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优质3篇)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数学教学需要走向生活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枯燥的公式和题目为主,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缺乏实际应用的意义。因此,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成为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数学教学需要与生活场景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购物打折、制作美食、规划旅行路线等。通过这些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在打折活动中购买商品的最优策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其次,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水平,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游戏设计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希望未来数学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积极探索各种方法,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数学教学可以通过生活案例来展开。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相应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超市打折商品的最优购买方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数学教学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水平,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数学教学可以注重实践性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游戏设计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与生活案例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希望未来数学教学能够更加贴近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篇三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人教版第四册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例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学期开始了,小芳准备添一些学习用品,带了50元来到商店,请你们帮助小芳出一出金点子,要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
学生甲:我买一盒水彩笔和一块磁性画板,再买一本笔记本8元。
18+24=42(元); 42+8=50(元)
学生乙:我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转笔刀。
30+17=47(元) 50-47=3(元)
学生丙:我买一个文具盒、一盒水彩笔、一本笔记本。
12+18+8=38(元) 50-38=12(元)
学生丁:我先买一支自动铅笔、一个文具盒。再买一本笔记本、一盒水彩笔。
2+12=14(元) 8+18=26(元) 50-14-26=10(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相互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二、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
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三、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法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