ①故意,特意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

  ②过去,从前

  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项脊)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

  ③仍然、仍旧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逐级提升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

  ④本来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这种东西本来不是山西特产。

  (4)连词,所以

  故木受绳则直。(《劝学》)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会更直。

  27.固,gù

  (1)形容词

  ①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②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③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2)名词,险要的地势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3)动词

  ①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

  ②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4)副词

  ①表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②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

  (5)连词,表让步,固然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陆游《剑门关》)攻守固然有不同的地利,但胜败最终决定于人和。

  28.顾,gù

  (1)动词

  ①回头,回头看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②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觉得)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③看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④关心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⑤照顾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⑥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2)连词

  ①表转折,只,只是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

  29.归,guī (1)动词

  ①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②返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③归还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的归还给赵国。

  ④归属,归依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在一起呢?

  ⑤归到一处,汇聚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30.国,guó

  名词

  ①国家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

  ②诸侯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③国都,京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④地区,地域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

  ⑤国事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31.过,guò

  (1)动词

  ①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②胜过,超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从这条路走到我们军营,不超过二十里路。

  ③拜访,探望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有一天,祖母来看望我。

  ④犯有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就能(不断)改正(错误)。

  ⑤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⑥过时,过去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

  ⑦交往,相处

  过从甚密 互相交往非常密切

  (2)名词,过失,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副词,过分,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32.何,读音一:hé

  (1)代词

  ①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②哪里,什么地方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2)副词,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岛屿高高地耸立在水边。

  (3)助词,即今“啊”字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车声隐隐甸甸的响啊,两人相会在大道口。

  读音二:hè

  动词,背、扛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你的牧人来了,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33.恨,hèn

  动词

  ①怨恨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来。②遗憾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叹息遗憾的。

  34.胡,hú

  (1)名词

  ①兽类颔下的垂肉

  狼跋其胡,载疐(zhì)其尾。(《诗经·豳风·狼跋》)老狼前进踩下巴,老狼后退绊尾巴

  ②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匈奴人不敢南下来牧马,六国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来报仇。

  (2)代词

  ①什么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突然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数千百万的士兵,国家用什么发给他们粮饷呢?

  ②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35.患huàn

  (1)名词

  ①忧患,祸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

  ②讳忌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

  (2)动词

  ①担忧,忧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②危害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36.或,huò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2)副词

  ①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②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

  (3)连词,如果,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

  37.疾,jí

  (1)名词

  ①病,指常病,轻病

  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我没有病。

  ②痛苦,疾苦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③毛病,缺点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患疾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厌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③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④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

  ⑤妒忌,通“嫉”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3)形容词

  ①急速,快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

  ②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38.及,jí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⑤接近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②趁着……之时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39.即,jí

  (1)动词

  ①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40.既,jì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3)连词

  ①既然,已经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相关文章

一年级音乐《小蛤蟆找家》教学反思(优质3篇)

(一)成功之处: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一节课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学生无暇分神,乐此不疲。课堂掌握住了学生兴趣转移的规律,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短暂、兴趣...
教学资料2014-05-01
一年级音乐《小蛤蟆找家》教学反思(优质3篇)

《小熊住山洞》课堂教学反思【优质3篇】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是讲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文章以“小动物们对小熊一家的“感激”作结尾,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
教学资料2016-04-07
《小熊住山洞》课堂教学反思【优质3篇】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经典3篇】

本课内容安排在教材“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二个课题,在“优美的校园”这一课题之后。本单元总课题为“多彩的学习生活”,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在于立足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培养学生对校园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校...
教学资料2014-02-09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经典3篇】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反思(优秀3篇)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反思 为什么在两极会出现极昼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呢?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展开小组讨论,并从地球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四季形成的原因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学生们沿着教材...
教学资料2011-03-0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好听的声音

小班综合活动:好听的声音 执教者:胡丹红 一、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中周围丰富的事物和世界对他们来说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然而,音乐对于孩子来说永远是一种快乐的表现,伴随着音乐引...
教学资料2012-09-01
好听的声音

祭祀【精选6篇】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
教学资料2014-09-07
祭祀【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