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通用3篇)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一些困惑和误解。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对于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无法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我决定采用更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我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比例的蛋糕分成几块的方式来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我也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错,导致答案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了更多的实例演练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加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运算。

通过这些改进和调整,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于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教学中灵活变通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小数作为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对于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掌握不牢固。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经常在小数的运算中出现错误,无法准确把握小数的特点和规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更多的例题讲解和实例演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于小数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我也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小数的应用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往往只是停留在记忆和死记硬背的阶段,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了更多的应用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些改进和调整,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三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教师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在黑板上写了三“1”。提问:这三个1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上两个“0”成100。再问:现在这三个数还能用等号连接吗?(学生就说不能了。)然后教师引导提问: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这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这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让他们再进行合作分工把他们量、找出来。这一活动教师

给足了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同时结合实物的演示进一步感知1 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实际都是同一段,进一步看出0.1 米 0.10 米 0.100 米这三个数是相等的。

教师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活跃、积极性很高。他们充分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快乐。

相关文章

韩乔生经典语录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韩乔生经典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韩乔生经典语录11、曼...
教学资料2018-07-02
韩乔生经典语录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新课程教学目标十...
教学资料2012-05-01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通用3篇)

仙蟾(精选3篇)

仙蟾xiān chán[释义] 蛤蚧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例句] 。...
教学资料2016-03-09
仙蟾(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实用3篇)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通过期末考试这样的检验我教学成果的测试,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哪怕是教师对内容讲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
教学资料2017-08-02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实用3篇)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精选3篇】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 刘志新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
教学资料2016-08-08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精选3篇】

数学《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优质3篇】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一文支持一种观点:没有人能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数学课上老师“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而学生依旧是“剪不清...
教学资料2016-09-05
数学《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