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事迹的作文【实用3篇】
抗战老兵事迹的作文 篇一
抗战老兵事迹的作文
抗战老兵,是那个时代最可敬的人群。他们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战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他们是战争的见证者,也是和平的守护者。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位抗战老兵的事迹让我深感敬佩。他叫张宝华,现年92岁。在抗战期间,他参加了八路军,担任独立团的排长。他在战场上勇敢无畏,指挥战斗,保护战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和“勇敢”。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的排被敌人包围,敌人的炮火密集而凶猛。可是,他没有退缩,坚定地站在战场最前线,带领战友们进行顽强抵抗。最终,他们成功突围,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个英勇的老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抗战时期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还有一位抗战老兵的事迹也让人难以忘怀。他叫李志华,现年94岁。他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在长征的艰难征程中,他身经百战,刀山火海,却始终坚持不放弃。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受到了敌人的猛烈轰炸,士兵们纷纷倒下,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前线奋战。他很清楚,如果他也倒下去,部队就会溃败,战斗就会失败。于是,他奋起直追,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炮火,为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终,他们成功完成了战斗任务,取得了胜利。这位老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勇气和坚持可以改变整个战局,可以影响整个时代。
抗战老兵们的事迹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奋斗和牺牲,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现在的和平与幸福。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铭记抗战老兵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发扬抗战老兵的精神,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抗战老兵事迹的作文 篇二
抗战老兵事迹的作文
抗战老兵是一群无私奉献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他们的事迹令人钦佩,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两位令我敬佩的抗战老兵。
第一位抗战老兵是王国栋,现年94岁。他曾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参加了抗战的很多战役。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被敌人包围,困境十分危险。这时,他毅然决定率先突围,为部队争取机会。他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冲到了敌人的火线,将敌人的炮火吸引到自己身上。在他英勇的牺牲下,部队成功突围,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王国栋的事迹震撼了我,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和“勇敢”,他是无私奉献的典范。
第二位抗战老兵是杨友生,现年96岁。他是八路军的一名战士,参加了许多抗战的战斗。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连队被敌人的炮火重创,士兵们纷纷倒下。那时,他只有16岁,年轻而脆弱,但他没有退缩,毅然决定奋起反击。他带领几名战友,冲向敌人的阵地。在一次次搏斗中,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打败了敌人,保住了自己的连队。杨友生的事迹让我感到敬佩,他的坚持和勇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抗战老兵的事迹鼓舞着我们继续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铭记抗战老兵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在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中,我们都要发扬抗战老兵的精神,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战老兵事迹的作文 篇三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一篇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烽火铸人生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烽火铸人生
自幼参军打日寇
7月28日上午,市干休所家属院一栋平房内,今年89岁的刘xx老人把记者带进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
1926年8月,刘xx出生在xx省xx市xx县大石柏村一户农家。姊妹8人中,他排行老七。由于生活艰难,他在出生后差一点儿被送给别人。屋漏偏逢连阴雨,他4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一群孩子,靠租种姑母家的一亩半地过活。刘xx在村里私塾只读了半年就辍学在家,每天捡柴、拾粪,帮助母亲种地。可地少人多,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糠皮、豆皮加野菜蒸出的窝窝头都算是好东西。
“七七”事变后,日军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不久便占领了北平、天津。刘xx的家靠近大路,他经常见到败退南逃的_军队。再后来,他也见到了八路军的队伍。八路军东奔西跑打鬼子,而且自己的3个哥哥都相继参加了八路军,刘xx的心里也萌发了参加八路军的想法。
1938年春季,由_领导的xx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xx县抗日战委会)由地下转为公开。当时,八路军冀南抗日行政公署(简称冀南行署)也驻扎在xx县。12岁的刘xx闻讯后便来到县城,由此成为县抗日战委会游击大队的一名战士。“我不算最小的,队伍里还有9岁的女娃哩。那时候,我们那一带是半个村半个村的人参加八路军,我还回到村子带了几个人来到队伍上呢。”刘xx说。
“那时候敌强我弱,华北大平原上除了村庄部队无处隐蔽,因此一有敌情就要转移。”刘xx说,“我那时年纪小,行军时跟不上队伍,有时候边走边打盹,经常是部队宿营很久后我才赶上,为此在行军中丢了好几回,但我都找到了部队。一次我撵上部队后,首长说我年纪太小,让我回家,可我坚决不离开队伍。”
“到部队几个月后,我逐渐适应了行军打仗,就被调到冀南行署,在文教处当通讯员。”刘xx说,“当时部队以打游击为主,在邢济路(xxxx至山东济南的公路)一带袭扰日军。鬼子沿路修碉堡、挖壕沟,加强封锁。鬼子在白天修路、建炮楼,我们就在夜里破坏。后来鬼子夜里沿路挂上煤油气灯,防止我们通过和破坏公路,我们就先打灭灯后再动手。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们共端掉了一二十个碉堡,消灭日伪军500多人,俘获600多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
枪林弹雨突重围
回忆当年的战斗故事,刘xx老人说最难忘的是“四二九”突围战。
那是1942年4月29日,3万多日军对邢济路南北的两个根据地实行了大合围。冀南行署和军区领导机关在邢济路北的武城县被日军包围后,16岁的刘xx跟着部队半夜向南突围,连续走了几十里地。天快亮的时候,刘xx听到北面枪声大作,枪声绵延东西约有十几里远。
队伍继续向南转移。天上敌机扫射,地上炮火纷飞,部队行进非常困难。突然,大平原上狂风大作,黄沙漫天,敌机失去了轰炸目标,部队乘机快速向南挺进。下午2时左右,部队来到武城县武官塞村附近时,南面也响起了枪声。前方传来消息,说武城县南边一带日军又增加了兵力。
枪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部队显然已被包围,情况十分危急。“这时,部队王参议把我叫到跟前说:‘情况危急,你带着文件上马快走!’说着把马的缰绳塞到我手里。”刘xx说,“我知道,这是王参议的马,而且是他们夫妻共用的,他妻子体弱,平时骑着这匹马行军转移。他这时把马匹交给我,等于把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死都放到一边了。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大声说:‘我不走,要死也要死在一起!’王参议不由分说,把我推上马去,接着在马屁股上狠狠打了一下。”
