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1
本文着重分析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从情感的.含义、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作 者: 秦爱军 作者单位: 三门峡中等,河南,三门峡,472000 刊 名: 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0xx ""(5) 分类号: G63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情感 情感教育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2
摘 要:情感教育是历史新课改“三维目标”之一,其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不容忽视,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情感缺失较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下,更要积极运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更多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本文从历史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施情感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要求。
从教十年来,我作为一线教师,亲眼目睹了当今中学生情感缺失之严重:路遇自己的老师,面无表情,昂首而过的;烦于父母管教过严与父母大吵大叫甚至杀害父母的;对于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甚至大打出手的;读书无用,及时行乐的;一句话接受不了自杀的……可见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飞速提高,年轻一代的精神文明教育苍白了许多。看着一张张韩流装扮下的稚嫩的脸,听着课间教室里传出的一声声不堪入耳的时髦词,我惊叹这是不是十五六岁的朝气蓬勃的年轻的心。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的脆弱、敏感、自私、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对事物的冷漠,都让我心痛,痛心之余更深刻领悟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
一、充分利用历史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豁达个性。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主旨就是客观、一分为二。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展开了情感教育。
比如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让学生根据雅典民主各种机构的产生和体现的特点对其进
行评价,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它存在的另一方面的意义。顺境中暗藏危机,更应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享乐其中;逆境中存在机遇,更应该奋起直追,而不是消极沉沦。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坦然面对,尤其对于批评的声音更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不是一味地排斥。二、充分利用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国之强大奋起读书的远大理想。
比如讲到宋明理学意义时要取其精华,让学生充分感受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理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深究无用,但理学家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 比如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知道致知读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源头,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比如,学生熟悉的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勇于担负起治国、强国的历史重任,认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天下人谋幸福。放眼世界,自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
三、以身作则,带着一颗真挚的心上好每一节课,带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学”、“助之以成”、“鼓之以气”,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决心、信心和恒心,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要让学生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教育时要教育,不能一味地报喜不报忧,更不能姑息养奸,要让学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能够承受未知的一切。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可用的素材还需要很好地挖掘,我也将继续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好历史教学这个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王卫东.主编.《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刘云波.《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xx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