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炉中煤》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郭沫若炉中煤全文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炉 中 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情,

  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料到这般模样!

  啊,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鉴赏

  这首诗选自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作于“五四运动”前夕。当时,作者正在日本求学,因感于国内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即将到来而创作此诗。这首诗尽管很短,但它不仅是诗人郭沫若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且也是“五四”时代一首很有代表性的爱国诗篇。

  这首诗从主题到题材,从思想感情到表现手法,无不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下面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简介如下。

  本诗写于一九二O年前后。我们知道,“五四”时代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鼓舞下开始觉醒的时代,是国内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趋于高涨的时代,是 “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代,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

  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而诗里一再谈起的那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祖国的象征。由于对祖国的强烈思念,诗人的内心燃烧得象旺盛的煤火一样。在这里,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 “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出色,它正是我们理解全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性的关键所在。

  先说说诗里用“炉中煤”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爱国感情的出色之处。这个比喻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了。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象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其次,大家知道,“煤”一燃烧起来,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再次,诗里写道:煤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除了通过交代“煤”的来历出身,使作品加强真实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这就是: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我们知道,在郭沫若的少年时代,祖国内受封建黑暗统治,外受帝国主义欺凌,正是苦难重重的时候。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学医,也是为了“报效祖国”;但是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感情一直郁积在心里得不到抒发;只有到了“五四”这个全国人民大觉醒,爱国运动大高涨的时代,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炉中煤”这个形象里潜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因为诗里正好道出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青年的这种共同感情,所以它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在《炉中煤》这首诗里,韵律和节奏的和谐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全诗每一节都是五句,而开头一句总是有意的重复,使得思想感情的抒发层层深化。不但每一节中第一、三、五句末一个字押韵,而且句句音节固定,都是四个“顿”,第二“顿”停顿时间稍长,读起来给人一种音乐美。

  创作背景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作于1920年1、2月间,当时诗人虽远在日本,却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发生的一切。汹涌澎湃的五四运动浪潮同样冲击着他。他后来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便是我对于他的恋歌。

  文学赏析

  全诗四节,大体上表达了作者三个方面的感情。

  第一节作者把祖国喻为“年青的女郎”,叫一声:“啊,我年青的女郎!”把具有几千年的古老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坦率、热情而又突兀、新奇。可见,把祖国称为“年青的女郎”,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诗人以“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表达了自己与祖国两情依依、心心相印的密切关系,既显示了自己报国济民的情意,又寄托了对祖国革命与运动继续发展壮大的期望。

  在第二、三节中,作者以煤自喻,“黑奴”“卤莽”,不只是表现自己身份、地位之低下和性格的粗狂,诗人于此还寄寓着对被压迫、被奴役的下层人民的同情和歌颂。同样,从第三节“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等诗句中可以看到,这种忧郁的心情,对诗人对民族遭难、百姓受苦的愤愤不平的态度,跟诗人个人的抱负、才华、理想、志向屡受磨难,精神苦闷,压抑的内心感受是完全不一致的。而“重见天光”四字,既表达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光明的渴求与赞颂,又倾诉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斗士的诗人对祖国的光辉前途、民族的发达兴旺的希冀,以及诗人对自己“报国济民”抱负的跃跃欲试的心情。

  第四节,由于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作者怀国思乡之情更为强烈,所以在最后一节中,通过对首节四、五句的重复,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急于报效祖国的决心和热情;末节的那个“燃”字,虽与首节用法相同,然显而易见,其含义已有不同。前一个“燃”,是诗人在黑暗的长夜中的摸索探寻;而后一个“燃”,则强调了诗人在重见天光后的奋斗搏击,这就使得全诗在乐观、自信、高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中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的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是复叠形式,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全诗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郭沫若曾说:“诗歌还是应该让它和音乐结合起来;更加上‘大众朗诵的限制’,则诗歌应当是表现大众情绪的形象的结晶。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这一艺术追求。

相关文章

《心美,一切皆美》读书笔记

《心美,一切皆美》是林清玄所著的一部佛学散文。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为读者点燃心灯。 《心美,一切皆美》读书笔记篇一 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
古诗名句2014-08-05
《心美,一切皆美》读书笔记

描写佛像的诗句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佛像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首)灌云再作大佛瞻,假日人多接踵连。诸恶莫作三岁道,众善奉行八十难...
古诗名句2017-08-02
描写佛像的诗句

桥的诗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桥的诗句《寄扬州韩绰判官》《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简介  杜牧(8xx一8xx),唐朝诗人,文学...
古诗名句2018-06-03
桥的诗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秋的散文诗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秋的散文诗,希望大家能喜欢。【一】有些人走了,有些人来了。没有迎来送往,没有喧哗,一阵风急促闪过,叶子飘落的时刻,我清晰地感到,这个秋天,还是如期而至了。细雨霏霏的路上,依旧人...
古诗名句2011-02-09
秋的散文诗

《点绛唇》苏轼词翻译赏析

点绛唇 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赏析 】 这是一种相思怀人之作,写得深情一片,感人至深,足见东坡豪放而...
古诗名句2014-07-04
《点绛唇》苏轼词翻译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唐诗宋词精选赏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唐诗宋词精选赏析1、《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
古诗名句2019-08-07
唐诗宋词赏析