“就这样,我满眼含泪离开了队伍。”刘xx说,“我策马向西南方向狂奔。突然,一颗炮弹在我身边爆炸,我掉下马来晕了过去。一会儿我又醒了,这时我感到纳闷:自己被炮弹击中怎么没有死?查看身体,原来是炮弹掀起的一大块土坷垃砸到我胸上。我军装上衣扣子没系好,那快土坷垃还在衣襟里。我掏出土块,上马继续向南奔跑。”
跑了约一个多小时,刘xx在一个叫张三街的村子与范参谋长带领的左路骑兵团会合。不料,敌人在武城县南边的大运河堤上堵住了部队,并且发动猛攻。范参谋长果断决定向西南方向杀出一条血路,刘xx跟在骑兵后边一起突围。一番激烈的厮杀后,骑兵团撕开了一条口子,刘xx也冲出了包围圈。
“突出重围后,骑兵团去执行别的任务,我自个儿赶赴王参议告诉我的集合地点。”刘xx说,“路上,我遇到了冀南行署杨秀峰主任和行政处杜佩山处长的通讯员薛成、刘福镇。当时,敌机还在天空投弹扫射,由于周围没有躲藏的地方,那两名通讯员就在树下躲避敌机。我认为那样不行,可他们坚持躲在树下,结果两人不幸连人带马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死。”
“我抱着装有文件的马褡子躲到村边的一条沟里,敌机从北边来,我就爬到沟北边;敌机从南边来,我就躲到南边的沟沿,就这样躲过了敌机的轰炸。”刘xx说,“我赶到集合地点后,把冀南行署大印和机密文件完整地交给了首长。”
艰苦卓绝巧斗争
“1942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尤其在华北平原,可利用的地形少,而鬼子的汽车、骑兵反倒畅行无阻。”刘xx说,“为此,我们在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之外,在所有进村的大路上挖出几米宽、几米深的沟壕;在村里的街道上隔不远就垒起一道墙,墙的一端留有行人通过的小路,而且小路在墙的两端交错开来,以此阻挡敌人的机械化部队。”
“在敌占区的许多村子里,我们还发展起‘两面_’,就是明里是鬼子安排的保长,实际上暗里为八路军办事。当然,也有个别村子的保长死心塌地效忠鬼子,对这号人我们就坚决打击。清河县有个村子的伪保长就是‘铁杆_’,对八路军和抗日群众多次造成危害。我们决定利用一下他对鬼子的‘忠心’,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刘xx向记者讲起了这个故事。
一天夜里,刘xx所在部队的两个营悄悄埋伏到村子周围,然后派出几个人进村,向伪保长要七八斤小米做饭,说今晚暂住村里大庙。伪保长根据小米的斤数合计住在大庙里的人不会多,就给炮楼报了信。鬼子100多人赶到村子里,结果被八路军包了“饺子”。后来,这个伪保长因谎报军情被鬼子杀掉。
“当然,我们也打了很多胜仗。邢济路上,我们打出了威风,同时也积极争取沿路伪军暗中倒戈为我们做事。一次,东进纵队兼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要经xx去济南,我所在的部队担负掩护任务。我们先把炮楼围住,派人进去震慑伪军,说八路军有大部队通过,若敢抵抗就消灭他们。伪军同意不出动,但提出等我们部队通过后允许他们放空枪,我们也答应了他们。”刘xx说,“打那以后,再有八路军的队伍通过,炮楼里只朝天上打枪。”
1943年5月,由于在“四二九”大突围中的表现出色,17岁的刘xx光荣地加入中国_。1943年10月,冀南行署奉命开往晋冀豫交界的涉县进行整风。刘xx等一批年龄偏小的战士就近到小学学习。1945年春,随着二战形势的明朗化,组织上派刘xx等人参加太行总工会训练班,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习技术,为在日寇投降后接收城市和工厂储备人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刘xx这时接到任务,离开冀南行署,到xx接收煤矿。不久,他就接任xx煤矿矿工游击队队长的职务,由此走上了与_军队斗争的新战场。在一次突围战中,他身边的两位战友牺牲,他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纵身跳下悬崖,被树枝荆棘挂住才得以逃生。
解放后,他先后任xx矿区工会、王封矿、李封矿、朱村矿等矿的领导职务。1978年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第一任老干部局局长,1985年离休。如今,老人安享晚年,身体尚好,但依然生活简朴,关心国家大事。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二篇
这几日我读了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先生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长篇的小说。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因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这也看出了保尔·柯察金的小孩子天性。后来,母亲给保尔找了一份工作,一次钓鱼时,他认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尼娅,冬尼娅是一位次要人物,但从她言行举止也可以看出,她虽然是林务官的女儿,但她从不骄傲,还握住工人的手给他们温暖。她这种无私博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后来,保尔遇到了老兵朱赫,他给保尔讲革命道理,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保尔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朱赫是一位勇敢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他退伍后并没有停下,而是去支持鼓励想要踏上革命道路的人们。
他的母亲也没有反对他,而且还支持着他,在他临走前深深的拥抱他,对他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身体,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如果吃不消的话就回家。保尔用力的点点头。一直到保尔的车子走远了,离开了她的视线,但她仍然惦着脚尖,望着走远的车子,空旷的房屋前,只剩下她那单薄的身影。
出门在外,最担心我们的其实是母亲,哪怕你去商店买东西,去亲戚家串门。你的母亲都会幻想种种,你会遇到什么事儿,知道你平安,回到家后,她悬着的心才落下来,这就是母爱。母爱是干渴中的一汪清泉,母爱是一缕阳光,滋润我们的心灵,母爱是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保护着我们弱小的身体。母爱是冬日里的一轮艳阳,时时刻刻关爱着我们,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心里第一想到的就是母亲的怀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保尔在和波兰白军和平谈判时听到舍佩托夫卡被波兰白军占领了,他发起愁来,因为她母亲在舍佩托夫卡。如果讲和的话,母亲就会被分到国外去了。
保尔是一个革命者,革命者也有自己的情感,虽说保尔公而放私,有国而忘国,但依然为家乡的母亲感到担忧,这就说明了保尔对母亲深沉的爱,我们要学习保尔这种朴实的情感,因为连自己的家乡和母亲都不爱的人,是不会爱其他地方的。
后来经济政策改变了,保尔就认为是_,其实党的新经济政策的过度是另一种斗争形势,而保尔把这种过度看作是和阶级利益背离,而老一辈大老兵也有那么一些人,现在也反对起来,直到保尔意识到自己错了,向党认了错。发表了自己的声明。保尔知道自己错了,向党认错,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保尔勇于认错勇于改正的好习惯。
虽然这是一遍长篇小说。但是他会在故事中告诉我们道理,我建议大家也来读一读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三篇
我读书比较晚,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一本书已经是初一了,注定了我与书相处的时间短,可这短短的时间真的收获不到吗?
第一次看课外书,还是初一时老师推荐的,大冰的《乖,摸摸头》。虽然时间已久,但记忆犹新。起初买来只是看个热闹,读起来就被书中的生活所吸引,这本书像是一本游记,记录了旅途中的生活琐事和那些朋友之间的来来往往。初读,便被书中“老不死”的形象所吸引,大冰写的“老不死”极其有趣,描写他惨不忍睹的样子更有画面感,当时每天晚上闭上眼都会浮现出老兵的样子。
“温故而知新”,课外书也是如此。又在一个假期拿出了大冰的这本书,再读才发现书中“老不死”实则令人心酸,无论是他经历过战争的“破裂”的身体,还是他的种种悲惨的经历,就连一个微笑都让我看起来那么心酸,那么令人心疼。我亦读出了大冰与老兵之间密切的关系,一切感受都与第一次读截然不同。
进入初三,中间夹杂着《亲爱的安德烈》的柔情,《边城》的悲情以及《明朝那些事》的历史,但印象中最深的还是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和蔼的沈先生,爱花的老舍先生,造型奇特的金先生,哈哈笑的林斤澜……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几乎每个符号中都有着特殊的含义,所以即使我做了大篇大篇的批注,也不感到浪费时间。这本书,值!
