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桥
普济桥
湖北建始县普济桥
普济桥(湖北建始县普济桥)
上海市金泽镇普济桥
普
济桥(上海市金泽镇普济桥)普济桥,常见桥名。其中苏州普济桥,浙江处州普济桥,山西原平普济桥,福建宁德普济桥最为出名。
安徽天长市普济桥
普济桥(安徽天长市普济桥)
苏州市山塘街普济桥
普济桥(苏州市山塘街普济桥)
目录 古桥简介 桥联解析 古桥简介普济桥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跨山塘河。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桥侧有普济堂,因以名桥。为山塘佳景之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925年重修。1990年又重修。此桥为市区仅存的大型三孔石拱桥,花岗石砌筑,南北走向,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全长38.69米,中孔净跨9.16米,矢高4.37米,桥面中宽4.05米。南次孔跨5.31米,矢高2.6米,北次孔跨5.29米,矢高2.54米 。两端石砌踏步,分别为26级、30级。拱券内壁刻有捐款人姓氏及“放生官河”等字样。东西两面明柱刻有桥。联句点明了桥所处地理环境和水路走向。 1982年,普济桥被市政府列为第二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联解析桥东石柱楹联:“东望鸿城,水绕山塘连七里;西瞻虎阜,云藏塔影立孤峰。” 桥西石柱楹联:“北发塘桥,水驿往来通陆墓;南临路轨,云车咫尺到梁溪。 ” 联作者站在桥上,举目远眺,将眼前的风光概括成联。上联写东边的风貌,眺望七里山塘,绿水环绕,河街相依,多美的一条长街;街的尽头处,便是人烟稠密的阊门,高楼画阁,城墙逶迤,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粉墙黛瓦,高低错落,一片繁荣景象。下联写西边的景色,那虎丘山如在目前,山顶上的云岩寺塔,耸入白云深处,如一座青峰,雄伟屹立。从交通地理上描写,也值得一读。
浙江处州普济桥
普济桥(浙江处州普济桥)
山西原平普济桥
普济桥(山西原平普济桥)
目录 简介 造型 历史 所在地区 收缩展开 简介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普济桥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雄姿和瑰丽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蛟龙出水及九针图案。浮雕均典雅古朴,寓意深远,造型优美,精巧别致。为山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造型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皎龙出水及九针图案。浮雕均典雅古朴,寓意深远,造型优美,精巧别致。 远望普济桥,五道券眉错落有序,一道伏普济桥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 石曲线称平,柱、栏、板齐整参差,细看桥壁上彼凸此凹,或进或出,桥面上柱立板卧,时起时伏,真乃庄重古朴,建造奇特。
历史崞阳普济桥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雄姿和瑰丽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 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普济桥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雄姿和瑰丽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皎龙出水及九针图案。浮雕均典雅古朴,寓意深远,造型优美,精巧别致。旧时桥旁有普济寺后被毁。
所在地区普济桥俗称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 崞县,1958年12月7日,改名为原平县。县级机关由崞县城迁至原平镇.崞县始置于秦,属雁门郡。西汉元鼎三年置原平县,西晋未年复置云中县。北魏永兴二年置石城县,隋开皇十年改为平寇县,大业二年复称崞县。《水经注》:崞川水出崞山县故城南,西流出山,谓之崞口,故崞县亦有崞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