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塔
海宝塔
海宝塔
海宝塔(海宝塔)
海宝塔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因其与银川市西的承天寺塔遥遥相对,又俗称北塔。海宝塔与市内承天寺塔遥查呼应,是宁夏八景之一,素有“古塔凌霄”之誉。海宝塔塔身坐落在宽敞的方形六基上,连同台基总共十一级,通高54米,塔身呈正方形,四面中间又各突出一脊梁,呈“亚”字形,为我国十六名塔之一。
目录 海宝塔简介 海宝塔外观 建国后维修 历史沿革 收缩展开 海宝塔简介海宝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银川市北郊,距城垣1.5公里,寺借塔名,俗称北塔。海宝塔始建年代不详,据史载为赫连勃勃(大夏国王,公元407-427年)重修,故此塔又称赫宝塔。
海宝塔外观寺院的中轴线上,自东向西建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韦陀殿,卧佛殿等殿宇。海宝塔耸立于大雄宝殿和韦陀殿之间。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殿内佛像栩栩如生,香烟袅袅,晨钟暮鼓,僧诵阵阵。高大的卧佛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的涅媻像,全身长达7.6米,形态端庄,令人起敬。后立迦叶、阿难等十大弟子像,五色彩绘,各具神态,表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们嘱托后事的情景。 海宝塔是寺院的主要建筑,系楼阁式9层11级砖砌方形塔,总高53.9米,造型独特别致,每层四面置券门,券门的两侧设凹檐。塔刹是绿色琉璃桃形四角攒尖刹顶。因券门部分皆向外突出,外观塔身形似“亚”字。为我国众多古塔所罕见。塔室为方形空间,以木梁楼板相隔,缘木梯攀登154级可达顶层。游人眺缆山河,俯瞰四视,可见西边巍巍贺兰山,恰似奔腾的骏马;东方的古老黄河,犹如飞舞的巨龙;山河之间,银川平原一望无垠,沟渠如网,稻田连片,一派江南景色。
建国后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数次维修。1963~1966年,加固塔刹,安装避雷设施,并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了保护标志,设专人管理。1977~1980年,采用拉杆,加固塔身,翻修塔座、踏步、扶梯、门窗。1982年设立文物管理所。1985年移交宗教部门管理后,重建了山门、庙院、钟楼,并重新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沿革海宝塔的始建年代不详,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弘治年间撰写的《宁夏新志》:“黑宝塔(即海宝塔)在城北三里,不知创始所由”。清乾隆年间,闽浙总督赵宏燮撰写《重修海宝塔记》,对此塔和海宝塔寺历史作了考证:“旧有海宝塔,挺然插天,岁远年湮,面咸莫知所自始,惟相传赫连宝塔”。赫连勃勃是南北朝时期大夏国的创建人,他于公元407年创建大夏国,431年被吐彀浑所灭。当时宁夏地区大部分图属后秦所有,后秦的.创始人姚兴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帝王,在他统治的二十余年当中,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儒学大兴,佛教盛行,特别是当姚兴灭了后凉后,便迎请天竺国高僧鸠摩罗什到长安,让众僧聚会,佛徒有主,并“营寺塔,托意于佛,公卿以下,莫不依附”,“州郡化之,奉佛者十室而九”。佛教的传播和译经活动在北朝时达到了高峰。拒此推测,海宝塔寺和海宝塔始建于后秦,而大夏国赫连勃勃又重修。1793年海宝塔毁于地震。现存海塔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
修的遗物。塔身为楼间式,全部使用青砖砌筑,共九层十一节,通高53.9米,平面呈正方型,四壁出轩,即每层四面设券门的部分均向外突数十厘米,因而在正方型的平面上,又形成只线“十”字型,构成十二棱角塔;每层出轩部分二侧各设一龛,龛眉突出。所有这些,都增添了塔身的华丽和立体感。海宝塔和立体感。海宝塔寺这种整体造型在我国古塔建筑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