我与书,相处时间虽然短,但收获到的一点也不少。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四篇
关于_老兵的调查及思考
——以援越抗美老兵为例
摘要:_老兵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活着的纪念碑。寻找_老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寻找_老兵也是对战争精神的一种继承与传播。他们一心立志报国,把国家战的胜利看得比自身的安危更重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每一个老兵的脑海里,印在每一位战士的心中。
关键字:誓死卫国;一视同仁;爱国情怀。
实践时间:2015年2月16日
时间地点: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
实践人员: 编导1431班 文飞兰 余纯纯 李淑媛 申小洁 邓子翔
实践内容:寻找_老兵,寻找活着的纪念碑。
实践方式:采访
一、老兵叙述当年中越关系
(一)采访援越抗美老兵,老兵热情接待
走访各家后找到了一位78岁高龄的老兵,当我谈及要同他做采访时,他一口答应了我的请求,随后便呵呵呵地大笑起来,十分的开心。他叫陈长根,出生于1937年1月20日,汉族,湖南常德人,家住农村,老伴刚去世不久,我们小聊了一会后便进入了正题。说起抗美援越的事迹,老兵便与我侃侃而谈了起来。
(二)老兵谈及中越关系,神情严肃。
据老兵回忆,当时中越关系十分密切,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1949年_成立,使中越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中国一诞生,就把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50年初,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在困难之际,_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
二、老兵讲述从军作战经历
(一)战前学习,几次转移。
老兵说他1959年十月在安乡报名入伍,十一月步行至阳县,在常德县学习中央文件和党的精神指导,后来他换上了部队的军装,两月后便前往长沙军分区参加入伍培训,培训一星期后又转到福建新兵团培训,在新兵团接受二次体检,并且在那学习军事科目,有时候会集体参加生产劳动(比如种植橡胶)。入伍培训结束后,他又进入到福建师部广州军区63师接受新兵训练,后被分配到627团2营4连3班当炮手,一年后成为二炮手,再后来他又当上了侦察兵。老兵一边点头一边慢慢地回忆着,一脸的认真,这更能说明老兵身为一名战士的自豪和骄傲。
(二)炮轰金门,开启作战生涯。
我询问老兵说:那您是什么时候去越南帮助越军的呢?老兵连忙说道:“这个不急,等我一一讲给你听。”我点头回应,他便接着说道;“当时是1964年,我回家探亲,在那年我加入了中国_,65年我们团队便转到了台湾,当时是_交战,上级下命令炮击金门,誓死保卫厦门。在年底我们又转战广西,在广西凭祥市待命。就在1966年,中央下命令11月去越南与美作战。当时情况很紧急,我们换上越南军服,秘密出国支援越南。
我又问道;越南人民都应该很激动吧? “那是当然,接待我们的越南百姓都热情似火,给我们送吃送喝,那可谓中越一家亲呀!”老兵回应道。
(三)驻扎越南北江,敌方偷袭失败。
老兵说:“那是我是炮手,在北江团队改名为8255部队,我是54分队。我们是炮兵,为了更好地射击敌人,为了不殃及百姓住房,我们通常把部队驻扎在山上,山底便是越南后勤部(也就是求助伤员、处理尸体的部队)。当时我们整个部队都节约用水,早上洗脸的水留着晚上洗脚,当时在山顶上,山上用水都得去山下挑,生活十分艰苦,环境恶劣。我记得到了夏季,有一天轮到我值班,正午时整个部队都在休息,我一人在外站岗。当时气温达到40摄氏度,山上石烟滚滚,太阳光十分强烈,再加上气温又高,所以眼睛都不能贴近望远镜,一靠近便会有种被火灼烧的感觉。在山顶上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被分为叫做
1、2、的、4、号,平日里2号(东)和1号(北)是上级指定观测的重点,当时我想到这是上级的指示,并且责任重大,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就在这时,2号(东)的山区间出现了浓烟,于是我立即拿望远镜对准东面观察,果然不出我所料,浓烟有所移动,后来我仔细一看在远处的山区的河面上出现了一架飞机,随后我拉响了警报,我锁定了敌方进攻的方向,接着全团紧急就位。飞机从湖面上飞来,高炮和机枪都不能向他射击,因为飞机离地面太低,如果攻击它地上的居民都会跟着遭殃。我记得当时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在此,飞机没有直接向我们出击,而是冲向了我们身后的大海,在海面高空中旋转一圈后便快速向我们进攻。于是我们立即转过身去应战,飞机迎面而来,这时的飞机飞的很高是射击的最佳时机,当时我是一名侦察兵,负责测距离,我们把距离锁定在公里处开炮,但是由于阵地上硝烟太重,而且太阳太大,让飞机侥幸逃脱了。我至今仍记得敌方的飞机型号是RF-5C侦察机,在这次事件中我荣获了三等功。”
我听到这里便问道:立下三等功您一定特别开心吧? 老兵笑了笑说到:“能有多开心?当时就是觉得大好时机飞机却没打下来,太遗憾了!”
(四)敌方狡诈,我方顽强_。
“在我脑海里犹记得两件死伤惨重的事件,一件是在越南外素保卫越南铁路桥,当时我们部队组成了火力点,有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高射机枪,我是第二防线,使用的是37炮,第三道防线是58炮,第四道防线是100炮。)后来飞机往我方飞来,在第一防线处扔下了几颗炸弹后狡猾逃跑。高射机枪连死伤无数,后三道防线因为距离不到位无法射击,我们都束手无策。此事件过后,我方军队调整方案,在外素山顶成立了一个假阵地,我们在阵地四周斜插上许多竹竿,用铁片包裹住竹竿口点上蚊香成大炮,并且安排我连的副班长去假阵地上扔手榴弹虚张声势。而真阵地上却伪装严密,四处都铺满树枝杂草,并且个个士兵身上都披上树皮麻草。到了晚上我们便走到山下的后勤部队站岗,记得但是风特别的大,弄得人心惶惶的。第二件是607团一营第一次打了胜战,随后上级就命令他们立即转移,可是他们不听指挥执意认为那个地方很适合埋伏,因为一营的侦察兵一般都埋伏在那里的树上,后来敌方再次攻击,把那个地方的一营所有侦察兵都炸死,一个活口都没留。又因为侦察班离高炮班有一段距离,所以当侦察班全军覆没的时候,后方高炮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方炸弹威力强大,一颗炸下来三辆汽车都填不满那个坑。那个时候越南军队没有我_队那样现代化,他们没有无线电而我国有,发现敌方都以砍树为准,敌人从哪个方向来,他们就砍哪个方向的树。”老兵一口气说了很多,最后拿出了他所有从军所获得的荣誉证书,从他脸上激动的神情可以看出当时战争情景都还历历在目,他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感到自豪!
(五)班师回朝
我听了这么多就急着问到:那您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那些士兵的遗体都运回国了吗?老兵听了后就激动地说:“我们是1966年回的国,回国前我们都去了战场辞行,只见战场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血腥味非常的刺鼻。后来我国战士的遗体都被葬在了越南的烈士纪念塔下。回国后我们又参加了几年生产劳动,当时正值_,我直到1968年3月才正式退伍。”
三、结束语
(一)老兵退伍的感言:
我当了九年的兵,退伍后国家给我每月350元的抚恤金,并且每年都会有一封慰问信。这点钱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不算什么,一分钱一分荣耀,我要的不是国家的钱,国家就是给我一分钱我也接受,但是我要的只是一个名分。同样的兵同样的从军历史得到的抚恤金却不一样,这对我来说不是钱的问题,是荣誉的问题,国家就应该一视同仁。当时誓死卫国的我现在也会永远一颗赤胆忠心向祖国,因为这是战争精神,是每个士兵的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
(二)我的感受和建议:
经过这次的采访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我也只是听他说,只能想象到当时战争的情景,当时我看不到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的心思,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感可以让人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爱国情怀。我很自豪的是我的祖国是一个善良而又高尚的国家,无私地援助越南。但是,中国以巨大的牺牲帮助越共在一九七五年实现一统江山的野心,而讽刺的是四年后当年的生死战友却兵戎相见,不少当年援越的军人再次进军越南。这次不是打”美帝”,而是教训”忘恩负义”的越南小兄弟。当年风靡一时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对此就有过生动的描写:“敌人丢弃的阵地上,到处是成箱的弹药和横七竖八的枪枝,而且全是中国制造...大米倒不少,一麻袋一麻袋的,麻袋上全印着‘中国粮’的字样。”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中国的善良最后换来的却是越南的背叛,对此我也深表痛心!
