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冬妮《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付冬妮《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在教学《捐书活动》一课时,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情境,出示我国西部地区的贫苦孩子不能上学的情境,让他们感受那些孩子在特别苦的环境下都能努力的去学习,现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出我们学校也曾举行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书活动,出示三年级捐书的情况和
四年的捐书情况。让他们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根据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尝试算法的多样化,注意营造了一个认真倾听和积极评价的氛围。本节课全班交流时学生竟然出乎意料地提出了5种甚至更多的算法,不能不说是这节课的一个高潮。在比较各种算法,我提问:“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那你在这么多的算法里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接着我再让学生算四年级的捐书本数,学生基本上都选择了竖式计算。可能是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学生的思维被教师善意的引导给束缚住了,学生自然不可能也不敢再有其他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行为我想,我们的老师暗示学生个体关注速度与准确度,不断优化自己的算法,提高计算能力。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学生拿出方法后,教师马上进行优化,学生就会觉得:既然我的方法不是最优的,干脆还是学老师的方法吧!所以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如果让我再教这一节课我一定会注意让学生们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学生自然会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后我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以小结的方式来完成,今天我们学了《 》一课,了解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区的孩子很贫苦,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给他们捐 ,根据刚才捐的东西你能不能把它编成一个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会了计算方法,而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是本节课的亮点,更是对学生思维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