现在中国的很多老兵都找寻不到了,有时候还要从外国人的口中听我们中国的历史,_老兵是活生生的纪念碑,我希望国家以及政府能够重视_老兵的晚年生活,他们不是历史的弃儿,而是国家的功臣。在此,我向所有的_老兵致敬。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五篇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烽火铸人生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烽火铸人生
自幼参军打日寇
7月28日上午,市干休所家属院一栋平房内,今年89岁的刘xx老人把记者带进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
1926年8月,刘xx出生在xx省xx市xx县大石柏村一户农家。姊妹8人中,他排行老七。由于生活艰难,他在出生后差一点儿被送给别人。屋漏偏逢连阴雨,他4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一群孩子,靠租种姑母家的一亩半地过活。刘xx在村里私塾只
读了半年就辍学在家,每天捡柴、拾粪,帮助母亲种地。可地少人多,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糠皮、豆皮加野菜蒸出的窝窝头都算是好东西。“七七”事变后,日军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不久便占领了北平、天津。刘xx的家靠近大路,他经常见到败退南逃的_军队。再后来,他也见到了八路军的队伍。八路军东奔西跑打鬼子,而且自己的3个哥哥都相继参加了八路军,刘xx的心里也萌发了参加八路1
军的想法。
1938年春季,由_领导的xx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xx县抗日战委会)由地下转为公开。当时,八路军冀南抗日行政公署(简称冀南行署)也驻扎在xx县。12岁的刘xx闻讯后便来到县城,由此成为县抗日战委会游击大队的一名战士。“我不算最小的,队伍里还有9岁的女娃哩。那时候,我们那一带是半个村半个村的人参加八路军,我还回到村子带了几个人来到队伍上呢。”刘xx说。
“那时候敌强我弱,华北大平原上除了村庄部队无处隐蔽,因此一有敌情就要转移。”刘xx说,“我那时年纪小,行军时跟不上队伍,有时候边走边打盹,经常是部队宿营很久后我才赶上,为此在行军中丢了好几回,但我都找到了部队。一次我撵上部队后,首长说我年纪太小,让我回家,可我坚决不离开队伍。”
“到部队几个月后,我逐渐适应了行军打仗,就被调到冀南行署,在文教处当通讯员。”刘xx说,“当时部队以打游击为主,在邢济路(xxxx至山东济南的公路)一带袭扰日军。鬼子沿路修碉堡、挖壕沟,加强封锁。鬼子在白天修路、建炮楼,我们就在夜里破坏。后来鬼子夜里沿路挂上煤油气灯,防止我们通过和破坏公路,我们就先打灭灯后再动手。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们共端掉了一二十个碉堡,消灭日伪军500多人,俘获600多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给日军2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六篇
一路风雪载途,一路霜雪相送,泥泞道路,多少人为之跌倒,溅起泥尘,后又不顾疼痛艰难爬起,还有人倒下了,就永远得倒下了,不甘地闭上了双眼,不安地停止了心跳。这就是长征,困苦的,却是不容放弃的!
以前总说长征苦,长征难,却未有体会,如今参加了学校的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才让我真正理解到何为苦,何为累,何为坚持,何为毅力。第一天走了几公里的路,而且大多数是平路,勉强算是个热身吧,那时,天真的我竟在心里想:原来也没有那么难,现在想来,真是可笑。第一天的晚上进行站岗,每一个排的小战士们都站着标准的军姿,目光坚定得锁定着远方,提醒其他的小战士们不要接近水边,不要上公路,同时也提醒其他的路人注意安全,红军的精神就是这样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使能做的像夜空的繁星一样光亮微弱,那又有何妨。第一天的晚上睡得特别香,或许是因为走了好些路的原因吧,殊不知第二天的噩梦即将到来。
第二天一早就被尖锐的哨声惊醒,又踏上了征途,群山被绿树萦绕着,鸟儿的在耳边低吟浅唱,也不知是过了多久,腿就开始有些酸痛了,才发现来时的路已经被我们甩在了身后。不经意间抬头,望见青山已在淡雾中若隐若现。我弱弱的问了一句走在我后面的同学:我们是要爬到山顶。她一脸绝望的答道:你觉得呢。我脸上瞬间露出了苦笑。但是随后又想到现今我们面对的任何困难,于长征而言,犹如群山之间的石粒。我们现今走的路不及红军长征的五百分之一又充满了信心。他们身肩名族重任,历经千辛万苦,才写得光辉历史。
后来,如我所料,我还是掉队了,看着前面的队伍在我的前面愈走愈远,有些力不从心,只得继续迈着艰难的步伐,砥砺前行。
中途有好几次老师开着车问搭不搭车,我同很多红军小战士一样一脸坚定的拒绝了,虽然很累,虽然脚很痛,即使这样也不由分说得拒绝了。其实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在于坚持,再一想,坚持一下也不难,最难的还是坚持到底!其实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我们每一个都在努力着,努力着实现自己的目标,同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样,坚持,努力,成了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曾经看过一部战争片,一个老兵走了太久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在即将倒下时,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你们走吧,我会拖你们的后腿的。”而那少年兵却不由分说得将老兵扛上,走着走着,一直到自己累死的那一刻。而老兵说他要带着那个孩子的那一份继续走下去。不容抛弃,不愿放弃,这就是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的马蹄声已走远,红军踩下的深深脚印已被风沙填满,战争的号角早已消散,红军精神却长留于心!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七篇
——走近我爷爷、对越战争老兵
寻访对象简介
黄学良:太仓市浏河镇张桥村人,一名优秀老党员。1976年参军入伍,在连云港市炮兵部队服役。1979年初时任炮兵班长的他,作为骨干被选拔抽调到广西边防独立一师二团一营机枪连任六班班长。随即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个人三等功。于1981年退役回乡。
寻访活动纪实
一、寻访我爷爷,身边的老兵
放寒假了,我们班的几个妈妈们一起商量着怎么完成导学单上的“红领巾”作业,忽然想到了我爷爷,是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于是,1月31日那天下午,大家一起聚到了我家,采访我爷爷。我爷爷今年65岁,1976年到连云港市炮兵团85加农炮连服役,第二年入党。1979年初,由于越南在我广西、云南不断地挑衅、侵犯我边境领土。为了捍卫祖国的荣誉,经选拔后到了广西独立一师当独立一师二团一营机枪连六班任班长,于当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站。由于在战争期间表现优异,爷爷最终荣立了个人三等功,并获得荣誉勋章。
二、活动后再看爷爷,感觉格外敬佩
我们的红领巾小分队,带上了照相机、记录本,一路来到我家。进门后大家一口口地喊着:“黄爷爷好!”欢迎过后,大家分坐下来,开始聆听爷爷的对越战争经历。1979年2月17号早晨6:40分,对越自卫反击战总攻开始,越南全民皆兵。在爷爷他们前行的路上,包括各种区域,都埋下了式样各异的地雷,还有很多安插了竹签的陷阱。在主要交通要道上,布有带倒钩的钢刺,下面用混凝土固定,上面用草或浮土等伪装好,一脚踩下去,锋利的钢刺一下就刺破鞋底,钻到肉里去了,把脚拔出来,倒钩把肉都钩出来了,鲜血直流,钻心地疼。每打完一场仗,必须要打扫战场,连续的作战已经使他们又饿、又累,但为了迎击下一轮敌人的进攻,即使累得快站立不起,还得马上开始行动,巩固、构筑工事,在战壕里挖猫耳洞,构筑重机枪阵地。紧急的敌情和紧迫的时间,根本容不得你有喘息的时间。但是再苦再累,1979年的3月19日,回国的那一刻,看到眼前各界人事夹道欢迎,爷爷他们所有的疲劳和疼痛瞬间融化了。红领巾小分队队员们认真倾听,还不时发问,听着爷爷的故事,我比以前更加敬佩他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大家纷纷点头敬佩,时而认真记录,时而用相机留下这温馨的一刻。
三、大家争相发问,受益匪浅
“黄爷爷,您几岁去当兵的,为什么去当兵?”“我22岁去当兵的,高中毕业后,家里穷,在最后一个当兵年龄后应征入伍的!”“那您当了几年兵?有没有后悔过?”爷爷不假思索回答道:“当了5年兵,没有后悔过,为了捍卫国家的荣誉,每个人都应该全力以赴!”“在这过程中,您有没有想过家?”“想啊!当年原本的探亲假取消了,远赴广西参战,开战前夜,我抽空隙时间写了封没有寄出的遗书。跟我的父母说明,我马上要上战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了,当你们接到我的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是在战场上牺牲了。当兵就是为了保卫祖国,打仗就要有牺牲。现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义无反顾。”听着爷爷的事迹,我愈发的敬佩他了,我身边最可爱的人。
看着我们红领巾小分队的孩子们,爷爷不时地感慨时代地变迁,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生活和学习机会,做一个爱国爱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时光飞逝,短暂的相聚很快就要分别了,大家一起拉着爷爷合影留念,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和爷爷跟我告别。爷爷的崇高精神在今天的活动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我要向他学习,激励我自己,奋勇向前。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八篇
这个老兵,我认识,但并不熟悉。当时知道他的姓名,也知道他是2营哪个连的,但后来忘记了他的姓氏。认识他,是因为我入伍后,他曾经在团里的大会上发言——是一个先进分子表彰会上,他介绍自己的经验。从他的发言中,听得出,他很好学,有一些文字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当时官兵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他算是有点文化的战士。
1976年夏的一个星期天,我在与战友聊天时,一个战友说:听说2营有一个老兵提前复员,要被团里送回老家。据说那个老兵对“_”发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出于好奇,我找到在2营当兵的一个老乡打听此事。我的老乡证实所传属实。他说:那个老兵对打倒老干部,废除高考,批判_等等,都有些看法,但他的看法与官方的口径完全相反。更为要命的是,他还直言不讳地说:农村根本不是宣传的那样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幸福,而是老百姓缺衣少食,苦不堪言。开始他只是在连队政治学习时发言,在受到阻止和批评后,他又给团里写实名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问:“他叫什么名字?”老乡连答代问:“某某某。你认识?”我又问:“是不是在大会上发言那个老兵?”果然是他。
几天后,我去三炮连找一个老乡玩,路上正碰见那个老兵从三营的楼里出来。我想,他大概是来与老乡告别的,因为三炮连的一个排长就是他的老乡。他目不斜视,昂首向前,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很孤独,也很痛苦、无奈。他的所思所想,他所表达的观点,未尝不是我们心里想的。但只有他说出来了,而且他是光明正大地说出来的,并不是窃窃私语,更不是写偷偷摸摸投寄匿名信。与他擦肩而过时,我对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
1979年,我作为代表参加军第五次党代会。晚上休息时,与团里我的一位老首长聊起那个老兵的事。老首长说:“‘_’”打倒了,咱们也敢说几句真话了。就咱们俩在这,就说两句不能外传的实话。那个小伙子挺有眼光的,发表的那些意见也的确是那么回事。连十大元帅都被打倒的没剩下几个,上大学你有文化也上不了,还不是得靠推荐?张铁生化学只考六分还上大学了,这样的大学生毕业了能干啥?还有,你是农村出来的,我老家也是农村的,农村生活那个艰苦还用说吗?”我说:“说心里话,我挺佩服他的勇气,那样的政治环境下,没有几个人敢那么发表意见。”首长说:“可是再勇敢也不行呀!部队里纪律严格,政治纪律是最严格的,不可能让你什么话都说。中央有统一口径,你就得按照口径说,不然还不乱套呀!他总坚持他的观点,处理不好,就是政治事故,不但毁了他自己,还会牵连许多人。所以团里研究,也请示了师里,赶紧让他离开部队,回到老家,不然会出大事。那时因言获罪的还少吗?有的不是连命丢了吗!”我点点头:“团首长实际上救了他,不然让上边知道了,麻烦就大了。”首长说:“这小子听倔强,临走也没有承认自己有错,还是坚持他的观点!最后团里以他是在组织系统内发表不同意见,不能认为是反动言论处理的他,并且是按照病退处理复员的。要是如实处理,在地方戴一顶政治帽子,还不毁了他一辈子呀!”稍许,首长语重心长地说:“有时候,不是你说的道理错犯错误,而是你的做法不妥犯错误。那时候全国上下都众口一词,说_就是好,就你说不好,还不犯错误?真理确实有时候在少数人手里,但单枪匹马谁能扭转乾坤?”
弹指一挥间,36年过去了。那个老兵如果健在,已是花甲老人了。作为一个团的战友,他早我五年入伍,是名符其实的老兵,也是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毕竟在中国,在那样的年代,这样逆风而立,仗义执言的汉子太少了。遗憾的是,我忘记了他的姓名,只记得他长得瘦小,1970年入伍,河南汝南县人,是2营一个连队的卫生员。他也应该庆幸,在那样一个政治高压年代,团首长们尽力策略地保护了他,才使他免遭灭顶之灾。那种压抑,诉求无门的滋味他不会忘记;而部队那种严厉中饱含的温情,他更应该铭刻在心。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九篇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烽火铸人生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烽火铸人生
自幼参军打日寇
7月28日上午,市干休所家属院一栋平房内,今年89岁的刘xx老人把记者带进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
1926年8月,刘xx出生在xx省xx市xx县大石柏村一户农家。姊妹8人中,他排行老七。由于生活艰难,他在出生后差一点儿被送给别人。屋漏偏逢连阴雨,他4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一群孩子,靠租种姑母家的一亩半地过活。刘xx在村里私塾只读了半年就辍学在家,每天捡柴、拾粪,帮助母亲种地。可地少人多,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糠皮、豆皮加野菜蒸出的窝窝头都算是好东西。
八路军的想法。
1938年春季,由_领导的xx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xx县抗日战委会)由地下转为公开。当时,八路军冀南抗日行政公署(简称冀南行署)也驻扎在xx县。12岁的刘xx闻讯后便来到县城,由此成为县抗日战委会游击大队的一名战士。“我不算最小的,队伍里还有9岁的女娃哩。那时候,我们那一带是半个村半个村的人参加八路军,我还回到村子带了几个人来到队伍上呢。”刘xx说。
“那时候敌强我弱,华北大平原上除了村庄部队无处隐蔽,因此一有敌情就要转移。”刘xx说,“我那时年纪小,行军时跟不上队伍,有时候边走边打盹,经常是部队宿营很久后我才赶上,为此在行军中丢了好几回,但我都找到了部队。一次我撵上部队后,首长说我年纪太小,让我回家,可我坚决不离开队伍。”
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
枪林弹雨突重围
回忆当年的战斗故事,刘xx老人说最难忘的是“四二九”突围战。
那是1942年4月29日,3万多日军对邢济路南北的两个根据地实行了大合围。冀南行署和军区领导机关在邢济路北的武城县被日军包围后,16岁的刘xx跟着部队半夜向南突围,连续走了几十里地。天快亮的时候,刘xx听到北面枪声大作,枪声绵延东西约有十几里远。
队伍继续向南转移。天上敌机扫射,地上炮火纷飞,部队行进非常困难。突然,大平原上狂风大作,黄沙漫天,敌机失去了轰炸目标,部队乘机快速向南挺进。下午2时左右,部队来到武城县武官塞村附近时,南面也响起了枪声。前方传来消息,说武城县南边一带日军又增加了兵力。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篇
情在哪儿,情在风中;情在哪儿,情在雨中;情在哪儿,情在心中。
情在心中,当你在阅兵式上看到那些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却不失军人色彩的_老兵们,你一定是自豪的,也一定是感动的,因为,那时,情,在心中。
情在心中,当你即将告别生活多年又温馨的校园时,你心中一定是伤感的,即使你可以回来看看,但一想到要离开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因为,那时,情,在心中。
情在心中,当你栽种的小树枯萎时,你一定不忍心,你会尝试很多办法来挽救他的生命。因为,那时,情在心中。
情在心中,当陪伴了你多年的宠物即将告别这个美好的世界时,你一定是闷闷不乐的,你要做的是坚持陪伴它走到最后。因为,那时,情在心中。
情在心中,当你的朋友离开你,去遥远的城市打拼时,你一定会思念、担心。因为,那时,情,在心中。
情在心中,当你离开家,在外辛苦漂泊时,家人一句嘘寒问暖的问候,一定会让你泪流满面。因为,那时,情,在心中。
情,是不需要言语来表达的,它是发自内心的。情,当我们触碰时,会让我们感动,温暖……
情,永远在心中!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一篇
我怀揣着一封父母写给我们的信和一百元钱,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了军事夏令营的目的地——两弹城。
刚一下车,我就感觉到一种严肃的氛围,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不觉中军营的总教官已带领我来到了宿舍。此时,在宿舍里已经有三个老兵,我就是唯一的一个新兵。
老兵们首先教我整理内务和练习唱军歌。下午,教官带领我们练习了军姿、四面转法和敬军礼。晚上准时吃饭,准时熄灯睡觉,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真还是不一样,这就是我在军营生活的第一天。
在整个夏令营的生活中,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军训的第三天进行的五公里徒步拉练。
早饭过后,教官一声哨响,我们两个连的人都集合在一起,开始了今天的训练科目---五公里徒步拉练。刚开始大家都整齐快速地向前行进,个个争先恐后,生怕自己掉队。但是,慢慢地大家开始气喘吁吁,我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一种莫名的难过涌上心头,恨不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好好的休息一番。可就在此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教官常说的一句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走不掉队”。我在心里也暗暗的给自己加油打气,一定要坚持住。我坚持跟上了队伍,并且速度也越来越快,成功的抵达了目的地,全连也没有一个人掉队。
通过这次的军事夏令营,特别是第三天的五公里徒步拉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只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所以,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不懈,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二篇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就是诗人——余光中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余光中本是福建人,大家一度认为他是台湾人。其实,他当年是被_押到台湾去的。原本以为只是两三年,便可重返大陆。可是,说好的两三年,却没了归途。亲人在望夫崖,在自己的生命尽头,一直在盼望着他的归来。可是,他们始终望不到归来的船只。海,是平静的,蓝得耀眼。这片美丽的海,依然见不到船只的踪影。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几十年前,亲人看着那渐行渐远的军舰,慢慢远去。可是那艘承载着家人希望的军舰,却再也没有回来。想必诗人在台湾,也一定在远望海对岸的这块大陆。可是他无法踏上祖国大陆的热土。漫漫长夜里,他只能感叹一句“今宵格外长”!
据历史介绍,当年驱车到蒋府时,看见路边的一块石碑。上面写了四个大字“我要回家”,这是千万_老兵的心声。这四个字浓缩了他们浓浓的思乡情。遥望着故乡,眺望着远方,几位老兵在昏暗的灯光下窃窃私语。谈论的话题,是当年的家乡。而今时过境迁,那年的家乡早已坍圮,不复存在了。但他们仍然坚信“我牵挂着的家乡,就在那儿!”
殊不知,回家后,看到的是一片野草疯长的土地。泪眼朦胧中,诗人找到了自己以前的老房子。可是,他深深挂念着的母亲,却埋在了野草深处。此时此刻,思乡情随着母亲飞到了天堂。如果天堂能有思乡情,诗人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将情感化为拥抱。
乡愁,让人无语凝噎。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三篇
小时候发生的许多事在我脑海里仍记忆犹新,有成功考上电子琴6级,有第一次参加围棋比赛获得一段资格,有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那么多的第一次,多得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而最亮的那一颗星星是第一次换牙。
有一天,我吃完饭准备写作业时,感觉有一个“捣蛋鬼”正躲在牙缝里跟我捉迷藏。我便用舌头寻找残留在牙缝里的东西,想赶走这个“捣蛋鬼”,可它却像胶水一样粘在牙缝里。我正纠结时忽然感觉到有一颗牙齿摇了,连忙用手碰了碰,结果真的动了。刹时,我感觉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顶凉到了脚尖。这是因为我想起我班的同学,只要牙齿一摇就会被家长带到医院去拔牙。
为了不被带到医院拔牙,我准备自己解决这颗牙齿。于是我每天和这颗牙齿争锋相对,一有空就将食指和大拇指伸进嘴巴,然后抓住它用力摇晃,想早点让这个老兵退役。可刚开始这个老兵像狗皮膏药一样死赖着不走,但我仍坚持不懈地跟它斗争,它才终于摇动得厉害了。一周过去了,我只要用手轻轻一碰,它就开始像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这让我很兴奋,但也给我带来了麻烦,吃饭时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将米饭放进嘴里,只能用另一边牙将食物咬碎,否则一旦惹到它,准会痛得嗷嗷大……
忽然有一天,我觉得那颗牙已经摇摇欲坠了,我便用手抓住牙,拼死命地摇了一会儿,然后用力一拔,它终于无可耐何地退役,压在我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我把这颗带血的牙齿洗干净,将它放在一个小瓶子里,到现在这个小瓶子里已放了我的七颗乳牙,它们都是我成长的见证。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四篇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
在我县村乡村有一位老人,叫。如今101岁高龄的他,虽说很多事已忘记,但一提到当年浴血奋战打鬼子的峥嵘岁月,老人显得劲头十足。老人,是一位曾经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_老兵。1931年闹灾荒,16岁的外出乞讨,赶上_招兵,就报名参军。1936年,他所在的部队划归_军第13军,驻扎内蒙古。那时他已担任班长,参加了著名的百灵庙战役,这场战役共击毙、俘获日伪军4000多人。七七事变后,13军转战北平,在南口战役中,和所在部队防守居庸关,同日军激战三天三夜,屹立不退。不幸的是在日军的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下,中弹负伤。
这次战役后,23岁的升任_中央军13军89师上尉连长,1938年春天开赴台儿庄作战。当时,带领的6连,任务是死守县城的一角。那是一场拉锯战,打了5天4夜,几进几出,双方死伤惨重,最后全连只剩下了8个人,但官兵们没有退缩一直坚持到援军到来,彻底击退了日寇。
70多年过去了,和老人当年一起参战的老兵,大都离世了。如今还健在的他,虽然已年过百岁,耳朵有点聋,但精神矍铄。即便是坐在松软的沙发上,也是两腿并拢,双手搭膝,目视前方,身上总洋溢着军人那一往无前的精气神。
或许正是有着这些令人悲伤而难忘的_记忆,老人格外珍惜晚年的安稳日子,与儿子、儿媳过着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
采访中多次听到老人提起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足,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_的不易,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五篇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英风撼太行
_老兵先进事迹材料:_英风撼太行
他12岁下煤窑,18岁加入八路军,19岁入党,先后参加过党城战役、张家口战役、上下河战役、太原战役??
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战斗中屡次负伤,双耳失聪,并多次从鬼门关死里逃生??
他与白求恩大夫并肩工作并建立起深厚友谊,白求恩去世后,他每年都去墓前祭祀。离休后,他离岗不休息,四处奔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他就是年已97岁的抗日老战士庞xx。
煤窑里走出小八路
一位老人,一个不老的战士。年已97岁的庞xx如今步履蹒跚,几乎做不了任何事情,但他还能哼唱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还乐于在家人的帮助下举起右手行军礼。
1919年3月,庞xx出生在xx省xx市xx县的一个农家。那是地处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房子是石头砌的,路是石头铺的,出门满眼都是石头。山上不长庄稼,但有不少小煤窑,庞xx的父亲和几个兄弟都在煤窑干活。庞xx在村里读了3年私塾后,也到煤窑里干活,那年他12岁。
煤窑里的生产条件极差,挖出的煤要装在藤篓里,用根绳子系在肩上爬着往外拉。庞xx年纪小,加上吃不饱,没有力气,干活中常挨打,手还被砸伤,至今左手的一根手指仍伸不直。
煤矿是革命火种较早传播的地方,庞xx在我党举办的夜校里接受了革命思想。1937年10月,18岁的庞xx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带着本村和别的村子共计40多个年轻人,奔赴山西五台山投奔八路军。庞xx被编入晋察冀军区特务营炮兵连,并在3个月后加入中国_,1938年6月任副指导员。
出生入死打日寇
“我父亲命大,虽然参加过很多战斗,经历了许多险情,但都从鬼门关逃了出来。”庞继承向记者讲述了他父亲经历的几次战斗。
庞xx入伍不久就参加了党城战役。日军一支2000多人的部队企图通过党城进攻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庞xx所在的炮兵连在党城配合步兵进行阻击。战斗异常激烈,庞xx所在的炮兵阵地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就在庞xx全神贯注操作炮火射击的时候,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距庞xx一两米的地方。眼看着炮弹哧哧冒着烟雾,庞xx来不及躲闪,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可过了一会儿,四周没有动静,原来落在脚下的炮弹是一颗哑弹,庞xx死里逃生。
还有一次,庞xx所在部队向日军的一个炮楼发起进攻。碉堡上的火力非常猛,几名前去放置炸药的战士都牺牲了。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庞xx火上心头,他不顾众人阻拦,抓起一捆手榴弹就冲了上去。他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挪到碉堡跟前,拉开引线,使尽全身力气将手榴弹仍进抢眼里。只听“轰”的一声,碉堡滚出浓烟,庞xx自己也被炸晕了过去。他的通讯员及时冲了上去把他背回来,他又捡回了一条命。
与白求恩并肩战斗
由于有一些文化,庞xx进步很快,1938年10月,他被派往晋察冀军区训练队学习,3个月后调任晋察冀三分区后方医院二所担任指导员。
那是庞xx一生都引以为豪的一段经历,因为他和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并肩战斗,并建立了深厚友谊。那位际主义战士就是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虽然是加拿大_员,但他来到中国后依然每月按时交党费。庞xx是党支部书记,白求恩的党费就由他来收。“我父亲常常说起跟白求恩一起工作的事情。他说白求恩在每月发津贴的当天,就把党费交给我父亲,当时是两个铜板。”庞继承向记者讲起他父亲与白求恩并肩战斗的经历。
那时条件很艰苦,可白求恩一点儿都不搞特殊化,_司令员交代庞xx给白求恩开小灶,可白求恩每次都要先去看看战士吃什么,如果是战士没有吃上的饭菜,他自己坚决不吃。一次,_把100块大洋交给庞xx,让他转交给白求恩,可白求恩把这些钱全部交到了伙房。
白求恩所在医院的附近村庄,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有唇腭裂。孩子的母亲遇到白求恩时说,担心孩子将来娶不到媳妇。白求恩笑着对这位母亲说,孩子一定会娶上媳妇的。不久,白求恩给孩子做了唇腭裂矫治手术。孩子母亲给白求恩送来一篮子鸡蛋作为答谢,白求恩把鸡蛋也都全部送到了伙房。
“白求恩非常喜欢我父亲,他管我父亲叫‘young leader(年轻的领导)’,有什么事情都找我父亲商量,甚至做手术都让我父亲站在一旁。在黄土岭战斗中,前线送来大批伤员。有一位战士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白求恩说自己是O型血,让护士抽他的血。我父亲说自己也是O型血,伸出胳膊要求献血。白求恩拍了拍我父亲的肩膀说:‘好,庞书记年轻,这一次就抽他的吧。’”庞继承说,“父亲每次讲起他替白求恩献血的事情都十分骄傲。同时,他对白求恩也非常敬佩。”
“白求恩常常不顾_等首长的劝阻,把医疗队开到最前线。他说离战场越近,就能为抢救伤员争取更多的时间。摩天岭战役、凤凰山战役、黄土岭战役,没有一次白求恩不是身处前线的。有时候,炮弹就落在离手术帐篷不远的地方。”庞继承说,“白求恩手被划伤的那一次手术,我父亲就在他身边。父亲说白求恩那一次没有戴手套,是为了更灵敏地触摸到嵌在伤员身体深部的弹片。”庞继承说,“听我父亲讲,白求恩的手受伤后,仍坚持给伤员们做手术。白求恩病重的日子,我父亲一直陪在他身边。父亲多次说,白求恩是累倒的。”
白发犹唱_歌
抗日战争年代,庞xx兄弟3人都参加到抗日队伍中,他家里的3位亲人惨遭日寇屠杀,他从村里带出入伍的13名青年都光荣牺牲。
当庞xx在前线和鬼子拼杀的时候,村里出了_,庞xx的母亲、嫂子、弟媳与村里的几十口人被鬼子押到了村里的空地上。庞xx母亲的头被割了下来,挂在村口的大槐树上示众。庞xx刚刚结婚3天的嫂子,被丧心病狂的鬼子投到火里活活烧死。
日寇投降后,庞xx所在部队转战辽沈战场。在部队路过家乡时,庞xx才听到家人遇害的噩耗。他请了一天假回家去为亲人上坟,可没想到部队当晚就奔赴前线。找不到队伍的庞xx无奈地回家等待部队消息,这一等就是半年。1946年,庞xx重新加入解放军第66军,再次投身到解放战争中。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在太原战役的攻城战中,敌人城墙坚厚,火力凶猛,我军久攻不下。为减少伤亡,庞xx带人把地道挖到城下,埋下近2吨的炸药。爆炸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敌人的城墙被炸出一个大口子,但庞xx的耳膜也被震坏了。从此,庞xx就进入了无声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业到位于天津的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任军事教官,后随该校迁至洛阳。1957年,庞xx转业。1958年,庞xx调任焦作市耐火材料厂任副厂长,直至1979年离休。
“日寇侵略带来的家仇国恨,在父亲身上都转化为热爱祖国、建设国家、开展传统教育的巨大力量。即使离休后,他也一直闲不下来,总是想方设法去做事情,东奔西走讲革命传统。”庞继承说。
庞xx从厂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既不享受相关待遇,也不愿过安逸生活。他说自己不能白拿国家的钱,于是就到厂职工澡堂看澡堂。厂领导劝他回去后,他又去开水房烧锅炉、在厂里打扫卫生。工友们夺下了他手里的劳动工具,他就去选料车间干活。有一天,他在搬运大块材料时腰部扭伤,这才离开了工厂。
腰部扭伤住院治疗期间,他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工作——向医护人员和病友们讲革命传统。白求恩的故事,是他最多的话题。“其实,他不只在嘴上讲,这么多年来,每逢清明节他都要回到xx省唐县大山里,去给白求恩大夫上坟,跪在墓前和白求恩说话。白求恩生前喜欢吃红枣小米稀饭和烙饼,说这比牛奶面包有营养,所以父亲每次去祭祀时都要带上这些食物。”庞继承说,“去年清明节我还开车专门带他去了一趟。”
出院后,庞xx开始到各个单位讲革命传统。市人民医院、市二医院、焦作一中、武汉军区医学院等多所部队院校和营房,都留下了他宣讲革命传统的足迹。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庞xx当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会的校歌,如今还经常在庞家唱起。庞继承说,家里祖孙四代都会唱抗大校歌。在父亲看来,这是对_精神的一种传承。
_老兵事迹的作文 第十六篇
他12岁下煤窑,18岁加入八路军,19岁入党,先后参加过党城战役、张家口战役、上下河战役、太原战役??
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战斗中屡次负伤,双耳失聪,并多次从鬼门关死里逃生??
他与白求恩大夫并肩工作并建立起深厚友谊,白求恩去世后,他每年都去墓前祭祀。离休后,他离岗不休息,四处奔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他就是年已97岁的抗日老战士庞xx。
煤窑里走出小八路
一位老人,一个不老的战士。年已97岁的庞xx如今步履蹒跚,几乎做不了任何事情,但他还能哼唱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还乐于在家人的帮助下举起右手行军礼。
1919年3月,庞xx出生在xx省xx市xx县的一个农家。那是地处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房子是石头砌的,路是石头铺的,出门满眼都是石头。山上不长庄稼,但有不少小煤窑,庞xx的父亲和几个兄弟都在煤窑干活。庞xx在村里读了3年私塾后,也到煤窑里干活,那年他12岁。
煤窑里的生产条件极差,挖出的煤要装在藤篓里,用根绳子系在肩上爬着往外拉。庞xx年纪小,加上吃不饱,没有力气,干活中常挨打,手还被砸伤,至今左手的一根手指仍伸不直。
煤矿是革命火种较早传播的地方,庞xx在我党举办的夜校里接受了革命思想。1937年10月,18岁的庞xx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带着本村和别的村子共计40多个年轻人,奔赴山西五台山投奔八路军。庞xx被编入晋察冀军区特务营炮兵连,并在3个月后加入中国_,1938年6月任副指导员。
出生入死打日寇
“我父亲命大,虽然参加过很多战斗,经历了许多险情,但都从鬼门关逃了出来。”庞继承向记者讲述了他父亲经历的几次战斗。
庞xx入伍不久就参加了党城战役。日军一支2000多人的部队企图通过党城进攻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庞xx所在的炮兵连在党城配合步兵进行阻击。战斗异常激烈,庞xx所在的炮兵阵地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就在庞xx全神贯注操作炮火射击的时候,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距庞xx一两米的地方。眼看着炮弹哧哧冒着烟雾,庞xx来不及躲闪,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可过了一会儿,四周没有动静,原来落在脚下的炮弹是一颗哑弹,庞xx死里逃生。
还有一次,庞xx所在部队向日军的一个炮楼发起进攻。碉堡上的火力非常猛,几名前去放置炸药的战士都牺牲了。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庞xx火上心头,他不顾众人阻拦,抓起一捆手榴弹就冲了上去。他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挪到碉堡跟前,拉开引线,使尽全身力气将手榴弹仍进抢眼里。只听“轰”的一声,碉堡滚出浓烟,庞xx自己也被炸晕了过去。他的通讯员及时冲了上去把他背回来,他又捡回了一条命。
与白求恩并肩战斗
由于有一些文化,庞xx进步很快,1938年10月,他被派往晋察冀军区训练队学习,3个月后调任晋察冀三分区后方医院二所担任指导员。
那是庞xx一生都引以为豪的一段经历,因为他和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并肩战斗,并建立了深厚友谊。那位际主义战士就是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虽然是加拿大_员,但他来到中国后依然每月按时交党费。庞xx是党支部书记,白求恩的党费就由他来收。“我父亲常常说起跟白求恩一起工作的事情。他说白求恩在每月发津贴的当天,就把党费交给我父亲,当时是两个铜板。”庞继承向记者讲起他父亲与白求恩并肩战斗的经历。
那时条件很艰苦,可白求恩一点儿都不搞特殊化,_司令员交代庞xx给白求恩开小灶,可白求恩每次都要先去看看战士吃什么,如果是战士没有吃上的饭菜,他自己坚决不吃。一次,_把100块大洋交给庞xx,让他转交给白求恩,可白求恩把这些钱全部交到了伙房。
白求恩所在医院的附近村庄,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有唇腭裂。孩子的母亲遇到白求恩时说,担心孩子将来娶不到媳妇。白求恩笑着对这位母亲说,孩子一定会娶上媳妇的。不久,白求恩给孩子做了唇腭裂矫治手术。孩子母亲给白求恩送来一篮子鸡蛋作为答谢,白求恩把鸡蛋也都全部送到了伙房。
“白求恩非常喜欢我父亲,他管我父亲叫‘young leader(年轻的领导)’,有什么事情都找我父亲商量,甚至做手术都让我父亲站在一旁。在黄土岭战斗中,前线送来大批伤员。有一位战士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白求恩说自己是o型血,让护士抽他的血。我父亲说自己也是o型血,伸出胳膊要求献血。白求恩拍了拍我父亲的肩膀说:‘好,庞书记年轻,这一次就抽他的吧。’”庞继承说,“父亲每次讲起他替白求恩献血的事情都十分骄傲。同时,他对白求恩也非常敬佩。”
“白求恩常常不顾_等首长的劝阻,把医疗队开到最前线。他说离战场越近,就能为抢救伤员争取更多的时间。摩天岭战役、凤凰山战役、黄土岭战役,没有一次白求恩不是身处前线的。有时候,炮弹就落在离手术帐篷不远的地方。”庞继承说,“白求恩手被划伤的那一次手术,我父亲就在他身边。父亲说白求恩那一次没有戴手套,是为了更灵敏地触摸到嵌在伤员身体深部的弹片。”庞继承说,“听我父亲讲,白求恩的手受伤后,仍坚持给伤员们做手术。白求恩病重的日子,我父亲一直陪在他身边。父亲多次说,白求恩是累倒的。”
白发犹唱_歌
抗日战争年代,庞xx兄弟3人都参加到抗日队伍中,他家里的3位亲人惨遭日寇屠杀,他从村里带出入伍的13名青年都光荣牺牲。
当庞xx在前线和鬼子拼杀的时候,村里出了_,庞xx的母亲、嫂子、弟媳与村里的几十口人被鬼子押到了村里的空地上。庞xx母亲的头被割了下来,挂在村口的大槐树上示众。庞xx刚刚结婚3天的嫂子,被丧心病狂的鬼子投到火里活活烧死。
日寇投降后,庞xx所在部队转战辽沈战场。在部队路过家乡时,庞xx才听到家人遇害的噩耗。他请了一天假回家去为亲人上坟,可没想到部队当晚就奔赴前线。找不到队伍的庞xx无奈地回家等待部队消息,这一等就是半年。1946年,庞xx重新加入解放军第66军,再次投身到解放战争中。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在太原战役的攻城战中,敌人城墙坚厚,火力凶猛,我军久攻不下。为减少伤亡,庞xx带人把地道挖到城下,埋下近2吨的炸药。爆炸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敌人的城墙被炸出一个大口子,但庞xx的耳膜也被震坏了。从此,庞xx就进入了无声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业到位于天津的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任军事教官,后随该校迁至洛阳。1957年,庞xx转业。1958年,庞xx调任焦作市耐火材料厂任副厂长,直至1979年离休。
“日寇侵略带来的家仇国恨,在父亲身上都转化为热爱祖国、建设国家、开展传统教育的巨大力量。即使离休后,他也一直闲不下来,总是想方设法去做事情,东奔西走讲革命传统。”庞继承说。
庞xx从厂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既不享受相关待遇,也不愿过安逸生活。他说自己不能白拿国家的钱,于是就到厂职工澡堂看澡堂。厂领导劝他回去后,他又去开水房烧锅炉、在厂里打扫卫生。工友们夺下了他手里的劳动工具,他就去选料车间干活。有一天,他在搬运大块材料时腰部扭伤,这才离开了工厂。
腰部扭伤住院治疗期间,他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工作——向医护人员和病友们讲革命传统。白求恩的故事,是他最多的话题。“其实,他不只在嘴上讲,这么多年来,每逢清明节他都要回到xx省唐县大山里,去给白求恩大夫上坟,跪在墓前和白求恩说话。白求恩生前喜欢吃红枣小米稀饭和烙饼,说这比牛奶面包有营养,所以父亲每次去祭祀时都要带上这些食物。”庞继承说,“去年清明节我还开车专门带他去了一趟。”
出院后,庞xx开始到各个单位讲革命传统。市人民医院、市二医院、焦作一中、武汉军区医学院等多所部队院校和营房,都留下了他宣讲革命传统的足迹。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的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庞xx当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会的校歌,如今还经常在庞家唱起。庞继承说,家里祖孙四代都会唱抗大校歌。在父亲看来,这是对_精神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